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黨的十七大報告解讀)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是針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提出的新要求,為今後一個時期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指明了方向。對此,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認識和把握。

    第一,深刻變化的國內外條件和環境必然提出形成新優勢的迫切要求。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已經超過2000美元。伴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資本、技術等要素的積累,我國的要素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同領域中的比較優勢有消有長,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位置也在發生相應調整。隨著我國對外貿易和外資流入在全球的比重不斷提高,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商品和要素全面雙向流動的新階段,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絡日益緊密,內外影響不斷加深,經濟利益互相交織。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方式、層次和特點也將隨之進行調整、拓展和提升。這些新的情況和變化,要求我們在繼續發揮好傳統優勢的同時,審時度勢、揚長避短,努力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

    第二,新優勢是相對於傳統優勢而言的。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下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就是要不斷完善我國市場開放法律體系,實現政府管理行為的法制化,增加政府行為透明度,這是形成新優勢的根本保證。用世貿組織規則和國際標準嚴格管理輸出商品質量、國際技術轉讓的合同簽訂、對外投資的資本運作、海外企業的資産評估及信用評級等,這是形成新優勢的前提。提升我國傳統産業水平,加快傳統産業的改造和技術升級,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是形成新優勢的基礎。增強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鼓勵我國企業堅持技術創新,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這是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關鍵。展望今後5~13年,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人力資源優勢。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人力資本是保持經濟長期增長的主要動力。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勞動力工資等要素價格將不斷上升,單純依靠廉價勞動力資源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在此壓力下,提升人力素質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核心就是要通過加大教育培訓等培育更高質量的人力資源,並與其他生産要素更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創新優勢。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創新能力日益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目前,我們已經具備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礎和良好條件。形成創新優勢,就是通過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等,進一步激發經濟成長的活力,使我國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品牌優勢。知名品牌的多少,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已升至世界第四,但在世界名牌之林中,我國産品的名牌卻寥寥無幾。缺乏品牌競爭力,已成為制約我國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今後,打造品牌優勢的重點就是要加強企業的自主品牌意識,以品牌資源整合企業的技術、管理、營銷等優勢,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提升在國際産業分工中的地位。

    開放優勢。29年對外開放的成功實踐,推動了思想觀念的解放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新階段培育開放新優勢,就是要通過構建更加成熟的開放型經濟體系,進一步加快對外經濟體制及相關政策的調整,促進國內市場的進一步規範和公平競爭,持續降低經濟運行的組織成本和制度成本,使開放在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不斷構築新的競爭優勢,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其中既有嚴峻的挑戰,更蘊藏著發展的機遇。對不同地區、不同産業和不同市場主體來説,關鍵要學會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審視內外環境變化,客觀認識自己,冷靜分析原有優勢的消長關係,在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中始終牢牢把握主動權。

 
 
 相關鏈結
· 全國組織部長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究班舉行
· 報告解讀: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
· 文化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十七大精神
·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措施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 山東省委定期舉辦學習講座給領導幹部"充電加油"
· "黨的十七大報告"解讀:要加快形成現代市場體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