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遍撒胡椒面”到“五指握成拳”——
多項支農資金“整合”出一個土豆大産業
隆冬時節,遼寧農村已是天寒地凍,可建平縣海山皋村農民刁振忠的心裏卻暖意融融:“俺種了一輩子土豆,就數去年收成好,再加上收購價格高,俺家光種土豆收入就有近2萬元,這土豆真成了金蛋蛋咧!”2006年,刁振忠老漢種了10畝地的土豆,畝産超過2000公斤,産量比往年提高了30%。他感慨地説:“能有這麼好的收成,多虧了政府的大力投入,這回支農資金真是為農民幹了大事,頂了大用!”
胡家店村農民于奎也是一位種土豆的“把式”,他告訴記者,去年春天,縣裏出錢給村裏打了兩眼機井,雇拖拉機把村裏的耕地都深翻了一遍,又從內蒙古買來新種免費提供給農民。下種的時候,農技人員來到田間地頭,向農民傳授“大壟雙行”栽種新技術,並對土質成分進行了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配製了化肥品種和施肥比例。 “這麼一整,地力提高,種子更新,水、肥也都給勁兒,土豆産量能不上去嗎?”于奎用行家的眼光評判道。
建平縣是遼寧省有名的貧困縣,財政“家底”薄,哪來的這麼多錢支持農民種土豆呢?面對記者的困惑,縣委書記劉子余笑著解釋説:“其實,錢還是那些錢,只是俺們花錢的思路變了,效果也就大不一樣。”
劉子余介紹説,近幾年,中央加大了對“三農”的支持力度,除了上級財政撥付的支農資金外,水利、農業、科技等各口也都有專項支農資金給縣裏。以往縣裏向上面報項目時都是各報各的,各部門之間不通氣,項目之間也沒關聯。當時縣裏的想法是,從上面爭取點資金不容易,儘量讓各鄉鎮都能分一些。這麼一來,上面給的幾百萬、上千萬元的支農資金被分到幾十個項目上,有的一個項目只有萬把元錢。年年縣裏要“小錢”,鄉鎮花“小錢”,支農資金成了撒“胡椒面”,人人碗裏都有一星半點,但又都派不上大用場,幹不成大事。
去年,中央財政和省裏提出要整合支農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建平縣作為財政部和遼寧省支農資金整合的試點縣,首先對項目上報進行大膽改革:縣委縣政府經過認真研究論證,因地制宜地確定了馬鈴薯、雜糧、設施農業、養羊業為建平縣優先發展的四大支柱産業。然後,縣財政、水利、農業、科技等部門圍繞這四大産業向上級部門申報項目,爭取支農專項資金。
建平縣財政局局長王景新算起了細賬:去年,全縣投在土豆産業上的支農資金總數有1300多萬元,這裡面既有中央財政的農業科技推廣資金、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也有省財政的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測土配方資金、扶貧“整村推進”資金。比如,打機井擴大水澆地面積,用的是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深翻土地、更新品種,用的是扶貧“整村推進”資金;測土施肥,用的是測土配方資金;向農民傳授栽種新技術,用的是農技推廣資金;給土豆深加工龍頭企業貼息,用的是農業綜合開發資金……
“通過整合,原來散落在各個項目上的‘碎銀子’,就可以變成大資金集中起來乾大事!”劉子餘興奮地説,現在,建平縣的四大産業發展勢頭良好,項目覆蓋到全縣30個鄉鎮的156個村,農民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人均增收461元,支農資金整合使農民得到了更多實惠。
項目審定權下移,資金“切塊”到縣——
遼寧省財政創新支農資金管理方式為整合打基礎
支農資金整合,光靠縣裏使勁還不行。因為,支農資金項目的審批權在上面,縣裏報上去的項目能不能批准,能給多少錢,全都是上面説了算。如果縣裏報上去的某個項目沒有批下來,那縣裏就得另籌錢把這塊頂上,否則就可能影響整個産業的推進。
在撥付到縣裏的支農資金中,省級財政資金佔了大頭。如何改進支農資金管理方式,為縣裏支農資金整合創造條件?在這方面遼寧省財政廳動了不少腦筋,並出臺了一系列新辦法:除了跨地區、跨流域、全省性引導項目資金,省級整合安排使用的資金,以及救災性質的待下達資金由省財政直管外,其他支農專項資金都由省財政“切塊”下達到縣,省裏只提出資金的使用範圍與要求,具體項目由縣裏自行確定,並報省裏備案。2006年,遼寧省“切塊”下達的支農專項資金有31項,資金總額5.3億元佔支農專項資金總額的47.6%。
為了讓基層儘早掌握省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情況,從去年10月份開始,省財政廳就會同省農業、水利、林業等部門,將2007年省本級預算擬安排的支農專項資金立項指南和計劃額度提前公佈出來,使各市、縣對省級支農資金投入情況心中有數,在做2007年本級預算和編報項目時有的放矢。
遼寧省財政廳農財處處長孟光新深有感觸地説,過去一到年初報項目的時候,辦公室、樓道裏就擠滿了人,市裏、縣裏甚至鄉鎮都跑來要項目。為了把項目搞準,省財政要花大量時間與精力下去調研,做評估論證,與部門溝通協調。往往項目定下來就到了五六月份,有的項目一直拖到10月份才下達,貽誤了農時不説,也使資金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今年不一樣了,財政預算在一月下旬經省人代會審議通過後,省財政就可以把支農資金撥付下去,確保春耕之前基本到位。
支農資金管理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整合還需要從根兒上動“大手術”
也有一些人擔心:項目審定權限下放到縣裏,會不會導致縣裏亂報項目、亂花錢,造成支農資金在使用上放任自流?
對此,遼寧省財政廳廳長邴志剛認為,縣裏對自身實際情況最了解,哪些産業要優先發展,哪些地方亟待扶持,他們比上面更清楚。因此,在具體項目上,他們應該更有發言權。如果哪個村建大棚,哪個村打口井這樣的事,都要由中央或省裏來定,就會造成資金管理上的“越位”。此外,審定權限下移並不意味著對支農資金監管的放鬆。省級財政從“定項目”的繁雜工作中脫身出來,可以更好地彌補“缺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支農資金的監管上。如果縣裏審定的項目出現問題,績效考評和檢查驗收通不過,那麼省財政在進行下年度資金“切塊”時,“切”到這個縣裏的資金就會減少。這樣,通過實行激勵約束機制,就可以進一步提高資金效益。
邴志剛説,説到底,支農資金是百姓的血汗錢,是政府對“三農”的投入,支農資金的管理與分配,不應該成為一些部門彰顯權力的手段。目前,支農資金分配渠道過多、投入分散,是支農資金難以形成合力的主要根源。因此,要進一步推進支農資金整合,還需要在根兒上動“大手術”。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06年,中央財政選定26個縣作為中央財政整合支農資金試點縣,併為每縣補助資金1000萬元用於試點項目。目前,這些試點縣已經取得了擴大産業規模、增加農民收入的實際效果,遼寧省為推進支農資金整合作了有益嘗試,值得各地借鑒。下一步,中央財政將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力度,使“好鋼用在刀刃上”,讓支農資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最大效益。(記者 李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