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茆雷磊 陳鍵興)“創造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良好開端”、“邁出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第一步”、“兩岸同創雙贏的機會之窗由此開啟”……對於海協會與海基會恢復已中斷9年的會談並繼1993年“汪辜會談”後再度簽署協議,兩岸學者紛紛對此作出高度評價。
“兩會復談為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開端,可説是邁出了重要一步。”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説。她表示,這次兩會復談的過程非常順利、氣氛十分融洽,這是因為雙方已充分總結、吸取兩岸關係發展10多年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大家都認識到唯有擱置爭議、建立互信,才能共創雙贏、真正為兩岸人民謀福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説,兩岸制度性協商中斷9年來,雖然兩岸在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方面有所發展,但由於缺乏正式溝通管道,兩岸的交流與聯絡還是受到很大阻礙。這次兩會成功復談標誌著兩岸制度性協商機制正式恢復,使兩岸民眾對於未來兩岸關係朝和平穩定方向發展樹立了信心。
“可以想象,兩會之間的後續協商將對兩岸關係發展起到積極推進作用,協商中所涉及的具體議題也會越來越廣泛,”他説:“兩岸交流從此將進入新的階段。”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徐博東認為,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使兩會對話的基礎遭到破壞,兩會協商被迫中斷。如今兩會能夠復談,是兩岸關係轉折性、指標性的事件,來之不易,“兩岸同創雙贏的機會之窗由此開啟”。
台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係教授楊開煌撰文指出,兩會雙方在原則問題上沒有重大分歧,這個原則就是雙方已經多次公開表述的“九二共識”。因此,兩會復談並就兩岸週末包機和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兩項議題達成協定,“毫無意外”。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在題為《兩會一小步 兩岸一大步》的評論中説,有理由因兩會成功復談而對兩岸關係的前景感到樂觀,“也相信只要在這個基礎上累積更多的互信,再敏感的政治問題都有可能列入未來兩岸協商的議程,並且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