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林紅梅、賴少芬)11月13日11時25分,“南海一號”古沉船打撈第三十六根底托梁被成功穿引到位,至此,整個打撈工程中最為關鍵和艱巨的底托梁穿引工作宣告完成。
交通部救撈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説,9月3日23時25分,廣州打撈局成功穿引妥了第一根底托梁。在此後的70多天艱苦的工作中,施工人員在毫無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克服了海上風浪大、颱風影響、冷空氣影響、沉井底部的含沙泥層比原本勘探的更堅硬導致底托梁穿引的難度大大增加等困難,全部完成了底托梁穿引工作。
這位負責人表示,穿妥底托梁後,打撈古沉船的“鋼籃子”即將製作完成,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在底托梁之間的空當穿進厚度為12毫米的鋼板,共35塊,使底部密封,以保證起浮時沉箱中的泥沙不會外泄,確保古船不會受到損害。
1987年8月,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廣東陽江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時,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撈出200多件瓷器,該船被命名為“南海一號”。2006年6月,國家文物局原則通過了《“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及保護方案》。“整體打撈”的方案如下:將沉船、文物及周圍泥沙按照原狀,固定在一個鋼制沉井內,一次性吊浮起運,然後遷移到專為“南海一號”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中,這在國內外均為首創。
底托梁穿引是整體起運的關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