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之家”
1月3日早晨,泉城濟南寒風微微。設在經六路的濟南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剛剛開門,一位名叫楊健的退休老職工就手捧一面鮮艷的錦旗走了進來。錦旗上書19個大字:“為民真心辦實事解難事,工會是職工溫暖之家”。
説起送錦旗的緣由,年邁的老楊眼含淚花。原來,老楊1994年在濟南某儲運公司辦理內退手續,由於單位效益不佳,一直拖欠內退工資導致家庭生活陷入窘境。去年8月,他到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求助。讓他想不到的是,幫扶中心的同志不僅熱情接待了他,還給他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並派工作人員為他的事積極奔走協調。不出兩個月,內退工資就得到按時足額發放。回想起這段經歷,老楊動情地説:“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真心實意為咱職工辦實事、解難題,什麼時候想起來,我這心裏都暖呼呼的。”
據介紹,濟南市幫扶中心自2002年11月一成立,就把“帶著感情送溫暖,盡職盡責抓維權,送你知識再就業,服務大跼踀發展”作為工作的行動指南,為全市困難職工提供就業再就業、生活救助、醫療援助、真情助學、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法律諮詢、信訪接待、法律援助以及農民工就業維權等各種形式的幫扶。
幫扶中心有個統計,5年來,該中心累計接待職工來信來訪6885人次,免費為1490名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職介服務4萬餘人次,幫扶救助困難職工6.58萬人次,為2420名勞模解決了生活方面的困難。去年,濟南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被全總授予全國工會模範幫扶中心榮譽稱號。獲此殊榮者,山東省僅此一家。
“三個滿意”
濟南市幫扶中心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幾年來,市裏建立了以黨委、政府領導為組長,工會和政府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將幫扶中心工作列入黨委常委會議和政府辦公會議議題,黨政領導經常到幫扶中心檢查工作,並帶頭為幫扶中心募款。
各級黨政的大力支持,使幫扶中心沿著健康發展的軌道不斷前行。依託幫扶中心,市總拓展渠道,一步步構築起了立體化幫扶維權格局。他們在全市10個縣(市)區建立起了勞動、司法、民政、信訪等十多個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幫扶維權中心,在基層建立了361個幫扶工作站,形成了三級幫扶維權工作網絡,提供多層次、立體化幫扶維權服務。與此同時,結合工會工作和職工群眾的實際,市總工會創新實施了“職工訴求代理制”,在幫扶中心設立職工訴求代理窗口,圍繞企業改革改制、勞動關係、安全生産、工資保險、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職工訴求,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關口解決問題。
去年4月13日,濟南某紡織服裝有限公司因欠發690名職工4個月工資,導致100余名職工上訪。該公司是一家獨立核算的民營紡織企業,租賃濟南第一棉紡廠房屋和設備進行生産,該單位黨組織、工會組織也由濟南第一棉紡廠代管。事發後,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與市國資委工會、濟南第一棉紡廠工會、該公司工會協調配合進行調查。在各方努力下,該公司從5月份開始,每月發給職工生活費200元,職工不再上訪;現在濟南第一棉紡廠工會正幫助該公司搞資産登記、調查,聯絡合作夥伴,謀求新的發展途徑。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工會受理職工群體性訴求186件,已成功解決175件,涉及職工8350人,實現了職工群眾由過去的無序上訪轉變為通過工會依法有序地反映訴求,達到了黨政滿意、企業滿意、職工滿意“三個滿意”的目標。
“造血自救”
為給弱勢群體農民工一個溫暖的家,幫扶中心還專門設立農民工維權窗口,從農民工建會入會、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勞動報酬支付、看病、子女入學等方面,對農民工進行指導和幫助,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從梁山縣來濟南打工的李德陽夫婦,在土屋路租了一間簡易房。去年6月,房屋起火,一家人生活陷入困難。幫扶中心得知情況後,及時對李德陽一家進行了救助,並聯絡教育局,為李德陽的孩子辦理了外來務工子女定點學校入學手續。
為了讓農民工看得起病,去年5月,幫扶中心聯合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開設面向農民工的門診,為農民工就醫提供優惠,而且農民工僅憑暫住證就可在居住社區享受當地醫療機構的惠民醫療。
説起幫扶中心的發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主席陳延河一往情深。他説:“我們幫扶中心特別注重把幫扶方式從‘輸血救助’向‘造血自救’轉變,現在,通過深入實施‘工字號’工程,共扶持創辦了1795個再就業基地,建立了26所再就業培訓基地,培訓各類人員39565人,幫助36785名下崗失業職工實現了再就業。辦理《特困職工優惠證》,使1.6萬名特困職工家庭享受低保政策;建立惠工平民大藥店,使1.9萬多人次享受了就醫購藥優惠。”(孫覆海 葛紅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