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資銀行佈局私人銀行業務掃描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記者 毛曉梅 任芳)雖然大部分的老百姓距離私人銀行還很遙遠,但私人銀行業務的潛在巨大商機在中國卻被看好,引來中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紛紛佈局,上海、北京等經濟中心城市正成為這場高端服務大戰的“主戰場”。
私人銀行是指金融機構推出的一種高端客戶理財服務。開辦這項業務的金融機構通常需具備三大條件:全球化的運營、金融綜合經營模式和豐富的管理經驗。
在私人銀行服務較成熟的西方銀行,銀行除幫助客戶管理龐大的資産(如投資規劃、避稅)外,還提供並購案的建議及標的,甚至還提供收藏鑒定,代表客戶到拍賣場所競標古董。客戶也能通過私人銀行服務接觸到許多常人無法購買的股票、債券,獲得許多投資私人公司、優先購買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機會。
私人銀行在中國的出現是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相伴而生的。2005年瑞士友邦銀行進入上海,成立了境外私人銀行中國代表處。2006年3月,花旗銀行上海分行成立了私人銀行部。今年6月,渣打銀行在北京啟動私人銀行業務。與此同時,中資銀行也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與合作中拉開了籌備私人銀行的大幕。今年3月,中國銀行與其戰略投資者蘇格蘭皇家銀行合作,在中資銀行中率先推出了私人銀行服務。
緊跟其後的是招行、中信等國內知名股份制商業銀行。本月初,招行、中信相繼宣佈成立各自私人銀行中心。目前開展私人銀行服務的四家銀行中,招行的標準是個人金融資産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客戶,中行、渣打和中信的門檻都是100萬美元。從區域佈局來看,四家銀行均選擇了上海、北京、深圳這類經濟中心城市作為其首傢俬人銀行的布兵之地,而這些城市,也正是目前中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同臺競技的“主戰場”。
事實上,此前國內各銀行在開拓“貴賓理財”市場的過程中,已培育和積累了不少高端客戶,這些客戶更高的理財需求將可以通過新的“私人銀行”服務來實現。
“在以往的財富管理中,客戶只能購買銀行提供的標準産品,進行標準産品的投資組合。在私人銀行業務中,我們則會為客戶單獨製作金融産品,如專屬的信託産品等個性化産品。”招行副行長唐志宏稱。
據稱,私人銀行業務帶來的利潤是一般零售銀行業務的數倍。唐志宏説:“近年來,美國私人銀行業務每年的平均利潤率高達35%,年平均盈利增長12%至15%,遠遠優於一般的零售銀行業務。”
資本逐利而來。有關專家指出,外資銀行在切分市場蛋糕時,先只分去蛋糕中的奶油部分,即只發展收益較高的業務品種,這種進入中國市場的發展模式值得關注。
私人銀行業務勢必成為中外資銀行必爭之地。據悉,目前工行、建行、光大、浦發、深發展等中資銀行均已著手私人銀行前期的籌備工作。
新聞背景:私人銀行業400年曆程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記者 陶俊潔、任芳)從2005年建設銀行推出高端客戶部以來,中國私人銀行業務推廣速度日益加快。
今年3月,中行在北京、上海推出了中資銀行首個以“私人銀行業務部”為名的組織機構;工行計劃對理財金賬戶升級,推出面向高端客戶的“理財白金賬戶”。
此外,股份制銀行也躍躍欲試。深發展7月12日推出“天璣”貴賓理財服務部,中信銀行本月8日正式推出私人銀行業務,光大銀行擬於10月在北京、上海、杭州成立“陽光財富管理中心”,北京銀行目前也已成立財富管理部,籌備私人銀行業務。
私人銀行起源於西方國家,如今逐步演變為向眾多的高資産凈值人士提供豐富産品的金融服務。
私人銀行業最早現身於16世紀的瑞士。17世紀,瑞士發展了一種廣泛的商業網絡,銀行家們向荷蘭西印度公司、英格蘭皇家銀行、皇家鏡子工廠等許多企業提供融資。18至19世紀期間,銀行家們成為部長和國王們的顧問。20世紀和21世紀,私人銀行家逐步發展為提供純資産管理的專家,這是二戰結束以後該行業日益重要的服務內容。
目前,私人銀行服務主要包括商業銀行服務、財富管理服務、國際資産傳承規劃服務、綜合授信服務、金融諮詢服務,由此來幫助客戶達到個人財富保值增值及事業成長髮展的雙重目標。
西方私人銀行國際化的同時也帶動了亞洲本土的私人銀行發展。目前,有80多個私人銀行機構在亞洲市場展開激烈競爭,他們在亞洲地區所設的分公司大多集中在香港和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