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李薇薇)我國民族醫藥醫療機構得到進一步發展。截止到2005年,全國有藏、蒙、維、傣、壯、朝鮮、苗、瑤、回、彝、土家、布依、侗、羌、哈薩克等15個民族有使用本民族醫藥的醫院。全國民族醫院已由1995年的121所發展到195所。
這是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在26日召開的國家民委委員全體會議上透露的。她介紹,在民族地區,大多數中醫院、鄉鎮衛生院和部分綜合性醫院設立了民族醫科,絕大多數的村衛生室和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都能夠提供民族醫藥服務。
民族醫藥專業人才的培養在我國也得到了加強。據了解,目前全國共有14所教育機構開展了藏、蒙、維、傣、朝鮮、壯、苗等民族醫藥專業教育,在校生約1.7萬人,比1995年增長了7倍多。雲南、廣西、貴陽等中醫學院先後開辦了中醫學本科專業傣醫、壯醫、苗醫等方向。繼藏醫開展了研究生教育後,蒙醫也被批准了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
此外,在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鄉鎮衛生院中醫臨床技術骨幹人才培養等方面,我國也加強了民族醫藥人才培養,充實了民族醫醫師隊伍。目前,全國民族醫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總數為4853人,比1995年增加了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