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5日電(記者 楊金志)上海從方便群眾出發,廣泛採用電話熱線、電子郵件的方式傾聽民聲,及時解決了大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而這些及時、真實的信息又成為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依據。
2003年10月,上海設立“信訪熱線”電話63281234,工作時間人工接聽,夜間及雙休日自動錄音。截至2007年6月30日,“信訪熱線”已經接到群眾來電16.1萬件。2002年5月,上海市政府網站開通“市長信箱”,截至2007年6月30日,信箱共收到市民發來的電子郵件130965件。“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正是對群眾來電來信的充分重視和及時回復,才讓“信訪熱線”“市長信箱”這些“民心橋”保持了長久不衰的生命力。
2006年初,“信訪熱線”接到動遷居民反映,上海浦江世博家園公交出行不方便。上海市信訪辦兩位工作人員馬上打電話向世博家園社區分中心、浦東冠忠公交公司核實。第二天早上,他們冒著嚴寒清晨5點從家裏出門,趕在高峰時段搭乘當地的公交車,向司售人員和乘客了解情況,就此撰寫了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上海市交通局在春節前調整了世博家園線的走向,增設了高峰直達車,延長了末班車時間,還開通了幾條新的公交線路。
“公交線路的調整必須以群眾出行方便為出發點,而‘信訪熱線’是最早能感受到群眾需求的‘觸角’之一。”上海市信訪辦主任張示明説,“熱線不僅能及時解民憂,還為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他告訴記者,2006年一年,“信訪熱線”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的重復收取燃氣初裝費、柴油供應緊張、120救護車管理等10多項問題,在及時、詳盡核實的基礎上都向市政府提出了相應的工作建議,並受到重視。
2007年6月8日,上海琮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勤通過“市長信箱”給上海市市長韓正和副市長馮國勤發電子郵件,建議上海積極普及市民電子金融應用知識、緩解銀行排隊的現象。他説:“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不但體現在金融機構和交易中心的建設上,也體現在城市的金融應用水平上。儘管各家銀行在大力推廣網上銀行等新型電子銀行手段,但大多數民眾還不是很清楚複雜的操作系統,而上海市至今沒有舉辦統一和大規模的介紹和展示,也未深入社區宣傳。”對於這封來信,上海市市長韓正當即批示給有關部門調研,並對張永勤表示感謝。
熱線幫助了不少全國各地的群眾。2004年7月21日早上,上海市信訪辦工作人員王玉環打開“信訪熱線”語音電話,一個帶著抽泣的聲音傳入她的耳朵:“我叫霍紀英,是哈爾濱的市民。我兒子患腦瘤癱瘓了,一直在服用一種叫做‘尿崩停’的藥,這種藥一天也不能斷,否則病人就會有生命危險。這種藥只有上海一家藥廠生産,還必須冷藏。眼下天熱,藥店説沒法再郵寄了。請你們幫幫我!”王玉環聽完後,心都揪了起來,她馬上撥通霍紀英家的電話,霍紀英激動得幾乎説不出話來,沒想到熱線反饋這麼快。這天下午,王玉環就冒著酷暑去藥房買藥。霍紀英請她在25日把藥交給上海-哈爾濱列車的一位廚師長。25日是星期天,王玉環幾經週折找到廚師長本人,這才放心地離去。
在上海,政府熱線已經成為政務公開和服務群眾的有效方式。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2001年設立12333電話諮詢中心,諮詢員可以利用中心數據庫中儲存的500萬字、幾千條問答記錄,回答群眾提出的各項勞動保障政策;市民通過諮詢員或者資助服務,可以查詢個人養老、失業、職業培訓、職業資格認定等方面的個人信息,外來從業人員則可以查詢綜合保險卡裏面的金額;勞動者通過電話舉報單位違法行為後,還可以查詢處理結果。
如今,上海所有的區縣政府也都設立了民生熱線。2006年5月1日,閔行區在全市開通首個區政府民生熱線,全年24小時接聽群眾來電。這個熱線還與全區9個鎮、3個街道、1個工業區和47個委辦局、區屬公司連接。根據規定,熱線對應急類事項要在1天到3天內辦結,其餘的要在30天內辦結。對訴求類來電實行100%回訪。凡回訪不滿意的,則轉入督辦程序,直至問題得到解決。“民生熱線能解決問題才是熱線,否則就會變成冷線。”閔行區區長陳靖對記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