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齊中熙)從唐山往南80多公里,就是曹妃甸工業區入口處。曹妃甸的建設目標是以大煤炭、大鋼鐵、大化工、大電能為支撐的國家科學發展示範區。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驕傲地伸出手轉了一圈比劃著説:“地面以下基本上都是中交航道局幹的,地面上的基礎工程大多數是中交航務局幹的。”
作為工程施工的主力軍,中交集團旗下的中交股份不斷推動曹妃甸的成長。2007年,中交股份完成産值超過30億元,一些重大工程相繼提前完工或完成主體工程。
重組三年再造一個中交
“三個年頭,我們落實科學發展觀,三年邁出三大步:2005年完成戰略重組,2006年實現境外整體上市,2007年實現再造一個中交。2008年即將進入世界500強。”中交集團黨委書記孟鳳朝説。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關於中央企業佈局結構調整的戰略部署,原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與原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達成重組意願。2005年12月,兩家企業以強強聯合、新設合併方式重組成立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當時,這被視為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中實現強強聯合的典型案例,是國家實施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戰略的一次有益實踐。
實現戰略重組後,中交集團通過資源整合,整合原中港集團和路橋集團的各自優勢,以全新的姿態參與國際和國內市場競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生産經營穩步增長,經濟效益大幅攀升,集團經營、管理、改革等各項工作駛入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重組後的中交集團,各項經濟指標較重組前實現跨越式增長。從2004年到2007年,資産總額由610億元增長到1760億元,年均增長42.3%;新簽合同額由808億元增長到2343億元,年均增長42.5%;完成營業收入由664億元增長到1520億元,年均增長31.1%;實現利潤由15.8億元增長到82.5億元,年均增長73.3%。
孟鳳朝説:“我們用三年的時間,再造了一個中交。”
整體上市探索央企發展路徑
但是,這並不是中央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完成戰略重組後,如何實現中交集團做強做大,從而産生強聯強變更強的聚合效應,成為國民經濟的骨幹力量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軍,是擺在新集團領導班子面前的重要課題。
在全面分析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發展優劣勢的基礎上,中交集團確定了“獨家發起,整體上市,謀求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改革思路。
作為第一家整體上市的中央企業和第一家在國際資本市場整體上市的交通基建企業,在沒有先例可供借鑒的基礎上,集團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對609家下屬機構進行了重組,對117家企業進行了改制;完成近280萬張各類財務報表的填報,最終使535家法人單位和54家分支機構全部納入上市範圍。
2006年10月,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全部主營業務及相關資産作為投入,獨家發起創立了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15日,中交股份在香港成功上市,共發行40.25億H股,募集資金24億美元。
中交整體上市創造了多項發行紀錄:2006年全球十大IPO之一;全球基建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IPO;中央企業第一家整體上市、不留存續的企業。
做應對國際市場挑戰的國際化企業
重組上市後的中交,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企,而是已經脫胎換骨、逐步成為能夠把握全球市場機會、應對國際市場挑戰的國際化企業。
目前,中交集團已經形成基建業務、設計業務、疏浚業務、裝備製造、投資業務和海外業務等六大主營業務板塊,並在各個板塊形成明顯優勢,這從其産品和服務就可見一斑。
——杭州灣跨海大橋、蘇通長江大橋這兩座大橋的建設中,中交集團以主力身份承擔了絕大部分的設計、施工、配套服務任務,完成了高精尖的建設任務、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
——公司自主設計建造的“神州第一挖”——“新海虎”號正式運營,實現“國輪國造”,填補了我國建造大型耙吸挖泥船的空白。
——公司承建的上海洋山港被業內視為世界頂級港口工程。公司生産的岸邊集裝箱起重機世界佔有量達75%以上,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中國世界名牌”産品。
——公司研製的7500噸全回轉浮吊“藍鯨”號5月試吊成功,這個能夠一把提起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大傢伙,是百分之百中國製造、自主創新,而長期以來,巨型浮吊被稱為美歐日的獨佔品,1500噸以上的浮吊都由發達國家製造。
2007年以來,中交集團實現了鐵路建設市場開發和施工生産的重大突破。承攬鐵路工程項目6個,新簽合同額227.23億元,同比增長286%;共承擔鐵路施工任務16項,合同總額達330億元,單線里程1500余公里,完成營業額41.83億元,同比增長222%。
“中交集團將發揮央企的骨幹作用:水工、路橋業務繼續鞏固國內市場優勢地位,勘察設計業務強化在國內交通領域的主導地位,疏浚業務要打造中交疏浚強勢品牌,裝備製造業務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同時將投資大型疏浚旗艦船舶,爭取在海洋工程、海洋礦藏開發、綠色能源領域實現突破,積極開拓大型鋼構、鑽井平臺等市場,構築新的利潤增長點。”孟鳳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