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軍裝備建設成就輝煌 祖國和平“盾牌”更堅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 孫彥新)人民解放軍建軍80週年到來之際,解放軍總裝備部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作為軍事鬥爭和國防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我軍武器裝備建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偉大祖國的和平“盾牌”更加堅實。

    初步形成了威懾與實戰能力相結合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基本體系。經過幾十年堅持不懈的艱苦努力,許多國防重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一批新型裝備正在陸續交付部隊,我軍武器裝備結構不斷得到優化。目前,已初步建設成了快速機動、立體突擊的陸軍裝備體系,空海結合、適應近海防衛作戰的海軍裝備體系,空地結合、攻防兼備的空軍裝備體系,核常兼備、懾戰一體的第二炮兵裝備體系,綜合集成、一體化發展的電子信息裝備體系,顯著增強了我軍的威懾能力和實戰能力,有效地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併為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有力遂行了重大行動的裝備保障任務。堅持以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適應有效履行各個歷史階段我軍職能使命的要求,積極做好部隊裝備保障工作,使我軍武器裝備綜合保障能力和水平有了顯著提高,部隊裝備質量結構和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改善,有力地保障了軍事鬥爭和戰備訓練執勤的需要,出色地完成了搶險救災和支援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各項裝備保障任務。

    建成了獨立完整、適應現代化武器裝備發展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在革命戰爭年代,我軍武器裝備主要是取之於敵;新中國成立時的國防科技工業一窮二白。50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我軍武器裝備建設緊緊依託逐步發展壯大的國家工業和科技基礎,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勇於攀登、創新突破,目前已建成包括核、航天、航空、兵器、造船、電子等主要行業的專業門類比較齊全,設施設備日趨完善,科研、試驗、生産、維修協調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逐步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武器裝備和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對於國家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提高,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軍裝備建設80年實現歷史跨越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 孫彥新)回首人民解放軍80年曆程,解放軍總裝備部有關負責人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我軍裝備建設實現了從取之於敵到創立建設、自主發展、改革創新的歷史性跨越。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新中國成立之前,我軍武器裝備主要依靠戰場繳獲,僅能進行少量的簡單生産和維修。

    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抗美援朝戰爭和軍隊建設需要,我國進口了大量前蘇聯裝備,同時抓緊建設自己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産體系。到上世紀50年代末,建成大中型軍工企業100多個,科研機構增加到20多個,國防科技工業初具規模,迅速實現了武器裝備的制式化和初步國産化,以59式中型坦克、殲-5噴氣式飛機、魚雷快艇和護衛艦為代表的主戰裝備交付部隊。這個階段最突出的特點是成建制引進和全面仿製相結合,奠定了國防科技工業的基礎。

    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前後,依託國家工業基礎,用較少的投入,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體系。這個階段最突出的特點是在常規武器裝備發展實現由仿製為主向自主研製重大轉變的同時,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尖端武器裝備研製取得歷史性突破,打破了少數國家核壟斷,使我國在世界尖端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我軍武器裝備建設堅決服從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在改革開放初期,堅持走多研製、少生産、少而精的發展道路,按照“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方針,重視關鍵技術的預先研究,努力搞好技術儲備。針對世界新軍事變革不斷深入和國家安全形勢的重大變化,重點發展能夠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需要的高技術武器裝備。特別是1998年分別成立總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實現了對武器裝備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全系統全壽命管理,標誌著我軍武器裝備建設進入了科學發展的全新歷史階段。這個階段的突出特點是,裝備建設更加重視信息技術對提高裝備性能水平的重要促進作用,一批高技術武器裝備陸續研製成功並配發部隊,走出了一條以重點突破帶動局部躍升,進而推動整體提高的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道路。

我軍將立足打贏構建現代化裝備體系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孫彥新)解放軍總裝備部有關負責人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我軍武器裝備的未來發展將立足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著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需要,以國家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為依託,加快構建完善具有我軍特色的現代化裝備體系。

    這位負責人表示,謀劃我軍裝備建設的長遠發展,要以提高在信息化條件下的威懾和實戰能力為根本出發點,走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的道路,努力提高軍隊火力、突擊力、機動能力、防護能力、信息能力和保障能力。要進一步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努力健全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創新機制,力爭在一些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技術上不斷取得重大突破。要把武器裝備發展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落實三軍一體、聯合作戰和體系建設、綜合集成的要求,不斷提高裝備建設效益,實現自主式、跨越式和可持續發展。

    這位負責人説,我軍武器裝備建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以保障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為目標,不斷增強一體化聯合作戰的體系綜合作戰能力,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發展戰略奠定堅實基礎。其中,陸軍裝備優先發展陸軍航空兵、機械化和信息對抗裝備,不斷提高機械化信息化裝備比例。海軍裝備著眼建設一支多兵種合成、具有核常雙重作戰手段的現代化海上作戰力量,重點發展信息系統和新型武器裝備,提高遂行海上整體作戰能力。空軍裝備著眼建設一支攻防兼備的信息化空中作戰力量,重點發展新型武器系統,增強制空防空作戰、信息對抗、戰略機動和綜合保障能力。第二炮兵裝備著眼建設一支精幹有效、核常兼備的戰略力量,加快提升武器系統信息化水平,提高戰略核反擊能力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能力。電子信息裝備重點發展新型指揮控制、預警探測、導航定位、信息傳輸和信息對抗系統,不斷提高綜合集成水平,適應主戰裝備發展的需要。

我軍裝備建設形成五條主要經驗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孫彥新)解放軍總裝備部有關負責人近日接受採訪時説,我軍裝備建設經過80年的發展歷程,形成了五條主要經驗。

    一是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央不失時機地做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大力協同,從根本上保證了我軍武器裝備建設事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二是突出重點,體系建設。堅持以軍事鬥爭需求為牽引,以確保打贏為目標,集中力量發展軍事鬥爭急需的關鍵武器裝備,把武器裝備成建製成系統形成作戰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設擺在部隊裝備工作的中心位置,使我軍的戰鬥力和保障力不斷提高。

    三是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堅持把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與積極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發展能力。同時,充分發揮軍民結合、相互促進的作用,緊緊依託國家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使國防科技工業融入整個國家經濟體系之中,逐步成為國家戰略産業。

    四是尊重規律,科學管理。多年來,我軍裝備建設總結了“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製一代、生産一代”和“成套設計、成套研製、成套定型、成套生産、成套交付”的寶貴經驗。近年來,積極推進裝備採購制度改革和保障體制改革,競爭、評價、監督、激勵“四個機制”得到不斷完善,努力提高有限經費的使用效益,有力地促進了武器裝備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五是尊重知識,人才為本。在幾十年的奮鬥中,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裝備人才。今後將大力培育有利於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類優秀人才凝聚到實現我軍裝備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上來。

 
 
 相關鏈結
· 慶祝建軍80週年大型文藝晚會“八一軍旗紅”舉行
· 全國各地掀起"雙擁"熱潮 城鄉處處盡顯魚水深情
· 慶祝建軍80週年大型文藝晚會"八一軍旗紅"將舉行
· 央行發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週年金銀紀念幣
· 全國紀念建軍80週年題材圖書琳瑯滿目 異彩紛呈
· 人民解放軍通信兵成立80年來實現三次歷史性跨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