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外人權專家:他人無權介入中國的“西藏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 吳晶 白瀛 譚浩)“西藏問題是中國自己的事,其他人沒有權利介入。”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特別助理拉維裏亞·卡佈雷拉·拉平23日對記者説。

    説此話時,拉平剛剛和首屆“北京人權論壇”的中外代表,一起在北京天壇公園觀看了民眾自發組織的晨練。得知美國副國務卿多布裏揚斯基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會見達賴的消息,她立即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此次由中國人權研究會舉辦的論壇以邀請代表參觀北京的方式結束為期3天的議程。

    在過去2天的討論中,拉平觀看了介紹西藏曆史和發展的紀錄片,聆聽了多位中外代表對西藏問題的見解。“我對西藏問題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對西藏的發展了解得更多。”她説。

    “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其他國家應該尊重中國的主權,不應干涉中國的內政。”阿爾及利亞外交部多邊司副司長阿赫邁德·薩迪也表達了與拉平類似的觀點。

    薩迪指出,阿爾及利亞與中國分享著相似的外交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如果一些國家用自己的標準,霸道地去干涉別國自己的事情,只會挑起矛盾,製造衝突,擾亂國際關係。”

    22日,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喜饒尼瑪在論壇上表達了對巴黎市議會授予達賴“巴黎榮譽市民”稱號的氣憤。今天,他又得知美國副國務卿多布裏揚斯基不僅會見了達賴,還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西藏事件”反映了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西藏宗教、文化和其他自由的“壓制”。

    “舊西藏沒有人權,佔人口95%的農奴沒有任何權利,也很難真正享受宗教信仰的自由。”他再度重申:“長期以來,‘人權’只是被西方一些人利用的一件工具。他們提出的所謂‘西藏人權問題’實際上就是‘西藏獨立’的變種。”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羅艷華認為,美國副國務卿多布裏揚斯基稱中國政府壓制西藏宗教文化自由,這種表態是帶有偏見和扭曲事實的。“他們想借此對中國施壓,迫使中國政府接受他們的安排。”

    事實上,她説,近年來,中央政府已與達賴方面進行多次接觸。

    不久前,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斯塔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2002年以來,達賴的私人代表先後6次與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接觸,但是接觸商談沒有取得進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達賴喇嘛方面沒有誠意,始終沒有停止分裂國家的活動。

    喀麥隆人權和自由全國委員會主席切穆塔·迪維納·邦達注意到:西方一些國家近日在中國西藏問題上的表態是在拉薩發生“3·14”暴力事件之後。“對於權利的訴求應該以和平的方式來表達,而不應訴諸暴力,更不應傷害無辜的人。”他説。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常健説:一些西方國家在西藏問題上的表態反映了他們不願中國強大的心態,也反襯出他們在人權問題上的雙重標準。但這些表態並不代表這些國家的全體人民,而僅代表著某些政治勢力的利益。

    一天的時間,中外人權專家們遊覽了代表北京歷史的長城和故宮,又參觀了“鳥巢”和“水立方”等北京奧運場館。薩迪説:“中國發展很快,有能力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外國人權專家:奧運將使外界更了解中國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吳晶、白瀛)“奧運會既是促進友誼的體育盛事,又是促進人權的良好機會。”“奧運會將促進人的精神和尊嚴。”……雖然首屆“北京人權論壇”的議程已經結束,一場關於人權發展的討論卻在北京奧運場館中繼續進行。

    23日,來京參加首屆“北京人權論壇”的中外專家參觀了北京奧運場館,紛紛表達了對北京奧運會的期盼和希望。

    澳大利亞人權和機會平等委員會主席馮·多薩從不同的角度為“鳥巢”和“水立方”照相,汽車駛離很遠後,他仍然沒有放下手中的相機。“這些場館很壯觀,設計新穎,引人注目。”他説:“可以看出,從運輸到服務,中國為奧運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投入巨大。”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政治係副教授傑裏米·帕提亞爾在大學本科就選擇學習中文,這使他在參觀奧運場館的規劃展覽時,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這是水立方的外層,你看,就像可以呼吸一樣。” 帕提亞爾一邊觀看北京奧運游泳館的外層模型,一邊説。

    “北京奧運會將讓人們看到中國的成就,更了解中國。”他説。

    喀麥隆人權和自由全國委員會主席切穆塔·迪維納·邦達説,奧運會代表著人類的團結,代表著沒有欺騙、沒有敵對的和諧的競爭。“當我們一起出現在北京奧運會的賽場上,我們就會忘記分歧,寬容不同,這也將推動人權事業的發展。”

    從1932年劉長春隻身代表中國參加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到2008年北京舉辦第29屆奧運會,中國正是通過自身的努力,才最終獲得參與並舉辦奧運會的權利。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國際法教研室主任阿斯蘭·阿巴希澤説,奧運會反映了中國的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正是人權進步的重要因素。“中國經濟發展為世界樹立了典範,中國也正在為人權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在與中國普通民眾的交談中,奧地利原聯邦司法部部長、奧中友協顧問委員會主席卡琳·加斯廷格爾發現,“每個人都在非常熱切地盼望著奧運會,他們希望全世界可以接受並喜歡中國舉辦的奧運會。”

    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科倫·墨菲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字“慕和平”,此次論壇期間,他一直在努力地練習這個名字的中文發音。“奧運會將表明,世界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世界。”他説。

    首屆“北京人權論壇”的主題“安全、發展與人權”得到了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總幹事謝爾蓋·奧爾忠尼啟則的讚賞。他説,安全、發展和人權這三點緊密相連。過去30年來,中國的人權事業取得了矚目成就。如果沒有中國在社會、經濟領域的發展,中國的人權事業不可能發展,中國的社會不會如此穩定。

    “北京奧運會將會是個盛大的節日,它不僅對全球的運動員很重要,也將釋放出和平的信號。”他説。

    馮·多薩表示相信北京奧運將使全世界關注中國,注意到中國對人權事業的支持和發展。“屆時會有很多人來參加奧運會,這將是一次極好的體驗。”

 
 
 相關鏈結
· 中外人權專家:讓多元文化與人權發展和諧共處
· “西藏人權問題”實際上就是“西藏獨立”的變種
· 在"北京人權論壇"上專家對中國人權狀況表示肯定
· 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權事業取得重大進步
· 人民日報短評:攻擊殘疾人就是“藏獨”的人權嗎?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