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科技建奇功 記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題:

    科技建奇功——記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新華社記者孫聞、吳晶晶

    當汶川大地震以相當於數百顆原子彈的能量震動中國的時候,“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聲音響徹華夏。從那一刻起,全中國的科技工作者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和全國人民一道緊急動員,共克時艱。

    在抗震救災的戰場上,我們看到了科技彰顯的巨大力量,聽到了“創新為民,科技救災”的時代壯歌。

    打造“天眼”:遙感專家緊盯災區

    5月12日14時30分,汶川大地震發生僅兩分鐘,中科院對地觀測中心主任郭華東緊急撥通了下轄衛星遙感中心辦公室電話,下達收集震區受災前不同分辨率、不同傳感器衛星數據的任務,並要求他們提交未來幾天相關過境衛星的數據接收計劃。

    災害發生後的第一時間,科技開始發揮力量。

    12日晚,中科院根據路甬祥院長的指示,決定緊急啟動第一個抗震救災專項行動——“汶川地震災害遙感監測與災情評估”,並組建由中科院對地觀測中心牽頭的跨所聯合項目工作組。

    科技部黨組書記李學勇連夜召集部務會議研判災情,制定科技抗震救災減災行動方案。科技部部長萬鋼也從外地專門打來電話,與李學勇商量科技救災工作。災情嚴重,任務緊急,科技部決定立即成立一個跨部門跨學科的專家組,評估災情,為救災提供最得力的科技支撐。

    震後的四川各災區通訊中斷,地面交通癱瘓,許多重災區的災情信息無法獲知。遙感,成了災情監測的重要手段!

    地震當日下午,科技部所屬的國家遙感中心迅速反應,緊急行動,啟動應急工作機制。三支由精兵強將組成的遙感專家隊伍迅速投入“戰鬥”:

    ——由國家“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專家組組長周成虎教授牽頭,重點分析處理雷達數據;

    ——由國家遙感中心戰略專家組組長童慶禧院士牽頭,重點處理“北京一號”小衛星影像信息;

    ——科技部會同國家測繪局派出的由劉先林院士作為技術指導的航空遙感專家組,奔赴四川災區,進行航空遙感飛機實時拍攝,並及時分析處理遙感影像信息,國家遙感中心主任張國成隨隊前往,以便與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國家減災委聯絡和協調。

    地震後的第二天淩晨,國家遙感中心獲取了首張震後都江堰衛星雷達圖像,下午,又獲取了汶川地區可突破雲層的雷達衛星數據。

    “我們根據雷達圖像,把都江堰市劃分為122個街區,通過分析解譯,可以對都江堰市的建築物、通信設備、大型工程等受災情況進行基本評估。”中科院遙感所研究員魏成階説。

    5月14日7時,經國務院批准,中科院、科技部組織的兩架高空高性能航空遙感飛機相繼起飛先後抵達重慶江北機場;13時,兩架遙感飛機不顧非常惡劣的氣象條件直飛震中汶川,連續完成2個架次8個小時的雷達航空作業。當夜首批災情監測數據傳回北京,後方工作組各專業人員連夜解讀判研,首幅雷達影像在第一時間送達國務院。隨即,根據國家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要求,2架遙感飛機幾乎每天平均完成2個架次近11個小時的航飛任務,最長一天飛行13個小時44分鐘,飛行時間創下新的記錄。

    由遙感飛機、無人機和衛星組成的“天眼”時刻緊盯災區,對災區進行大範圍的監測,對災情進行多角度的分析。架設“天眼”的是由科技部、中科院、測繪局等部門組成的一支跨地區、跨單位的多專業聯合團隊。來自不同單位的專家組成了航空、衛星、光學、雷達遙感等各類數據獲取、災情信息分析和技術條件保障等7個專業組,形成了極強的多專業技術集成型的作戰能力。

    “天眼”一刻不眨,專家不眠不休。負責數據接收的機房裏夜夜燈火通明,進行災情會商的辦公室裏總是人頭攢動。對於遠在四川數以千萬計等待救援的人來説,分分秒秒都是生命。73歲高齡的童慶禧院士因為過度勞累,住進了醫院。

    “天眼”的效率令人欽佩:地震後短短半個月,遙感影像挂圖面積整整超過1000平方米,報送國務院及多部委的災情監測和評估專報達80多期。特別是對唐家山、肖家橋、天池鄉等高危堰塞湖的長期監測和分析,對災區重大排險決策提供了直接的技術支持。

    地面突進:摸清災情,打通“信息孤島”

    當汶川大地震伴隨山崩地裂的地質災害降臨的時刻,作為中科院唯一以“山地災害”冠名的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的專家們,頓時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就在所內自救尚處緊張艱難的時期,山地所就緊急啟動了全所的“抗震救災科技行動”。行動的核心任務是對重災區迅速開展震後次生地質災害現場調查和遙感地面協同。

    考慮到地震現場不斷出現的崩塌、滑坡、滾石危險和因交通中斷必須徒步的艱險,所裏決定採取組建“專家志願組”的方式,很快,山地所科技人員紛紛報名挺身而出。

    5月15日上午,由中科院山地災害重點實驗室主任崔鵬、遙感室主任陶和平、災害評估室主任孔紀名和四川山區減災中心主任陳寧生等率領的4支志願隊伍出征:一支赴都江堰作衛星雷達影像現場效驗;一支赴災區執行中科院遙感無人飛機的地面協同任務;一支分別沿映秀、北川兩個重災區域考察;一支會同省科技廳沿彭州一線和龍門山深處作應急考察……短短半個月,山地所先後組織了18批近300人的志願者深入映秀、北川、青川等17個重災區進行點面結合式的調查,為抗災排險獲取了寶貴的一線資料。

    山地所這支科技救災地面突擊隊不僅戰果獨到,而且發揮了戰略性的作用:地震後不久的5月14日、15日,山地所專家撰寫的兩份關於震區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的危險性分析及應對建議報告就送達四川省和國務院,其對險情的判斷與對策分析的前瞻性受到指揮機關的高度肯定。

    特大地震災害在災區造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在這種困境下,中科院一支特殊的救援隊趕到災區,他們是上海微系統所、聲學所、計算所、微電子所、網絡中心共同組建的應急通訊救援隊,攜帶的“寬帶無線通訊應急平臺”是他們在科技部“863”計劃、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和上海市的支持下,與相關企業、高校合作,經過6年磨礪而研製成功的未來移動通訊的重大創新成果。這是一項功能獨特的高技術,具有高數據率、高移動速度、廣覆蓋、多媒體的特點,特別適合通過快速部署實現對災區的寬帶無線網絡覆蓋。

    17日淩晨3時,救援隊抵達重災區北川後迅速開展工作,站址勘查、設備安裝……第一套系統于中午架設完畢,開始是通過肩背式移動終端,將災區現場環境和挖掘、救援情況等多種音視頻信息回傳到北川縣指揮部。

    5月19日19時,北川的系統正式與衛星通訊系統連通,接入互聯網,從此北川正式從信息孤島突圍出來。到5月20日,在北川救援的多支軍隊、武警、特警、消防、公安、醫護、衛生防疫、檢疫、紅十字會、地震局、水利部門和地方政府共50多家單位、各路媒體記者、志願者都已使用該系統。

    5月22日,該系統正式交付北川縣搶險指揮部使用。這套系統成了北川抗震救災內聯外通的中樞神經網。北川解困之後,救援隊根據抗震救災指揮部要求和各地急迫請求,又夜以繼日地奔赴都江堰、青川、汶川、江油、平武……

    在完成了對主要重災區抗震救災指揮系統的保障任務後,根據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要求,5月30日救援隊到達唐家山大壩開展工作。通往壩後監測點的路途大都是垮塌後的山路,離一座垮塌的山體不到100米,不停地有碎石和泥沙下落。隊員們衝過這條繞不過去的必經之路,連續5個日夜緊張的工作,至6月3日下午4時,終於按計劃在大壩及堰塞湖沿線布設了14個全天候監測點,開始對唐家山及沿線的北川、通口、涪江橋、香水鄉等關鍵部位進行24小時監控,對防止堰塞湖潰決而引發更大的次生災害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深入災區:院士首先是戰士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牽動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特別是工程科技領域的專家,我們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如是説。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國工程院黨組隨即採取措施,啟動了“中國工程院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辦法”,要求全體院士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災的工作中。工程院緊急設立專門課題,收集和分析世界上近20年內發生地震的傷亡、搶救、災後重建等經驗和措施,為災害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一群白髮皓首的院士,更是在第一時間進入災區,奮戰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災情發生後的第3天,79歲高齡的盧世璧院士就踏上了抗震救災的征途,成為解放軍總醫院高級專家醫療隊中最年長的隊員。此時他的第一身份不再是解放軍總醫院骨科教授、工程院院士,而是一名戰士。

    在50年的從醫生涯中,這已是盧世璧第4次衝在抗震救災的最前線。1966年邢臺大地震,他帶領解放軍總醫院醫療隊走進了邢臺的席棚;1975年營口大地震,他在大雪中來到收治傷者的地下人防工事;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從北京輾轉山東各醫院,一去就是半年……

    在接到這次救援命令到奔赴機場,盧世璧只用了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候機時,他和戰士們一起坐在草坪上吃盒飯。飛機一降落,他就直奔成都軍區總醫院。在這個短短幾天就收治了3000多名傷員的醫院,幾乎所有科室的醫生都承擔起了骨傷的治療任務。這些天來,災區余震不斷,盧世璧卻似乎從未考慮過自己的安危。到達醫院第二天早上7點多,盧老的身影就出現在病房裏。他和他率領的專家團隊首要的工作就是對醫院的每一名地震傷員進行篩查,從而確定病情的輕重緩急和傷情類型。在外人眼裏,盧老憑藉多年積累的經驗,似乎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準確地判斷出傷員的病情。而他卻總是説:“檢查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聽病史,看片子,察看傷口,盧世璧一次次在余震中檢查傷員病情、制訂手術方案。在他的指揮下,300多名重傷員很快就被分檢完畢。

    5月16日15時左右,一名地震倖存者被成功救出,送往位於北川的醫療所。醫療所在搶救的過程中遇到難題,緊急求助盧世璧院士。盧老接到會診請求已是下午5時,此時他已經連續工作了12個小時。但他二話不説,和另外一位院士立即前往位於成都軍區聯勤部的野戰醫療遠程會診車。緊張的會診結束了,盧世璧顧不上喝一口水,立即返回了成都軍區總醫院,那裏還有1000多名傷員在等著他。

    解放軍總醫院腎內科主任、內科腎臟病學專家陳香美是在一個會議上接到命令的:馬上赴四川參加醫療救治工作。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接到命令,陳香美沒有來得及回家,也沒有作任何的準備,直奔機場,飛赴成都。

    這一幕與32年前的那一幕何其相似,當年她曾作為醫療隊的一員,參加了對唐山大地震傷員的救治工作。

    陳香美趕到災區正是地震過後第三天,大量的擠壓傷患者一撥接一撥地送到這裡來,很多人因為擠壓綜合徵造成了急性腎損害,部分重症患者發生了急性腎衰。這些急性腎衰患者必須用持續性床旁血濾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血液凈化治療,才有希望維持生命並恢復腎功能。而當時成都軍區總院設備緊缺,人員不足,而重災區轉送的擠壓傷患者又源源而來。

    陳香美院士當機立斷,15日一早,她就開始四處聯絡落實持續性床旁血濾設備,抽調並親自培訓專業護理人員,短短兩三天時間將持續性床旁血濾以國際最前沿的水平運轉了起來。大量擠壓綜合徵傷員起死回生。而陳香美每天睡眠不過兩三個小時,三餐也都在病房。

    黃衛、夏鹹柱、尹文英、彭蘇萍、楊秀敏、陳厚群、謝禮立、歐進萍、周福霖、徐德龍……地震發生後,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先後有幾十位院士奔赴災區。他們來自不同學部,研究不同專業,但在災區他們的使命是相同的——抗震救災。

    危急時刻,他們披肝瀝膽,像戰士一樣衝鋒在前!

    災害面前,他們挺身而出,用知識撐起希望!

    國難當頭,我們看到了科技工作者對人民的赤膽忠心!

 
 
 相關鏈結
· 科技部在渝召開重慶市科技系統抗震救災座談會
· 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組深入災區一線開展現場檢測
· 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工作組召開第十七次聯組會議
· 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慰問抗震救災一線科技人員
· 科技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 科技部部長萬鋼看望抗震救災專家組 提三點要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