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農業部獲悉:保護性耕作實施五年來,已建立167個國家級保護性耕作示範縣,示範推廣面積2000多萬畝,夏玉米普遍實行免耕播種,春播和秋播作物的免耕作業面積不斷擴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農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説,保護性耕作是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田可持續利用和節本增效為目標,以秸稈覆蓋留茬還田、免耕少耕播種施肥複式作業為主要內容,能有效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墑、培肥地力、節本增效、減少秸稈焚燒和溫室氣體排放。
保護性耕作取消鏵式犁翻耕,採用機械化複式作業,一季可減少作業工序2—3道,降低作業成本20%左右,能有效提高農民種田效益。同時有利於作物穩産增産、促進農民增收。在農業部建立的10個監測點的14種作物産量數據中,13種有增産效果。在一年兩熟區,保護性耕作節本增産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平均為101元/畝,一年一熟區為43.5元/畝。據北京市各區縣測算,2006年全年177萬畝糧田實施保護性耕作,農民節本增效8000多萬元。(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