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江西舉全省之力推動發展紅色旅遊 彰顯多重效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昌1月20日電(記者 陳春園)4年前,江西把紅色旅遊作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經濟工程“三位一體”的産業,舉全省之力推動發展,不斷樹品牌、創效益。如今,紅色旅遊已經彰顯出多重效應,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大課堂”、群眾受益的“致富線”、旅遊産業蓬勃發展的“排頭兵”。

    江西境內共有1258處革命舊址、舊居和戰鬥遺址,紅色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發展前景非常廣闊。早在2000年,江西省就提出樹立“紅色搖籃、綠色家園”的旅遊形象,將紅色旅遊作為江西省重要的旅遊品牌。

    2004年1月,江西聯合北京、上海等地發起並簽署了《七省市發展紅色旅遊鄭州宣言》,擎起了中國紅色旅遊大旗,並率先制定了《江西省紅色旅遊發展綱要》,連續三年成功舉辦了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紅色搖籃、綠色家園”成為江西響亮的品牌和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

    在紅色旅遊開發和紅色旅遊目的地體系建設過程中,江西始終堅持保護與開發並舉,不斷提升景點景區的建設檔次和品位。例如,井岡山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唯一的紅色經典景區;南昌完善以八一起義紀念館新館為重點的八一起義系列景區景點等。據統計,近年來江西省紅色旅遊總投資達19億多元,其中國家財政投資4億多元,地方財政投資9億多元,社會、民營資金達5億多元。

    一個個破舊的革命舊址煥然一新,一段段塵封的記憶被重新喚起。眾多的紅色景區被廣大黨員幹部譽為“黨性培養和鍛鍊的大課堂”,井岡山、瑞金等革命聖地一直被辟為黨政軍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萬黨員幹部前來參觀學習。

    紅色是靈魂,綠色是魅力,讓“紅色”吸引遊客,讓“綠色”留住遊客。紅色與綠色交相輝映,構成了江西獨特的旅遊優勢。在革命聖地井岡山,吃紅米飯、喝南瓜湯、唱紅軍謠,讓遊客憶往昔崢嶸歲月。而竹排漂流、客家歌舞、客家菜肴品嘗、觀幽林古藤、快艇遊井岡湖等活動,更讓遊客流連于青山綠水之間。

    江西紅色旅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逐漸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一條條紅色旅遊精品路線成了紅土地人民的“致富線”和“小康線”。在革命老區吉安市永新縣,當地農民依託紅色旅遊資源,開闢出一條農民增收的“紅色路線”。當地農民生産加工的紅軍布鞋、紅軍斗笠、紅軍草帽、紅軍涼蓆等紀念物品暢銷省內各大紅色景區。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紅色文化深入人心。井岡山市工商局茨坪分局局長張石林告訴記者,近幾年來,井岡商人開始意識到紅色品牌的價值,前來申請註冊紅色商標的商家越來越多。“同志哥”“紅伢子”“黃洋界”“五指峰”等一大批與紅色文化有關的商標都被搶注,成為紅色旅遊景區一個獨特現象。

    2005年5月,為了更好保護紅色資源,減輕井岡山景區的生態壓力,井岡山市委、市政府下遷到了離茨坪中心景區30公里外的地方,全市除旅遊管理部門外,行政機關單位全部搬遷。江西還明文要求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及企事業單位,特別是省、市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除正常的公務活動外,不得以單位或個人名義要求紅色旅遊景區有關單位和領導免費接待旅遊,不得以紅色之旅為藉口,進行變相公費旅遊活動,不得要求基層相關單位用公款安排食宿、參觀遊覽,不得要求基層單位領導陪同。“開展紅色旅遊不能增加老區負擔”成為江西廣大幹部群眾的共識。

    2004年至2007年,江西紅色旅遊累計接待811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521億元,並帶動直接就業人數15萬人,間接就業人數76萬人,紅色旅遊成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助推器”。

 
 
 相關鏈結
· 全國紅色旅遊3年收入破千億 成老區發展"催化劑"
· 五大革命紀念地將加強合作聯合打造紅色旅遊品牌
· 遵義紅色旅遊入佳境 今年接待遊客將達780萬人次
· 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部署紅色旅遊發展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