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12月3日電(記者任芳、彭勇)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姜洋3日説,下一步要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上市黃金期貨,同時加強對原油、鋼材、稻穀、生豬等品種的研究;在積極籌備和推出股指期貨的基礎上,積極研究利率期貨、外匯期貨等金融期貨品種。
姜洋在第三屆國際期貨大會上説,我國要積極推動新品種的上市,進一步完善市場品種體系。産品創新既要借鑒成熟市場的一般做法,也要結合中國國情,開發符合我國經濟現階段發展實際需要的各種産品。
2004年以來,我國商品期貨品種創新步伐加快,先後上市了棉花、燃料油、玉米、白糖、豆油、化纖、鋅、菜子油、塑料、棕櫚油等10個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品種,使得交易品種達到16個。黃金期貨交易已得到國務院批准。除了原油外,國外成熟市場已有的大宗商品期貨品種基本都在我國上市交易。
姜洋説,下一步要重點將現有品種做深做精,使期貨市場規則制度能夠充分反映現貨市場的狀況及套期保值需求。同時做好股指期貨準備工作,確保平穩上市、順利運行。
他指出,經過上世紀90年代末的清理整頓,從本世紀初開始,我國期貨市場開始步入規範發展之路,主要取得了三大進展。
一是期貨市場法規制度不斷完善,市場基礎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2006年建立了期貨交易保證金安全存款制度,從制度上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期貨保證金安全問題。2007年,《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等法規的頒布實施,進一步強化了期貨市場集中統一監管的體制,併為金融期貨、期貨期權的發展提供了法規依據。
二是商品期貨品種創新步伐加快,金融期貨籌備工作起步,期貨産品體系逐步完善。
三是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風險可控,市場功能日益顯現。與2002年底相比,2006年期貨市場交易量增長2.2倍,達到4.5億手;交易額增長4.3倍,達到21萬億元。在規模增長的同時,市場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在國際國內商品品種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我國期貨市場安全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