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源緩解全球油價上漲的壓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3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全球油價飆升的大背景下,可替代石油的生物質能源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矚目。而油價的上漲對於生物質能源産業來説卻是一個新的機遇,中國的生物質能源産業正在形成。

    發展生物燃料開端良好

    日前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的《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應積極穩妥地發展生物質液體燃料和生物基工業製品替代石油。

    2007年9月,國家發佈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增加非糧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萬噸,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20萬噸;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達到1000萬噸,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200萬噸,總計年替代約1000萬噸成品油的目標。並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利用玉米等糧油産品生物燃料。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石元春評價,中國政府提出發展生物燃料的非糧原則,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又指出了發展之路;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順應國際發展趨勢。中國在石油的生物燃料替代上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

    生物質能源的兩大法寶

    中國作為人均耕地不到0.1公頃的人口大國,以糧食為原料生産生物燃油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在中國,非糧食原料資源恰恰非常豐富。石元春認為,發展我國的生物質能源有兩大法寶。第一個法寶是薯類,主要是木薯和甘薯。我國是薯類大國,種植面積佔世界總面積的2/3。我國薯類現在主要用來做飼料和澱粉。石元春説:“薯類在國際上是不屬於糧食類的,但在中國,收成不好時它也被當作口糧,並按5:1的比例列入糧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薯類已經不屬於糧食範疇。”

    另一件法寶就是甜高粱。石元春認為,在以纖維素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尚未取得技術突破和商業化之前,甜高粱和薯類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人稱它們是1.5代生物燃料。他介紹,它們的最大優勢是可在全國大部分鹽鹼地、沙地、丘陵坡地等低質土地上種植,且種植管理簡單,生産成本低,增産潛力大。1公頃甜高粱或薯類一般可轉化燃料乙醇3-5噸,高者可達10噸。我國耕地中有5024萬公頃非糧低産田可供調整作物種植結構,還有734萬公頃的宜墾後備土地均可種植。此外,我國還擁有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甜高粱生産和發酵加工技術。

    傳統燃料乙醇廠轉型

    在世界糧價暴漲的今天,在國家“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下,傳統的燃料乙醇廠正在面臨轉型。作為國內歷史最長、最具代表性的乙醇生産企業,河南天冠集團擁有年産50萬噸燃料乙醇的生産能力。董事長張曉陽介紹,目前天冠已對原有乙醇生産線進行改造,形成了20萬噸木薯類燃料乙醇生産能力。

    現在,因地制宜發展的生物質能源産業正在逐漸走向全國,多個省區市都有了自己的生物質能源發展之路。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個以非糧為原料的燃料乙醇試點項目,木薯燃料乙醇年産量達20萬噸,可以調配出200多萬噸車用乙醇汽油。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計劃到2015年甜高粱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一個年産30萬噸燃料乙醇的國家級“生物質能源基地”正在建設中。而在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一座生物柴油粗加工廠正拔地而起,用一種叫膏桐的樹上結出的果實——小桐子提煉柴油。據介紹,至2015年左右,雲南省膏桐林將計劃種植到1000萬畝,每年提煉生物柴油100萬噸,雲南省將成為我國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産基地之一。

    此外,湖北、河北、江蘇、江西和重慶5個省市的非糧生産乙醇專項規劃最近也通過了國家發改委評估,我國非糧生産生物燃料的發展腳步正在加快。

 
 
 相關鏈結
· 林業局啟用林業生物質能源標識展示能源林業形象
· 國研室到林業局就“林業生物質能源”做專題調研
· 廣西可再生能源發展與新農村建設國際論壇召開
· 北京市加強與晉蒙能源合作 保障奧運會期間供應
· 踐行科技奧運 近500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交付使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