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解讀: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7月13日,淮南市醫療小分隊的醫護人員(右)在為災區群眾進行健康檢查。新華社記者汪永基攝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是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的期待。黨的十七大報告在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更高要求時,從廣大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針對我國社會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的情況,按照需要和可能相結合的原則,對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強化教育的要求。黨的十七大把優先發展教育放在加快發展社會事業的首位。這是因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人力資本是最具競爭力的生産要素,通過教育而形成的就業創業能力是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的最重要保障。因此,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就要使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從而使小康社會成為一個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的社會。
二是充分就業和擴大社會保障的要求。要使社會就業更加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充分就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要求,只有實現這個目標,收入才能增加,經濟才能發展,社會才能穩定,國家才能富強。國際經驗和我國發展實踐證明,實現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勞動者受教育的水平和對産業結構升級的適應性,這也是教育目標優先的重要原因。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佈局已全面展開。黨的十七大適應我國城鎮化加快的歷史趨勢,要求全面實施統籌城鄉發展的方針,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我國每一個公民,無論是市民還是農民,都要享有社會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務,這項工作關係國家長治久安,意義十分重大,必須紮實抓好。
三是收入分配合理有序的要求。要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我國已經實現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要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普遍富裕的目標,最基本的標誌是中等收入者佔多數。按照世界銀行的定義和一些國家的實踐,中等收入者主要是這樣的群體:其工作相對穩定;收入水平不必為溫飽擔憂並可以逐步提高,有一定數量的個人儲蓄和財産收入;有房産或固定住所;樂於學習並努力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希望保持社會制度的穩定以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人均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按國家統計局對目前我國中等收入人口的定義,為家庭年收入6萬元到20萬元之間,這部分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以每年增加3%~4%的速度上升,到2020年預計可達50%以上。但需要看到,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為了實現中等收入者比重佔多數的目標,必須大力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在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加大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力度,切實維護低收入者合法權益,從多方面創造條件,使越來越多的低收入者成為中等收入者,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收入結構,為建立穩定的社會結構奠定基礎。
四是強化公共衛生服務的要求。要使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承擔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家正在加快解決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把“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確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是我們黨對人民健康與政府職能關係認識的深化,需要在實踐上推動這項工作儘快提高水平。
五是加強社會管理的目標。要使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健全。我國單一的社會結構正向多元和立體的社會結構轉化,各種形式的人民內部矛盾大量出現,社會管理的任務空前繁重。要適應新形勢,加強社會管理,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規範發展社會組織,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穩定、安全的生産生活環境。
上述五個方面的新要求,以及對這些新要求順序的排列和實現程度的界定,是在深入分析各族人民的新期待、充分考慮當前我國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和廣泛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體現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了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社會發展領域認識的深化,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現實利益。我們要按照這些新的要求,努力開拓社會發展新局面,使人民的生活得到全面改善。
十七大報告解讀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