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為了莊嚴的承諾——寫在北京申奧成功七週年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14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8年7月13日。北京申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成功7週年。

    2008年8月8日,五大洲的朋友們將匯聚中國北京,在這片神奇而充滿魅力的土地上,在這個古老而充滿著現代氣息的國家,一起見證和平、友誼、進步的奧運聖火熊熊燃起,在龍的故鄉共敘友誼,在黃土地上創造奇跡。那一定是一個無人入眠的夜晚。

    7月13日上午,一幅長度超過萬米的“奧運龍”巨幅畫卷于北京申奧成功七週年紀念日時,在北京居庸關長城“騰飛”起來,以展現全球華人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這幅由旅美華裔藝術家趙建海領銜製作的作品長為13112米,其中“13”代表13億中國人民,“112”象徵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展112年後來到中國。史家民攝

    7年前的7月13日夜晚,也是一個無人入眠的夜晚。當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莊重而清晰地宣佈,第二十九屆奧運會舉辦城市為“北京”時,北京沸騰了,中國沸騰了,華夏兒女沸騰了。那是一個喜悅的淚水和成功的狂歡交織的不眠之夜;那也是一個把實現民族百年夢想和向世界奉獻一屆高水平奧運會的雙重承諾共擔肩頭的不眠之夜。

    從那一刻起,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堅定支持下,在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社會的熱情幫助下,我們堅定不移地履行承諾:讓國際社會滿意,讓各國運動員滿意,讓人民群眾滿意。經過7年紮實而富有創新的工作,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各項籌辦工作已基本就緒,大幕即將開啟,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

    從“新奧運”體現“三大理念”,到“新北京”落實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賦予“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更深刻的內涵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這是北京奧運會的核心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説也是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獨特理解與傑出貢獻,是一個迅速崛起的發展中國家落實科學發展的生動實踐。

    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是一個把“綠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唸有機結合的宏大建築。

    我們用全新理念體現“綠色奧運”:年可收集處理雨水近6萬噸;檢票廳頂部使用太陽能作為系統的清潔能源;使用地源熱泵,用於補償體育場空調系統。

    我們用自主創新實現“科技奧運”:重達4萬多噸的“鳥巢”鋼結構,在受力最大的6個桁架柱部位,使用一種叫做Q460的高強鋼材。這種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自主研製的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所有北京奧運場館建設鋼材全部實現國産化。

    我們用以人為本展現“人文奧運”:“鳥巢”座席達9.1萬個。現在“鳥巢”屋頂雙層膜結構的下層膜採用吸聲膜材,配合一些吸聲材料以及場內使用的電聲擴音系統,使“鳥巢”能保證坐在每個角落的觀眾在正常情況下都能清晰收聽到場內廣播。

    “鳥巢”是奧運場館建設中的一個經典。而其體現的全新理念則貫穿了所有北京奧運場館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運行的每個環節,甚至在全部奧運籌備工作中都運用得非常普遍。

    更重要的是,在奧運場館背後,北京對城市未來發展的思慮更深遠:以奧運籌辦為契機,堅決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北京特點的發展新路。

    新城市規劃體現發展思路的調整。結合奧運規劃,著眼可持續發展,北京編制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第一次對北京空間佈局做了重大調整,改變過去“單中心”的發展格局,構建起“兩軸—兩帶—多中心”城市空間結構;第一次把北京定位於“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新發展模式展示産業結構的優化。為了“綠色奧運”和城市宜居,運營47年、供氣比例曾佔北京市供氣總量80%以上的北京煉焦化學廠停産;首鋼向河北曹妃甸遷移,北京地區涉鋼産業2008年壓産400萬噸。同時,北京瞄準“高端、高效、高輻射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製造業,搶佔産業結構制高點。2007年,全市第三産業比重達到71%以上,接近發達國家首都的水平。全市萬元産值能耗、水耗大幅下降。

    新發展引擎展現發展支撐的嬗變。北京創新型人才佔全國1/10以上,兩院院士佔全國一半以上。“自主創新”是北京新一輪戰略構想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有關各方成立了奧科委,組織各相關領域400多名專家,為奧運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撐和諮詢服務。為支持企業創新,北京以大項目為“粘合劑”,打破條塊分割,促進中央與地方創新資源整合。

    在接連漂亮轉身的後邊,人們看到一個“全新”的北京。

    北京更清新了。2007年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已由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46天。北京申奧時承諾的7項綠化美化工作指標已全部兌現,2007年底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了51.6%,城市中心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

    北京更發達了。奧運前夕,隨著地鐵10號線、機場線和奧運支線的陸續開通,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將達到200公里。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已正式啟用,為舉辦奧運盛會的古都北京,又開啟了一個通向世界的新“國門”。

    北京更親切了。東城區在全國第一個實行“萬米單元網格”數字化管理,增強城市管理的人性化、精細化。7月1日,北京全面啟動奧運交通保障措施,7月20日還將實行“單雙號”限行,透明、公開使得這些措施得到了廣泛的理解與支持。

    北京更寬廣了。超過110萬人報名做奧運賽會志願者體現的是一種現代公益意識;數十萬名夜以繼日堅守崗位的建設者體現的是高度的責任感;百萬名微笑迎賓的酒店、商店、交通等服務人員體現的是良好的職業素質;而廣大北京市民的理解、支持、參與則體現了一座城市開放的精神風貌。

    在2008年奧運會籌辦順利推進的背後,世界看到了一座經濟更繁榮、城市更文明、社會更和諧、環境更宜居的城市。

    從辦好奧運,到享受奧運——“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貫穿于奧運籌辦全過程

    在確保奧運功能需求的同時,北京在場館佈局上盡可能與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協調,並最大限度考慮民眾需要,使這些設施賽後能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更長遠的體育、文化服務。

    為此,北京將一些綜合體育設施規劃在運動場比較少的地區。北京市西部體育場館較少,於是在西部規劃了西部場館群,建設了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老山自行車場館群和北京射擊中心,賽後將成為附近居民鍛鍊健身的樂園。在大學校園,北京一共安排了6座場館,賽後將向廣大師生和周邊居民開放。

    辦好奧運,惠及人民,已經成為中國籌辦奧運工作的重要內容,並擴展到奧運之外,涉及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方方面面。

    家住北京西城區教場口6號院的于德明老人告訴記者,自家門前曾經積淤的北護城河經過“生態”治理,生機盎然,小魚兒蕩起層層漣漪。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編輯劉初陽住在北京北部被戲稱為“添堵苑”的天通苑,原來從家到長安街邊的單位,經常得花一個半小時。去年地鐵5號線開通後,他現在上班也就用50分鐘左右。

    在決策者心中,一切奧運籌辦工作,既要確保在賽時滿足奧運需求,更要持續為廣大群眾帶來實惠。通過籌辦奧運,北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城市功能提升,為廣大群眾創造了更好的生活工作條件。

    “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對公共交通的投資總額將達到715億元,佔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45%。地鐵票價降到了2元,乘地面公交持一卡通只花4角錢。京津城際鐵路投入試運行,京津兩地市民單程旅行只需30分鐘。“這些既著眼于破解奧運交通難題,更為了市民出行方便與舒適。”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建國説。

    原來整天籠罩在頭頂的灰濛濛的“鍋蓋”不見了,這是生活在北京的人們這幾年最深切的感受之一,去年北京的“藍天”比例達到67%。六環以內河湖實現水清、岸綠、流暢。北京與周邊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省區市聯手治理,也為這些地區帶來了更好的環境質量。“這既是兌現奧運環境承諾,也是為了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説。

    北京城市建設、管理、服務水平的日益提高,將讓人們享受到長遠實惠。在北京,許多道路上特別設置了盲道,電梯按鈕設有盲文標誌和語音提示,場館最好的觀賽區域設計成輪椅看臺……

    “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對一座城市來説,奧運會的舉辦,能推動一個地區的長遠發展;對於廣大群眾而言,則要讓他們通過奧運會得到實惠與快樂。

    “奧運會還沒舉行,我們已率先享受到了實惠——上班了。”45歲的那和利原是朝陽區洼裏鄉洼邊村十四大隊隊長。北京申奧成功不久,他們村大搬家,給奧林匹克公園騰地兒。按照安置協議,那和利所在的原十四大隊800多人除退休和自願出去擇業的外,全被安置到奧運工程承建公司新奧集團下屬各個部門。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票價實行“低價位”政策,更多的人將有機會親臨奧運賽場;火炬手選拔採取組織系統推薦和社會公開報名兩種方式進行,許多普通群眾也舉起燃燒的聖火……北京奧運會讓盡可能多的人感受奧運的光榮與夢想。

    更重要的是,北京奧運會對4億青少年進行歷史上最廣泛的奧林匹克教育,在他們心中根植和平、平等、道德、參與、進取、奉獻、責任感和公平競爭等奧林匹克理念與價值,努力將他們培養成理解奧林匹克精神、具有國際視野和文明素養的一代人。這些播撒在青少年心中的奧林匹克種子將會生根、發芽、成長、結出果實,並流傳下去,惠澤一代又一代人。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給中國和世界體育留下獨一無二的寶貴遺産”。這種由全體人民共享的精神財富不會因奧運會的結束而退色,反而將在時間的沉澱中顯示出越來越珍貴的價值。

    從“更快、更高、更強”,到“愛國、奉獻、敬業、創新、團隊”——奧林匹克的精神元素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相融合,在黃土地上結出獨特的文明果實

    “更快、更高、更強”,這是奧運賽場上運動員銘記的格言;

    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鬥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這是奧運建設者展現的“奧運精神”。艱辛的7年籌辦,中國人民不僅創造了經典的建築奇跡,而且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透過座座雄健的奧運場館,人們看到了,平凡言行中的愛國那麼動人。

    作為“鳥巢”施工前沿陣地總指揮,國家體育場工程總承包部總經理譚曉春自2003年8月第一次走進“鳥巢”工地,至今5年,累計有3年時間夜晚是在工地度過的。譚曉春説,“我肩頭扛的是‘鳥巢’,是民族和國家交給的一個重任!”

    “回來,就是為了報效祖國。”在日本建築監理行業很有成就的喬鋒放棄優厚待遇,舉家回國,參與到國家體育場建設監理工作中。

    “送給全世界的奧運代表團,讓中國文化形象傳向世界。”朝陽區呼家樓90多歲高齡的李淑芬老人,以福娃、中國印和孔子、李白等為內容,創作剪紙圖冊200多套。

    透過座座雄健的奧運場館,人們看到了,普通崗位上的奉獻無處不在。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是北京奧運會賽艇、皮划艇、馬拉松游泳以及殘奧會賽艇項目比賽場地。趙萬江是場館路橋施工單位現場指揮。由於路橋施工的特殊性,他每天要圍著施工現場繞4至5圈,一天就是將近30公里。

    奉獻是志願精神的核心。在旅行社做導遊的郝文燕只要不帶旅遊團就會來到北京牛街城市誌願者站點服務。她和同伴服務時間從早上8時到下午5時,沒有椅子坐下來休息片刻,更沒有報酬,但他們幹得很開心,無怨無悔。

    記者曾赴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採訪,目睹創作團隊的工作情景。他們中許多人都是各自領域裏的名人,但為了奧運會,不計較名分、榮譽與待遇,“隱姓埋名”夜以繼日地工作。

    透過座座雄健的奧運場館,人們看到了,敬業誕生一流水準。

    “鳥巢”鋼結構焊縫總長300公里,相當於北京到天津一個來回的距離。每一條焊縫的焊接人、時間、過程等,都一一記在了電腦裏。焊工鐘海文告訴記者,焊接許多大構件時,只能在幾十米高處採用仰焊,“哪怕滾燙的焊花掉進脖子裏也不敢停止焊接,以避免裂紋、夾渣等質量問題。”

    北京眾多奧運形象,都經過了無數專家精雕細刻。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原來的造型吸取了古代壁畫人形的風格,但看上去不舒展,缺少時代氣息。修改後,手臂部分的舒張度大了很多,腿部造型也做了較大修改。至於其他細微方面的改動就更多了,比如“頭”部的大小及全身的比例進行了微調,包括制印方面的刻殘度也更專業更自然。

    透過座座雄健的奧運場館,人們看到了,創新激發無窮智慧。

    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穹頂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預應力弦支穹頂結構;“祥雲”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熊熊燃燒;奧運會獎牌在材質上首次突破,創造性地將玉鑲嵌其中……

    對北京奧運會而言,創新還有著另一層更深的內核:政府的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在北京奧運場館建設上,建立社會化投融資機制,通過社會公開招標確定項目法人,負責融資、建設和運營。北京奧組委首次在奧運會中實行“一站式”服務機制,對媒體的各項申請和需求,實現受理、審核、批准、答覆、落實和服務“一站式”完成。

    透過座座雄健的奧運場館,人們看到了,團隊顯示巨大合力。

    北京之外,北京奧運會還有6個協辦城市,分別是香港、青島、上海、天津、瀋陽、秦皇島。7個城市緊密合作,相互借鑒,均按計劃高質量完成了籌辦工作。

    奧運籌辦是一項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籌辦工作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舉全國之力,集眾人之智,擰成一股繩,確保高效運轉。籌辦涉及北京奧組委、北京市和中央國家機關、各省區市以及北京市各部門間的多種合作。北京和周邊5省區市及有關部門同步實施“奧運空氣質量保障方案”,大家各負其責,眾志成城,保質保量落實方案。

    “鳥巢”使用的Q460高強鋼材在河南生産,在黑龍江實驗焊接技術,在上海、浙江、江蘇加工。北京奧運會所有28個大項競賽主任來自全國各地,都是中國人。所有大項競賽主任均出自舉辦國,這在奧運會歷史上尚屬首次。

    奧運精神,正成為中華民族收穫的另一份寶貴奧運遺産。

    從實現中華民族的奧運夢想,到促進世界文化的和諧交融——圓夢之路,彰顯中華民族開放胸襟和世界責任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這是13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發出的真誠心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熱愛和平的中華民族將更加堅定不移地走向世界,擁抱世界。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這是13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表達的美好暢想:共同創造一個和睦的社會、和平的世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地球……

    門票“一票難求”,令北京奧組委經歷著“幸福的煩惱”。與上屆奧運會相比,北京奧運會門票銷售的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客戶增加了六七十個,許多奧委會至今還在不斷追加門票。這是奧林匹克的魅力,也是和平友好的中國的魅力。

    志願者11挑1,讓北京奧組委承受著“艱難的選擇”。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需要10萬名賽會志願者,可申請人數超過112萬,創下歷屆奧運會之最,其中來自海外地區的有6萬多人,這其中又有外國人2.2萬人。

    世界上沒有哪項活動能像奧運會這樣,讓人們不分性別、國籍、民族、信仰,為了共同的夢想在同一座平臺交流對話。7年籌辦,北京奧運會得到了全世界熱愛奧林匹克運動的人們的熱情參與和廣泛支持,每一步進展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與心血。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見證著廣大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的赤子情懷。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多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一共捐資9億多元,築起了這座“水晶宮”。

    “鳥巢”的設計是最典型的“中外合作”,方案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公司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及ARUP工程顧問公司組成聯合體共同提出。

    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徵集本身就是“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的最好詮釋。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北京奧組委共收到應徵口號總數達21萬條。應徵者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巴西等,創作的口號有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

    北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等國際組織開展了良好的合作。籌辦至今,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已舉行了十次全會及幾十次工作組會,雙方形成了順暢、有效的工作機制。

    北京奧組委不斷充實的外籍專家隊伍,火炬傳遞中赤腳追隨聖火的坦桑尼亞孩子們,踴躍報名來華報道北京奧運會的各國記者……這一切,讓人們再次看到奧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魅力,充分表明北京奧運會不僅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

    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08年奧運會,將成為中國與世界加深了解、相互認同的一個重要窗口。一個是孕育于古希臘的西方文明,一個是傳承五千年的東方文明。當奧運主火炬在北京點燃時,是兩大文明的交融相匯。

    在佔世界人口1/5的中國舉辦奧運會,奧林匹克運動將得到更大規模的普及和最大限度的傳播。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是世界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在北京舉辦奧運會,將給世界各國企業帶來商機,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展。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的機會,也是世界的機會。

    中國切實履行申辦承諾,嚴格遵守奧運會“遊戲規則”,凡是與奧運會慣例相悖的規定都要被廢除或修改。為此,中國承諾奧運會參加人員的註冊卡可當作簽證多次往返中國,修改了外國記者在中國境內採訪的管理條例……

    在2008年奧運會籌辦順利推進的背後,世界看到了一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進步、對外真誠合作、致力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負責任的大國。

    今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奧協代表大會上,國際奧委會所屬205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均明確表示將參加北京奧運會。這意味著,北京奧運會將成為歷史上參加國家和地區最多的一屆奧運會。在北京搭建的舞臺上,奧林匹克大家庭將又一次實現“大團圓”。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13億人口、56個民族和50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的大家庭第一次為世界舉辦奧運會;是在世界各種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和平與發展成為人們共同理想的時代背景下舉辦的奧運會。我們期待著在奧運會這個和平與友誼的大舞臺上,與五大洲的人民共享人類文明的成果,快樂幸福相聚;我們期待著世界對發展中的中國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張開更寬廣友善的懷抱;我們期待著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對世界有更大的貢獻。

    我們致力於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我們致力於創造一種“有特色、高水平”的美好生活。 

 
 
 相關鏈結
· 圖表:北京申奧成功七年之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