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遠望三號10月24日電(記者王玉山)當長征火箭托舉著嫦娥一號衛星從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拔地而起、直衝蒼穹時,那片古老而靜謐的大地上的震動,僅用了20余分鐘,便“傳遞”到萬里之外的南太平洋上。
這是一片陌生的海域。已提前抵達這裡的遠望三號航天遠洋測量船正悄然劃破洋面,靜候著嫦娥一號衛星的飛臨。
皓月當空,一抹清輝灑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波光粼粼。深藍的海水輕輕拍打著船體,“嘩嘩”的響聲在夜空中異常清晰。
“嘀嗒,嘀嗒……”時鐘指針的每一次跳動,仿佛都在一把把扯著空氣、揪著人心。
甲板上,2個直徑10余米的乳白色“雷達鍋”穩固矗立,緊緊“咬”著火箭經過時的方位點;船艙內,各機房數不清的紅綠點交相輝映,一排排彩色顯示屏幕上不斷變更著各種信息畫面及數據,上百名科技人員緊盯著屏幕,不放過絲毫變化。
“30分鐘準備”的口令已經下達,“一級測量部署”的號令隨即發出,各機房的屏蔽門緩慢關閉……
“10分鐘準備!”
“5分鐘準備!”
“1分鐘準備!”
時間在一秒一秒地流逝。
測控主操作手張志寶,身體貼著監控臺,右手穩握操縱桿,左手輕搭天線控制板,雙眼緊緊盯著監視屏……
突然,一個綠點闖入屏幕,雜亂地跳躍著。張志寶掃了一眼顯示數據,眉頭一松,右手熟練地轉動操縱桿,穩穩地把綠點鎖定在示波器中心——所有動作一氣呵成。
“長江三號發現目標!”——北京時間24日18時25分50秒。
“長江三號雙捕完成!”——北京時間24日18時26分10秒。
調度員堅定清晰的報告聲,打破了船艙內那逼人的沉寂,劃破了太平洋上的沉沉黑夜。
“火箭三級二次關機,末速修正開始!”——北京時間24日18時28分00秒。
“火箭末速修正關機,火箭調姿到位!”——北京時間24日18時28分37秒。
“星箭分離!”——衛星正常入軌!北京時間24日18時29分。
“嘩——”期待許久的熱烈掌聲,瞬時激活了緊繃的神經,每個人的臉上都綻出快樂的笑容,大家相互示意和祝福。
旋即,一組又一組令人振奮的信息接連發出,隨著電波飛向遙遠的祖國,飛向北京飛控中心。
海潮涌動中,遠望三號航天遠洋測量船保持航向,乘風破浪,又駛向下一個測控點,開始了新的征程。
嫦娥一號衛星預計在11月底首次“繪”出月球圖像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吳晶)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衛星已發射成功。科學家指出,嫦娥一號衛星預計在11月底首次“繪”出月球某個區域的圖像。
據了解,嫦娥一號衛星將從距離地球38萬公里的地方,拍攝並傳輸圖像數據,經接收和處理後才可與公眾見面。
地面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呂昌介紹,嫦娥一號衛星描繪月球圖像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當月球探測器進入正常的運行階段後,地面應用系統根據月球探測器軌道和它的運行狀態,制定出探測器的立體相機開關機時間,調動立體相機進行拍攝工作。立體相機工作後,把拍攝的圖像數據通過發射天線送回地球,在地面上由位於北京密雲和雲南昆明的地面接收站負責接收。接收站接收相關數據後,將通過光纖傳到國家天文臺,進入數據處理階段。
在地面應用系統總部,數據處理中心將進行數據預處理和數據深加工,並組織更多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進行數據的進一步研究和處理,最終生産出社會公眾期待的月球圖像。
據悉,從25日開始,嫦娥一號衛星部分有效載荷(科學探測儀器)將投入工作。
走近嫦娥一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工作人員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吳晶)嫦娥一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承擔研製。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裡的60名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僅有32歲,學歷均在碩士以上,男女比例相當。
據地面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呂昌介紹,地面應用系統由五大分系統組成,包括基於雲南昆明和北京密雲兩個地面站建立的數據接收分系統、運行管理分系統、數據預處理分系統、數據管理分系統、科學應用與研究分系統。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跨學科工作能力。
目前,地面應用系統的工作人員來自天體化學、無線電、通信、機電一體化、自動控制、計算機、天文技術與方法、遙感科學等學科領域。他們根據研究方向和應用方向,開展繞月探測、隕石研究以及與月球和空間科學相關的研究。
在國家天文臺主樓一層的運控大廳,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責是指揮調度、運行控制與管理以及衛星有效載荷(科學探測儀器)的數據監視、地面應用系統運行狀態和設備狀態的監視。
據了解,嫦娥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後,衛星的有效載荷數據通過地面站接收下來後,由數據接收分系統進行接收,通過通信電路傳到國家天文臺地面應用系統總部進行處理,運控大廳負責監視數據處理的整個流程。科學數據經過預處理後,生成三級産品,供科學應用與研究分系統進行分析,實現既定科學目標。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前半年的時間內,地面應用系統運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要進行4小時至12小時的系統演練和試運行。發射成功後,工作人員將按照嫦娥一號衛星的軌道預報安排每天的工作時間。
遠望者——記遠望三號船船長張志兵
新華社遠望三號10月25日電(記者王玉山)深夜,太平洋上(編者注:遠望三號船與北京的時差為5個小時,北京時間24日18時為當地時間23時)。
潔白的船指揮所內,5個碩大的液晶顯示屏不停地閃爍,話筒內不時傳來飛控中心和各指揮所以及測控點的報告聲。
遠望三號航天遠洋測量船船長張志兵和所有人一樣,穿著天藍色的防靜電工作服,屏聲靜氣地緊緊盯著顯示屏,注意著每一個數據的細微變化。
“10分鐘準備!”
船指揮所內的空氣驟然緊張,一種無形的壓迫感突然從四面八方逼來。儘管減搖鰭已經打開,但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重達萬噸的遠望三號船卻渺小得如同一片落葉——隨著海水的涌動,船體不停地輕微晃動。
“5分鐘準備!”
“1分鐘準備!”
所有人幾乎同時機械性地向前挺了挺身子,雙手下意識地撐住座椅。
“10、9、8、7、6、5、4、3、2、1——點火——起飛!”
指揮所內響起熱烈的掌聲!
船長張志兵卻沒有鼓掌。因為,火箭發射成功僅僅意味著西昌發射場已經完成了任務,而再過21分鐘30多秒,他掌舵的這艘號稱“海上科學城”的測量船將迎來真正的挑戰——成功發現並捕獲搭載著嫦娥一號衛星的長征火箭,並對其實施準確測控。
張志兵,平頭,中等身材,體格敦實。
這是張志兵在遠望號船上工作的第22個年頭。22年來,他已不知有多少個日日夜夜隨船在三大洋中劈波斬浪;22年來,他參加了“神舟號”系列飛船的所有海上測控任務;22年來,他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幹部,逐步成長為遠望三號船的船長。
作為一名“遠望人”,張志兵為了航天遠洋測控事業付出了太多太多。一年當中,他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海上漂泊,最長的一次,一年連續出海執行任務5次,累計海上作業200多天。張志兵曾對記者説,自己最怕每次出海前妻子到碼頭送船,因為就是在這出去和歸來中,日子在一天天悄無聲息地流逝,歲月在人心上,也劃出一道又一道離愁。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作為現場試驗指揮組組長,張志兵身體緊貼著監控臺,右手握著鼠標,不時地觀察著各種信息的跳動。
這次嫦娥一號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技術難度、複雜程度和工作強度都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軌道控制次數多,關鍵測控事件多,技術狀態變化多,一旦錯過機會,可能造成整個任務的失敗。再加上測控區域的航線比較複雜,處於圖瓦盧群島、托克勞群島和北庫克群島之間,島礁多,沒有國際推薦航線,沒有詳細的航海資料。
——面對這陌生的一切,儘管已經制訂了近千項應急預案,儘管做好了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準備,但,大戰在即,張志兵難免也有些緊張。
海水拍打著船舷,“嘩嘩”的響聲在夜空中顯得格外清晰。船體仍在搖晃。
“長江三號發現目標!”
“長江三號跟蹤正常!”
調度員短促清晰的報告聲,突然打破了沉寂。張志兵的左手下意識地緊緊握成拳頭,輕聲而有力地説了一聲,“好!”
“火箭三級二次關機,末速修正開始!”
“火箭末速修正關機,火箭調姿到位!”
“星箭分離,衛星正常入軌!”
“嘩——”期待許久的掌聲瞬間激活了所有人壓抑的神經,每個人臉上都綻放出興奮的笑容,大家用微笑和手勢相互示意和祝賀。
這次,是船長張志兵首先起立鼓掌!
這時,時鐘的指針定格在當地時24點整——時間在這裡提前迎來了25日。
25日,這一天是張志兵42歲的生日。
今天,他們將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從東半球開赴西半球,執行衛星入軌後三次近地點變軌的關鍵測控任務。
嫦娥一號開始奔月之旅 千古傳説今夜成真
新華社西昌10月24日電(記者賈永、白瑞雪、孫彥新)“嫦娥奔月”,這個千古流傳的神話,正在成為中國航天的現實。
24日18時05分,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
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著“月亮城”之稱。火箭升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陽和火箭噴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圖景。
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飛行。
18時29分,嫦娥一號離開托舉她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進入近地點205公里、遠地點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軌道,開始了100多萬公里的奔月之旅。
未來兩周內,衛星將經過4次變軌、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動,最終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環月軌道,對月球開展科學探測。
在這個與地球最近的星球上,至今還沒有中國人的足跡,卻有一座以人類飛天第一人——明朝人萬戶命名的環形山。
1970年發射東方紅一號至今,中國的衛星與地球的距離均在8萬公里以內。而嫦娥一號離開地球的距離,整整38萬公里。
這一數字,使嫦娥一號成為中國發射的距地球最遠的衛星,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表示,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的深空探測正式啟動。
根據此前公佈的規劃,中國探月工程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分步實施:一期工程實現繞月探測,二期工程實現月球軟著陸探測和自動巡視勘察,三期工程實現自動採樣返回。
作為“三步走”計劃中的第一步,繞月探測工程于2004年初正式立項。
“這顆衛星最初叫‘探月一號’,後來改為‘嫦娥一號’這個詩意的名字。”繞月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説,“‘嫦娥’從‘月亮城’升起,這本身不就是件富有詩意的事情嗎?”
神話傳説和古典詩詞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宮”,常常是代表著思念、愛慕等美好情感的意象。在嫦娥一號的升空地西昌,人們把美麗勤勞的彝家女子比作“月亮的女兒”。
夢想成真,中國航天人用了3年時間,就托舉著完全自主創新的嫦娥一號進入太空。
據介紹,組成繞月工程的衛星、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五大系統中,數十項關鍵技術和設備在國際或國內屬首次應用。
在預計為一年的工作中,前往月球“探親”的嫦娥一號要完成四大任務:獲取月球全表面三維圖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和物質類型的含量和分佈,探測月壤特性,探測4萬公里至40萬公里間地月空間環境。
繞月探測工程負責人説,中國本著和平開發利用空間的原則開展月球探測和深空探測活動,願意與世界各國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
“‘嫦娥’的故鄉在中國,但‘嫦娥’屬於全世界。”這位負責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