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殘奧會特稿:同一輪明月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肖春飛)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銀輝遍灑北京城。

    燦爛月華之下,“鳥巢”氣象萬千,“水立方”如夢如幻,多少夢想,在此升騰……

    超越殘缺 求人生圓滿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對酒當歌時,月光長照金樽裏。”當年,詩人李白困惑于宇宙之謎,感嘆於人生苦樂。

    中秋之夜,北京殘奧會的比賽在繼續進行,沒有比賽的殘疾人運動員則歡聚殘奧村。明月之下,多少個行動不便的肢缺者,感覺自己像在飛翔;多少個失去光明的盲人,心靈灑滿清輝。他們以一己之殘軀,努力去追求人生與心靈的圓滿。

    在浩瀚宇宙中,人是如此渺小而又如此偉大。千百年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人”的思考,從未停止過對夢想的追求,從未停止過與“心魔”的搏鬥,從未停止過對人格健全、精神圓滿的企盼。

    很多年前,一個中國獨腿小男孩一次次單足蹦著躍過支架上的木棍,沒有教練,沒有場地,甚至沒有墊子--橫桿下,只是一堆泡沫塑料。後來,他開始接受專業訓練,1996年,他在亞特蘭大殘奧會上單腿跳過了1米92,一時震驚世界。這個人名叫侯斌,三屆殘奧會金牌得主,北京殘奧會全球形象大使,9月6日晚上,他再一次讓全世界震撼:憑藉一根繩子,他竭力攀登39米,點燃北京殘奧會主火炬。

    這是無數人為之熱淚盈眶的時刻,侯斌代表了所有跌入厄運之中然而並不屈服的殘疾人,心存光明,自強不息,從命運的黑暗中掙扎出來。

    在自己新近出版的《什麼造就了殘奧冠軍》一書中,侯斌這樣寫道:“在我心裏有一處陰陽交界之門緊緊封閉著,那扇門鎖不上,這常常讓我感覺自己像在恐怖片裏一樣地活著,每天拼命訓練、鑽研,日行慈善,用滿滿的一切來戰勝這些恐懼,證明自己有生命力。”

    恐懼、孤獨、絕望……健全人很難理解一個殘疾人遭遇身體殘缺時的深切痛苦,而他們從命運的黑暗中攀爬出來、完成精神,又要付出何等的艱辛!

    北京殘奧會,讓世界看到了殘疾人的意志與勇氣,看到了生命的尊嚴與價值,看到了殘缺身軀無法掩蓋的精神的強健。

    38歲的朱建輝是一個重度腦癱患者,如果不是體育,他不可能離開福利院出來參加硬地滾球的訓練,並代表中國隊出現在北京殘奧會賽場上。中秋節這一天,他吃到了月餅。記者問他味道好不好,他豎起了大拇指。教練楊森説:朱建輝不會説話,只會用豎大拇指與小手指頭來表示“好”、“壞”。

    楊森説,參加體育訓練後,朱建輝變化太大了,身體靈活性與穩定度大幅提高,接觸社會多了,人也變得開朗多了,不像以前那樣內向與自卑。

    對殘疾人來説,體育,如此充滿魔力,讓他們健康,讓他們自信,讓他們融入社會,體育,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這是超越軀體殘缺的圓滿生命。

    在中國殘疾人體育剛剛開始的年代,條件艱苦,社會又存偏見,但他們並沒有放棄。曾經有一位不知名的盲人運動員,烈日炎炎下,他站在田地裏,用借來的鉛球練習投擲,他自己無法撿球,只能由年邁的老父顫巍巍地在烈日下往返,每當他投得更遠些,老父親便走得更遠些……

    如今,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已得到長足發展,並在雅典奧運會上躍居金牌榜首位。但是,在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史上,將永遠鐫刻著這位盲人選手與他的老父親的畫面。

    這輪明月,屬於自強不息的殘疾人。

    殘健同行 眾樂樂無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輪明月,普照天下,可以讓分散在千里萬里之外的人們,心意相通,彼此祝福;一輪明月,普照心間,可以讓互不理解、存在代溝的人們,打破心理障礙,融為一體。

    中秋之夜,萬家團圓之時,但參加北京殘奧會的殘疾人運動員與為他們服務的工作人員,無法與家人團聚,但是在殘奧會這個共同的“家”裏,殘疾人、健全人成為一家人,共寫一個圓滿的“人”字。

    領跑員的默契,讓盲人田徑選手在跑道上飛奔;志願者的微笑,讓殘疾人運動員始終保持好心情;觀眾的熱烈掌聲,讓賽場的每個人都深受鼓勵、心情激動……正是健全人與殘疾人共同努力,才使得北京殘奧會精彩紛呈、感動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劃分“我們”與“他們”的標準,比如貧富、民族、宗教、語言……如果沒有殘奧會,人們很難意識到還有“健全人”與“殘疾人”之分;同樣,如果沒有殘奧會,“健全人”與“殘疾人”也不可能如此融合,最後歸於一個共同的“我們”。

    殘疾與人類歷史相伴。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殘疾現象並不為社會公眾所理解與寬容,殘疾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悲慘求存,他們的命運,猶如當年盲人阿炳在《二泉映月》透出來的極度悲愴。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月依舊,世事滄桑。僅僅在二十多年前,中國殘疾人還被稱作“殘廢人”。從“殘廢人”到“殘疾人”,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改變的,不僅僅是稱呼。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殘疾人命運得以改觀,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殘疾人命運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無論是政策設計、就業安置、社會保障,還是公眾心態的變化,佔中國人口的6.34%的8300多萬殘疾人,正在切身感受國家經濟大發展以後隨之而來的人文進步。

    中秋這一天,北京城裏瀰漫著濃濃的中秋味道,與殘奧會賽場內外濃烈的奧運氣息,交織在一起;在全國各地,都開展了向殘疾人送愛心活動。

    這輪明月,普照四川地震災區,這片曾經瘡痍滿目的土地,正因為愛心而充滿希望。許多人因為地震而致殘,但他們並不孤獨,北京奧運冠軍來了,姚明來了……參加北京殘奧會的一些優秀運動員,更以自身經歷來鼓勵災區人民。在汶川大地震發生4個月後的9月12日,完全生活在黑暗中的李端奪得了北京殘奧會男子F11級三級跳遠冠軍,他説,他要把殘奧會金牌帶去四川,讓那些在災難中致殘的人們摸摸“金鑲玉”,感受生命的力量!

    在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來自地震重災區北川的折翅“小天鵝”李月坐在輪椅上起舞,伴舞者則在手上穿上舞鞋,當作李月的“腿”。這一刻,世界看到了中國燦爛的人性光輝。

    這輪明月,屬於共克時艱、迎接輝煌的中國人!

    四海一家 天涯共此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之夜,北京殘奧村網吧,工作人員胡琳教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用漢語念這首中國古詩。

    網吧裏充滿了中秋的節日味道:電腦桌面全部換成了喜慶的中秋畫面;四處懸挂一盞盞小巧的紅色宮燈;北京傳統手工藝兔兒爺琳瑯滿目;外國運動員、教練員和他們的家屬簇擁在一個小桌子前,開心地等待著中國的書法家在一個個紅燈籠上寫上他們的漢語名字……

    胡琳給外國運動員講兔兒爺的傳説:“古代有一年中秋,發生了瘟疫,月亮裏的玉兔就下凡到人間,派藥施救,人們為了感謝兔兒爺,就塑像紀念。兔兒爺,代表中國人對平安、健康的祈禱與祝福。”外國運動員聽得津津有味,對贈送的“兔兒爺”愛不釋手。

    胡琳説,無論是奧運會還是殘奧會,世界各國的運動員都對中國文化充滿興趣。9月10日教師節時,中國志願者在折扇上給外國運動員寫上他們的漢語名字,並教他們讀《論語》。

    北京殘奧村新聞發言人鄧亞萍説,殘奧村也是“世界村”,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都渴望在這裡了解並尊重彼此的文化和習俗。恰逢中秋傳統節在殘奧會舉辦期間來臨,“我們也很願意本著平和的心態,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無論是北京奧運會還是北京殘奧會,都在北京給世界各民族之間提供了一個對話、交流、溝通的盛大節日,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在此完成了激情對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經濟建設的奇跡,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如果説,2007年10月中國首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顯示了一個大國的經濟自信,那麼,同一年底,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傳統佳節確定為全國法定假日,彰顯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中國長卷”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中華燦爛文明,令世界驚艷;北京殘奧會上,與其“美麗邂逅”的中秋節,則讓四海賓朋,為寓意團結、團圓夢想的中秋節而心感溫暖。

    人類如果沒有夢想,世界將會變成怎樣?自從有人類歷史,戰爭、流血、欺騙、謊言、疾病、饑餓就像影子一樣纏上了這個世界。人類活下去的勇氣來自於,不管在什麼樣的黑暗和艱難中,從來都不能停止追求和平、真愛、誠實、健康、富足的夢想的步伐。

    跟奧運會一樣,殘奧會其實也是因反戰而生--當初設立殘奧會之起源,就為二戰傷殘老兵通過體育實現康復與融入社會。現在,我們共處的這個世界,仍然無法擺脫戰爭的陰影,在北京殘奧會上,一些參賽運動員,就是因為戰爭而致殘……

    無論是殘奧,還是中秋,不同種族創造的燦爛文化成果,如今越來越讓全世界人民——不分膚色、不分語言、不分國度——共享。

    世界雖然殘破,但人類夢想,猶如仰望這輪明月,盼團圓、祈平安,渴求生命圓滿,不會有戰爭與暴力,將生命從渴望團聚的親人身邊奪走。

    “隔千里兮共明月。”中秋之夜,不論千里萬里,北京殘奧會讓世界見證:同一輪明月、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這一輪明月,屬於我們共處的這個世界!

 
 
 相關鏈結
·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是世界的奧運會
· 北京舉辦奧運會 實踐“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迎五洲健兒擁抱四海賓朋
·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大型主題展覽在京開幕
· 大型主題展"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8月1日開幕
· 主題口號:“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