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錫林浩特(內蒙古)9月23日電(記者李惠子 張雅詩)當62歲的鄒鳳榮眼睛上的紗布被護士摘掉時,她激動地説:“終於可以看清了。”
62歲的鄒鳳榮患白內障已經3年了,雙眼視力很差,加上腿有殘疾,生活很不方便,由於經濟困難,眼疾始終沒有得到治療。兩天前,香港眼科醫生林順潮為她做了白內障手術,並於22日啟動了旨在為內地貧困地區白內障病人提供“質優價廉”復明手術的“亮睛工程”。
衛生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亓慶東在22日的啟動儀式上説,該項目將通過捐贈醫療儀器設備和培訓當地眼科醫護人員,建立起一支“不走的”眼科醫療扶貧隊伍。鄒鳳榮所在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是該項目在內地設立的第一個“亮睛點”。
“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顧問梁愛詩説,項目將幫助內地偏遠地區因“看病難、看病貴”致使眼疾得不到及時治療的人群,緩解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協助內地“扶貧除盲”,該項目每年將在偏遠地區至少進行10萬例白內障手術。
基金會提供的數字顯示,內地約有450萬白內障失明病人,但每年白內障手術量僅為60萬例,遠不及每年100萬的新增病例。
據悉,項目計劃在未來5年籌集1億元,在內地貧困地區具備基本眼科服務的縣級醫院設立100個“亮睛點”,還將以白內障手術為起點,爭取在5年內提供包括青光眼等眼疾在內的綜合性眼科醫療服務。
錫林浩特市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魏榮濤説,該項目最大的受益者是貧困地區的眼疾患者,在該項目的資助下,農村白內障病人的手術費用約700元,加上檢查費用,共計1000元左右,而此前全部費用加起來需要3000元左右。
“由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病人最終只要支付約650元的治療費用。” 魏榮濤説,特別貧困或有特別需要的病人可以享受免費手術。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教授林順潮于2006年12月發起成立了“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並任主席,負責“亮睛點”的設計、儀器的採購和醫護人員的培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擔任基金會榮譽會長,衛生部黨組書記高強擔任榮譽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