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2006年更多的中國企業選擇主動應對國際市場風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 任芳)2006年,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超過80美元/桶,人民幣累計升值近4個百分點,國外發起反傾銷、反補貼等方面調查起數達歷年之最……在這並不樂觀的國際貿易環境中,更多的中國企業選擇主動應對市場風險。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航是三大航空公司中唯一盈利的一家。根據公司披露的數據,上半年國航對同期航空燃油現貨採購比例的39.4%進行了套期保值處理,公司因實施航油套期保值而增加的凈利潤為1.02億元,佔當期凈利潤的69%,是盈利的主要原因。

    來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我國第一個能源期貨品種燃料油期貨各月合約累計成交已達4.9億噸,累計交易金額1.5萬億元,累計交割45.46萬噸。

    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助理、石油期貨上市工作組組長褚玦海表示,燃料油期貨上市兩年多來,隨著交易規模的穩步擴大,市場的輻射影響力不斷增強,初步建立了市場普遍認可的燃料油的“中國標準”,客觀上形成了一個反映我國燃料油市場供需狀況的“中國價格”,為廣大現貨企業提供了一個套期保值的平臺。

    2006年,中國紡織品出口企業面臨多重壓力:自9月15日起紡織行業平均退稅率下降2個百分點;國內棉價高於國外,差價高達每噸2000元;國內油價上漲導致化纖行業成本增加;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很多企業長線訂單轉為短線訂單。

    面對多重壓力的集中爆發,國內紡織行業企業或主動做出調整,或正在制訂對策,或不能及時自我圖強而被淘汰。從紡織品出口額可以看出,大部分企業選擇了主動調整。

    “今年全國紡織品出口在數量減少的情況下,出口金額卻超過了去年。”在百屆廣交會的現場,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欣慰地説。

    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8月,中國服裝出口189億件(套),平均單價提高了7.9%。就市場來看,其中對美國市場的平均單價提高了26.5%。和一些出口競爭對手相比,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單價高出50%。

    曹新宇説,現在國內很多企業開始放棄低檔服裝的生産,不再做類似沃爾瑪的服裝供應,這部分訂單開始向越南、孟加拉國等國家轉移;另外,為規避市場風險,一些企業開始向俄羅斯、南美等市場進行開拓。

    10月7日,歐盟正式啟動對原産于中國的皮鞋産品實施徵收為期2年的16.5%的反傾銷稅。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中國製鞋業陷入困境。

    遭遇歐盟反傾銷衝擊之後,不少製鞋廠家不約而同地提出“走出去”的對策。據報道,中國最大的製鞋企業之一康奈集團正在俄羅斯投資興建大型經貿合作區,計划動員內地企業把廠房搬到俄羅斯,在內地完成半成品生産,在俄組裝、銷售,以期順利避開歐盟的反傾銷稅。

    民營製鞋企業奧康集團則選擇維權。10月23日,奧康集團宣佈已正式聘請律師對歐盟提起皮鞋反傾銷訴訟,成為第一家宣佈提起反傾銷訴訟的中國製鞋企業。打官司的同時,奧康與意大利鞋業巨頭GEOX公司合作建立生産基地,GEOX讓奧康進入其全球銷售網絡和設計開發領域。

 
 
 相關鏈結
· 《福布斯》推出“中國頂尖企業”排行榜
· 我國成專利申請大國 近半發明專利申請來自國外
· 中國企業對海外直接投資逾500億美元
· 第10批中國企業新紀錄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