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民政系統抗震救災紀實:"撐起災區人民的一片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李菲)將失去15名親人的巨大悲痛深埋心底,日夜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北川縣民政局局長王洪發;

    臨危不懼,沉著指揮,一路闖險,一路救災,行程 8000多裏,跑遍全州所有重災縣的阿壩州民政局局長澤郎格西;

    在媒體聚光燈以外的艱苦戰場上,帶領殯儀館職工連續奮戰十多個晝夜,為保留遇難者最後的尊嚴而忙碌著的都江堰市殯儀館館長劉良志;

    ……

    這是一組閃光的名字。

    面對這場毀滅性的特大地震,可敬的民政工作者用最有力的行動,忠實踐行了“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理念。

    一個多月來,民政系統在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妥善安置孤兒、孤老、孤殘人員,妥善處理遇難者遺體和善後工作,有序開展社會捐贈活動,認真管理救災款物的使用和發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災區的人民撐起了一片藍天。

    災害突襲:民政部門第一時間應急反應

    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全系統緊急動員,第一時間深入災區一線投入救災和勘查災情……

    地震發生後,江油市通信中斷,絕大部分民政幹部職工與同事、親人相互失去了聯絡。但分散在四面八方的民政幹部職工,不約而同地聚集到了局辦公樓下,在廢墟中等待組織的調遣;

    5月12日15時,綿陽市民政局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和抗震救災指揮部成立, 40多名市民政局幹部職工以及從各直屬單位和部分縣區民政局抽調的工作人員100余名同志,分赴重災的北川縣和安縣;

    5月12日14時30分,在地震後僅2分鐘,四川省民政廳廳長黃明全在廳機關院內就地向幾位廳領導佈置:趕緊去地震局弄清震中、震級,趕緊去省政府報告請示;30分鐘後,又就地向全廳機關幹部職工緊急部署查災救災工作:立即啟動一級應急預案,幹部職工全部進入應急狀態,成立了救災應急安置、接收捐贈、綜合宣傳、物資調運、遇難遺體處理、後勤保障等6個工作組;

    5月12日14時48分許,北京,民政部會議室,正在主持部務會議的民政部部長李學舉接到電話通知,立即前往機場,隨同溫家寶總理緊急趕赴四川地震災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隨後民政部緊急組成救災工作組,當晚乘飛機奔赴災區;

    與此同時,民政部緊急從西安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緊急調撥5000頂救災帳篷支援四川災區;當晚,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向四川地震災區緊急下撥2億元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應急資金;

    ……

    災害來臨,民政先行!

    這一天,在震中汶川縣民政局,在都江堰市民政局,在受災嚴重的四川省阿壩、成都、綿陽、德陽、廣元、雅安6個市州及其數十個重災縣市的民政局,在甘肅、陜西、重慶、雲南、貴州、湖北各地省、市、縣各級民政部門,都迅速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強烈的地震災害面前啟動災害應急響應,從幹部到職工,不用動員與號召,人人立即行動起來,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災的鬥爭之中。

    救災安民,民政幹部戰鬥在第一線

    理縣是阿壩州的一個重災縣。

    5月12日地震發生時,縣民政局副局長徐藝剛剛離開上孟鄉,轟然垮塌的山石和瀰漫的塵霧使她意識到災害的降臨。她當即返回上孟鄉,協助鄉黨委政府一起開展搶人救災。為了迅速查明災情,她又一個人徒步從縣城趕往薛城、桃坪等地,行程40多公里,及時將5個鄉鎮的災情進行了收集匯總與核實。

    震後的理縣已經是千瘡百孔,懸崖峭壁上隨時都可能垮塌山石,塌方和泥石流嚴重破壞和堵塞的山道上,這位36歲的女民政局副局長獨自一人匆匆前行,沒有猶豫,沒有瞻前顧後,一往無前地前行、前行!人們知道她著急,急著儘快掌握受災群眾的第一手情況,急著早些有的放矢地制訂救助計劃,然而人們並不知道,這位回族民政幹部9歲的女兒,在爺爺奶奶身邊上小學的天真可愛孩子,已經在這場地震中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26歲的民政局幹部楊娜,地震過後1個小時終於看到了丈夫的身影。他倆立刻趕往楊娜的公婆家,不願意看到的一幕出現在眼前:樓垮塌了……和楊娜公婆在一起的,是剛剛會叫爸爸媽媽的兒子。楊娜和丈夫傷心地撲向廢墟……直到14日下午,楊娜在朋友和部隊官兵的幫助下,終於看到了兒子的一隻腳……。然而,第二天,楊娜又堅強地站在了民政崗位上。她説:“我的父親是一位老民政人,既然我也選擇了民政事業,就要對得起民政人這個稱號。”

    黃仕福,58歲,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愛人不幸遇難,房屋倒塌後,繼續戰鬥在抗震搶險第一線;馮英,財務科科長,母親在災難中遇難,愛人和她本人也受傷,但她卻一直堅守自己的戰鬥崗位;劉良志,殯儀館館長,愛人頭部嚴重受傷,在醫院搶救,但劉良志只到醫院陪了她15分鐘,因為,有太多的遇難者遺體需要他這位殯儀館館長處理,他離不開……

    救災是民政部門的職能,大災面前,民政人不辱使命。

    ——在指揮中心,民政工作人員綜合協調,製作文件,報送信息,值守電話;

    ——在重災區,民政工作人員收集災情,慰問災民;在市委指揮部,民政工作人員請示接受工作任務,組織救災志願者隊伍,組織募集捐贈資金;

    ——在倉庫,民政工作人員晝夜接收、發放各地支援的救災物資,與志願者一道揮汗如雨裝卸搬運;

    ——在路口,民政工作人員開設粥棚,救助災民特別是北川、平武兩縣來的上萬災民;

    ——在殯儀館,民政工作人員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加班工作;

    ——在精神病院、福利院、光榮院、敬老院、軍休院、救助站,民政工作人員克服停電、停水、停氣等種種困難,買柴找水燒火做飯,保證老人、病員一日三餐;

    ——在網上及其他場合,民政工作人員倡議發動全社會力量慈善募捐,籌集救災資金;在省、市,民政工作人員彙報災情,積極爭取上級支持;…………

    統籌規劃,盡全力保證災民“五有”

    為確保災民基本生活,保證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住所、有基本醫療,四川各地民政系統根據各地災情積極調配物資,積極組織協調帳篷、食品等生活必需物資,把救災物資以最快的速度送達到最需要的災區,在第一時間解決轉移災民的臨時居住和吃飯問題。

    5月13日天一亮,5000多名山區受災群眾涌往什邡市區,當務之急讓他們吃是一口飯,什邡民政局緊急建立5個臨時伙食團。

    “請你們放心,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餓不到大家。”曾祥華局長極力地安撫受災群眾,穩定他們的情緒。從山上轉移下來的周厚群一家喝著暖暖的熱粥,感激地説:“沒有想到,政府想得這麼週到,太感謝了!”……

    5月19日,進入什邡城區的受災群眾增加了58000多人,安置點也由城區26個臨時接待點延伸到8個鎮對口接待。整個安置工作在市指揮部的領導下,通過由民政局組成的市救濟善後安置組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群眾的理解認可。“大多受災群眾都是懷著悲傷而來,感到安慰而去。”一位志願者如是説。

    作為“愛心使者”的四川各級民政人,以對黨和政府、捐贈者和受災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在6月1日前,完成了對因災無房可住、無生産資料和無收入來源的受災困難群眾為期3個月的臨時生活救助。

    大地震使四川省新增孤兒、孤老、孤殘“三孤”人員5726 人,其中孤兒1472 人、孤老2597人、孤殘1657 人。“三孤”人員在地震災害中失去親人、家園的同時,也失去了災後重建的能力和生活來源,是受災群眾中的最特殊的困難群體,急需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撫慰。

    四川省民政廳在及時認真落實“三孤”人員為期3個月的每人每月600元救災補助金的同時,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省各市州敬老院、福利院等社會救助福利機構的資源,對孤兒、孤老實行集中安置,對部分查找到親屬的“三孤”人員由親屬進行代養,使“三孤”人員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各類民政福利機構工作人員克服人手少、接收安置“三孤”人員多、工作量大等困難,精心照料接收安置人員,為“三孤”人員營造了一個溫馨的臨時家園。

    綿陽市社會福利院職工齊羽,為照顧好來自災區的16名孤兒,帶病不分晝夜地工作,5月20日,因勞累過度永遠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愛心在傳遞

    天災無情。

    在極短時間內,地震造成652萬多間房屋倒塌,2314萬間房屋受損,數萬人遇難,數十萬人受傷,千萬人流離失所,災區群眾瞬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真情無價。

    災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和基本生活牽掛著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心。

    5月13日,民政部緊急下發《關於向地震災區組織開展捐贈活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抗震救災工作的號召,動員黨員、幹部帶頭,積極為災區捐贈救災款物。

    為了及時有效地匯攏來自各地的愛心捐助,將大家的愛心第一時間傳遞到災區,民政部迅速果斷決定,成立民政部捐助中心。5月15日下午,向各大媒體公佈了捐助賬號和熱線。

    5月14日,四川省民政廳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佈接收捐贈的單位、開戶銀行、賬戶和捐贈熱線電話。上午8時,四川省慈善總會第一部接收捐贈熱線電話響起。

    社會的愛心源源不斷涌向了四川災區,愛心捐助來自祖國大江南北、四面八方,跨越了民族和國界。

    在四川,省民政廳及時組織廳機關幹部70多人、抽調市州民政局和廳直屬事業單位60人、組織社會志願者1500人,在雙流、綿陽等5個機場和成都火車東站、民政廳辦公樓等地設立救災物資接收、管理、分配、供應、運輸站點。

    所有工作人員全力以赴,日夜奮戰,接收運送救災物資13萬多噸,接收捐贈資金 21.9億元。他們用深厚的感情和辛勤的汗水,為災區人民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構築了一道堅實的“愛心橋梁”。

    ——四川雙流機場是境外物資接收調運的重要陣地,機場接收工作組的全體人員,通宵達旦,連續奮戰,每人每天在機場奔跑的里程達30多公里,接收了42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120多架次包機的援助物資,出色地完成了境外救災援助物資接收任務,贏得了國際友人的稱讚;

    ——成都火車東站是救災物資鐵路運輸的主要中轉站,該站接收工作組人員不分晝夜地投入工作,每天接收調運各地匯聚到車站的捐贈物資達100多車皮,許多同志由於連續多日未合眼,聲音嘶啞了,眼睛紅腫了,仍堅持戰鬥在第一線;

    ——四川省民政廳機關辦公樓底樓是接受四川省內捐贈物資的主要捐贈接收點,30多名幹部職工堅持24小時值班,每天組織的捐贈儀式達10多次,為數以千計的單位和個人辦理捐贈手續,無一差錯;

    ……

    為接收好、管理好、分配好、使用好國際和社會各界的捐贈款物,及時把愛心送到災區和受災群眾手中,從民政部到四川、甘肅、陜西,民政系統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比較嚴格的程序,款物一到,就立即登記,每個環節都做到透明、公開。

    “一切為了災區,為了災區的一切”,已成為各級民政部門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在地震災害發生後的一個多月裏,民政部、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等民政系統的幹部職工,沒休息過一個星期天和一個節假日。

    無論是在重災區,還是在輕災區;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鎮,哪需要就奔向哪,哪危險就奮戰在哪,關鍵時刻,可敬的民政工作者成為抗震救災的先鋒隊、災區人民的主心骨、受災群眾的貼心人……

    截至6月21日,民政系統共緊急轉移安置災區群眾1500多萬人,救濟救助受災群眾4600萬人,處理遺體6.9萬多具,調運帳篷150萬頂、衣被2000多萬條、救災物資3000多萬噸,接收社會捐助款物460多億元,下撥救災款物369億多元……

 
 
 相關鏈結
· 抗震救災:青島敞開大門接納地震災區勞動者就業
· 抗震救災:渝加強災區重建所需産品質量監管服務
· 截至24日12時 四川汶川地震已經造成69185人遇難
· 銅川16名參與109隧道搶險工人將3萬獎金捐獻災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