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邁向科學發展軌道 更加注重發展質量與途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1日   來源:人民日報

    剛剛過去的2006年,上海GDP(地區生産總值)首次超過1萬億元,成為全國第七個GDP超萬億元的省級行政區,也是第一個GDP超萬億元的直轄市。

    2006年,上海包括房地産在內的投資增幅回落了約5個百分點,而GDP依然增長12%左右;第三産業佔GDP的比重,在數年下滑後首次翹升;單位生産總值綜合能耗預計下降4%,而用電量增幅近3年來首次低於兩位數……

    上海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韓正説,去年呈現的發展態勢是上海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多年努力的結果。以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四個率先"的要求為突破口,上海正在邁向科學發展的軌道。今後,上海要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必須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更加注重優化發展路徑,更加注重豐富發展內涵,更加注重增強發展動力。

    一位數,還是兩位數——

    速度之變

    1992年上海GDP過千億元時,GDP增幅首次同步上升到兩位數。此後,上海GDP增幅連續15年保持兩位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能否保持兩位數增長,實際上成為考量市委、市政府把握髮展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然而,半個多月前,參加上海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的代表們有點吃驚地發現,市委建議將2007年全市GDP增幅降為9%。

    在全會上的講話中,韓正花了不小的篇幅,來解釋從兩位數調到一位數的理由,中心意思是,"快"——保持一定的增速當然是必須的,但"好"——轉變增長方式則更是當務之急,"好",既是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海發展的需求。

    基數越來越大,增速放慢一些是必然的;再拼投資,再拼資源,上海將難以為繼。道理並不難懂。

    難的,是轉變長久形成的觀念。

    "不少人過去陷入了一種誤區:GDP增速就等於發展程度。"上海市發改委總經濟師周亞説。從這個角度看,把維持了15年的兩位數變為一位數,受影響更大的,與其説是上海經濟的增速,不如説是上海幹部的思維慣性。

    "放緩一點速度,給大家調整的空間與時間,"上海市發改委主任蔣應時説,"要把注意力引到質量和效益上。"

    實際上,增速的壓力雖然舒緩了,但上海各區縣領導被套上了一個個新的"緊箍咒":綜合能耗指標、土地集約利用指標、污染物減排指標……

    對於上海的國企負責人來説,除了上述指標,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品牌開發能力,成為新的最大"焦慮"——國資管理部門開始將它們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標準。

    速度的弦松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硬約束"正越來越緊。

    對於"奔跑"了15年的上海來説,速度之變,猶如"調姿轉身",邁向科學發展的步伐會更從容。

    二三並重,還是突出三産——

    結構之變

    "8號橋"這個陌生的名號,在上海常常被人提起。所謂"8號橋",其實並沒有橋,更沒有水,原本只是建國路上一家汽車配件廠的8棟廠房。經過改造,那裏成為設計公司、廣告公司雲集之處。

    "8號橋"的興盛,以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創意産業園區",具有某種象徵意義。這不僅是指這些地區産業結構"退二進三"的舉動本身,更在於其發展境遇變化的背後——對這些新型服務經濟,政府的關注和支持越來越多。

    上海對於第三産業的重視,由來已久。"三二一"的三次産業發展順序在上世紀末就已確立。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國際製造業轉移大潮之下,上海也"未能免俗"地搶抓了承接轉移的機遇,製造業由此進一步勃興。而現代服務業受種種制約,反而略顯疲態。結果,第三産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連年下滑。

    近幾個月來,上海決策層對服務業的發展,再度反復強調:把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增量部分主要靠服務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提高發展質量的最主要途徑……對於製造業,則強調"主要發展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的産業和企業"。

    對製造業發展更為熟稔的上海市經委,也開始"轉身"。處以上幹部都要接受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專題培訓,一些處室機構作了調整。市經委主任王堅説:要從我開始,強化服務型經濟意識。因為,上海只有加快發展服務經濟,才能在經濟結構上具備國際競爭力,持續地實現節能降耗目標;也只有加快發展服務經濟,才可能具備更好地服務全國的能力,符合中央對上海在區域發展中的定位要求。

    被稱作"2.5産業"的生産型服務業開始大行其道,金融業、物流航運業、信息服務業、文化産業,都如沐春風般發展。目標十分明確:一是擴大總量規模,二是提升輻射功能。

    傳統製造企業也努力分享服務經濟的盛宴,從單純提供製成品向提供消費貸款、售後服務,乃至承攬總承包、總集成延伸。

    重申三産之重的聲音,多年來在上海不絕於耳。只是到了今天,在新的認識——中央對上海的定位、服務全國的責任,新的基礎——超萬億元的經濟總量,新的機遇——國際服務外包轉移、國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條件下,人們對上海新一輪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格局和能量有了新的期待。

    四種角色在互動中歸位——

    體制之變

    蔣卓慶自稱在"研究公共政策和社會政策"的部門工作。

    去年,他出任局長的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制定出臺了9項分配保障政策,包括高齡無保障老人、中小學生在內,600萬市民因此受益。他説:"過去,政府部門偏重研究經濟建設政策,現在開始注重研究公共政策。這反過來會促進經濟發展。"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職能轉變,是上海政府改革的一個例證。

    如果説科技創新是上海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那麼,整個上海發展的根本動力,無疑是體制的變革。

    經歷了20多年改革歷程,也收穫了改革豐碩成果的上海,現在該如何推進改革呢?

    "綜合,配套,協調",這是上海對今天改革特點的描述。

    之所以這樣判斷,是因為他們越來越感受到,政府、企業、市場、社會四者關係的扭曲與錯位,是面臨的最大矛盾,而解決它,必須配套互動,"在互動的改革中,讓四種角色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各展其長"。

    而這其中,政府改革被稱為"攻堅之舉"。

    "強政府"曾經是一些人對上海的印象。韓正並不完全認同這種評價。他認為,問題並不在籠統的強弱上,而在政府功能該強的要強,該弱的須弱,該轉移的得轉移。

    在這種"強化、弱化、轉化"的改變過程中,民生問題,自然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

    以就業為例,當就業指標被明確後,政府的行為方式明顯轉變。財政資金的安排開始從投資性項目轉向大量資金被投入能促進就業的培訓。去年,上海有34萬多人接受了政府資助的就業培訓,受訓後就業率近70%。

    當政府強化其在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領域的職能時,它原先對企業、市場、社會的過度干擾就被弱化,甚至消失,而企業自主發展的動力開始加強,包括仲介組織在內的各類社會組織的發展空間開始擴大,市場固有的優化配置資源的功能也更能施展手腳了。

    從養老服務到司法調解,從戒毒服務到社區保潔,上海政府部門通過出資購買服務的方式,使社會組織得到發育,服務功能得到強化。

    通過深化改革建立起的新體制和新機制,正是上海邁入科學發展之路的真正保障。(記者陳頌清 劉士安)

 
 
 相關鏈結
· 上海06年進出口基本平衡 進口比出口多約2億美元
·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突破5億噸 穩居世界第一大港
· 2006年1至11月份上海進出口總額超過2072億美元
· 上海:預計2010年海洋産業總産值將達到5500億元
·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2005年樓宇均稅收超1億元
· 上海將組建資産規模逾450億元的大型食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