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影響不斷擴大”
——李金華談五年來審計工作基本經驗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張曉松)黨的十六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審計工作不斷深化、不斷提高、取得明顯成效的重要階段。
五年來,全國共審計59.2萬個單位;完成了對16.7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增收節支1919億元;向司法機關移送案件2847件,涉案人員4370人;向紀檢監察部門移送事件5509項,涉及人員7672人。審計監督在維護經濟秩序、推動依法行政、促進廉政建設、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審計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26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對過去五年審計工作的基本經驗進行了總結。
“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
李金華説,近年來,審計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審計工作“二十字方針”,始終堅持緊貼黨和政府工作的大局,緊貼國家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緊貼實行宏觀調控的措施來開展工作。實踐證明,“二十字方針”符合中國實際,符合審計發展規律,是行之有效的,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並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與活力。
“必須從實際出發,不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審計之路。”
李金華認為,中國社會主義審計制度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産生併發展起來的,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和全新的實踐。既要學習借鑒別國經驗,又要立足於我國的實際情況,把握住改革開放的需要,把握住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需要,把握住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的需要,不斷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審計之路。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審計權威,發揮審計功效。
“必須把‘依法、程序、質量、文明’作為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和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的核心內容抓住不放。”
據李金華介紹,近年來,審計機關堅持依法審計,加強了審計法制建設;嚴格執行審計工作程序,加強了審計質量管理;加強了審計隊伍建設,尤其是審計隊伍的作風建設;同時,不斷提高審計機關管理水平。實踐證明,“依法、程序、質量、文明”的要求,既是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提高審計工作水平的關鍵所在,還是提高審計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的基本要求。
“必須抓住促進整改和審計公告這兩個重要環節,充分發揮審計工作的效益。”
李金華認為,審計工作應注重發揮最大效益,而促進整改和審計公告是審計工作發揮效益的兩個重要環節。近年來,審計部門正是通過處理和糾正違法違規問題,促進了增收節支,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通過推動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為經濟發展創建了良好的制度環境;通過為政府和社會公眾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公開政府改進工作和規範管理的情況,促進了社會各界關注。
“必須緊緊依靠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保證審計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李金華認為,這幾年的審計工作能夠取得較大的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所有這些,保證了審計工作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