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後奧運效應”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9日   來源:人民日報

    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是中國對世界的鄭重承諾,也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承辦奧運會帶來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國內外遊客的巨大消費需求以及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心理預期,對中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産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自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7年來,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5%。經濟增長持續時間之長、運行之平穩,都是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奧運會有力促進了中國進一步深化開放和走向世界,推動中國經濟在更廣更深層次上融入世界。這是記者從北京國際新聞中心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

    2008年是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年,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一輪週期性調整之年。進入後奧運時期,上述因奧運帶動的經濟發展利好因素會減弱甚至在短期內消失,中國經濟是否會走“下坡路”?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認為,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巨大、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勞動生産率提高以及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是過去幾年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這些基本動力不會因為奧運會結束而發生變化,“後奧運效應”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同時,中國目前已發展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奧運對北京經濟增長貢獻明顯,但北京市經濟總量僅佔全國的3.6%。奧運會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約3000億元,按奧運投入期4年分攤,平均每年750億元,僅佔我國過去4年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0.55%—1.06%。奧運會帶來的經濟和投資增量在中國經濟和投資總量中的比重很小,奧運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分水嶺。

    如何積極放大奧運會對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王一鳴建議,一是要有效發揮奧運場館和關聯基礎設施的作用,降低體育場館利用不足帶來的資源閒置和浪費,進一步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化程度,為提升百姓生活品質服務。二是要積極推廣“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加大環保和生態建設投入,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三是要充分利用奧運會對現代服務業的帶動效應,引導金融保險、商務服務、現代流通、信息傳輸、房地産、旅遊會展和文化體育等服務業發展,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四是要積極擴展奧運主辦和協辦城市的輻射帶動效應,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五是要充分發揮舉辦奧運會帶來的精神財富和品牌效應,進一步挖掘中國文化底蘊,豐富城市人文內涵,提升城市品牌價值,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記者 王煒)

 
 
 相關鏈結
· 外交部:真誠希望巴基斯坦保持政治穩定經濟發展
· 天津開展七項工作強化國土房管服務加快經濟發展
· “內外兼修”促使福建經濟發展實現“量升質提”
· 北京七年來以較低能源增長支撐了較快的經濟發展
· 羅志軍: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 王兆國要求各工會和廣大職工為經濟發展多作貢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