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實時報道:北京殘奧會閉幕式結束 聖火禮花表演開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快訊:北京殘奧會閉幕式儀式前表演開始。

閉幕式前的“鳥巢”全景。新華社記者 杜華舉 攝

    新華社快訊:各代表團運動員入場。

各代表團在閉幕式前入場。 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這是中國代表團成員在閉幕式前合影留念。 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新華社快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入場。

    新華社快訊:北京殘奧會閉幕式倒計時開始。

    新華社快訊:北京殘奧會閉幕式開始。  

    新華社快訊: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9月17日,北京2008年殘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新華社快訊:各代表團旗幟入場。      

這是各代表團旗幟入場。新華社記者 王雷 攝

    新華社快訊:頑強拼搏獎頒獎儀式開始。  

 

這是頒發頑強拼搏獎。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國際殘奧委運動員委員會新當選委員向殘奧會志願者獻花

9月17日,志願者代表在閉幕式上接受獻花。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錢榮、汪涌)17日晚,在北京殘奧會閉幕式上,國際殘奧委新當選的運動員委員會委員向12位志願者代表獻上鮮花,以表達所有參賽運動員對北京殘奧會志願者無私奉獻的感謝。

    當12位志願者代表微笑著走向“鳥巢”中央,接過委員們獻上的鮮花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北京殘奧會有100多萬志願者投入服務,其中賽會志願者4.4萬人,城市誌願者100萬人,拉拉隊志願者20萬人,是歷屆殘奧會志願者人數最多的一屆。殘奧會期間,他們在賽事組織、安全保衛、交通保障、媒體服務、城市運行等各個領域提供服務,並開展各類扶殘、助殘活動,用微笑傳播愛心的種子。

    志願者們熱情、真誠、良好的服務,不僅確保了賽事的正常運行,也贏得了官員、運動員、媒體和觀眾的廣泛讚譽。

    來北京考察的俄羅斯索契奧組委志願項目主任嘉麗娜甚至表示:“希望北京奧組委將擁有的經驗和知識與我們一起分享。希望在索契冬奧會的賽場邊能夠看到中國志願者的身影。”

    國際殘奧委戰略項目主任瑞格斯和國際殘奧委無障礙設施專家莫裏斯也認為,北京殘奧會志願者表現非常優秀,北京實現了兩個奧運同樣精彩。

    而這12位接受獻花的志願者正是他們中的突出代表。其中包括9名賽會志願者、1名城市誌願者、1名社會志願者和1名拉拉隊志願者。

    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張鴻祺是奧體中心體育館醫療賽會志願者。今年汶川大地震後的第二天,他作為隊長帶領宣武醫院醫療隊戰鬥在抗震前線。在四川綿陽,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在六級余震的情況下堅持完成手術,受到傷員及當地醫務工作者的高度讚揚。從災區回來後,他又滿腔熱情地投入奧運和殘奧醫療保障工作中。

    在外企工作的滕魯寧是一名城市誌願者,從2007年起,她就開始參加城市誌願服務站點的服務。殘奧會之前,她摸清了所在站點附近每個盲道的大小和位置,設計製作了北京市城市誌願服務站點首張“盲道圖”作為志願者培訓材料,以提升服務殘疾人的能力,受到了廣泛好評。這位25歲的女孩告訴記者:“從志願服務工作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參與志願服務,代表著我的生活方式,將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江李麗珠是一位加拿大華僑,也是12位志願者中年齡最大的,已有25年志願者經歷,曾參加過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志願服務。她説:“在北京當志願者很自豪,作為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志願者的代表,能夠接受委員獻花,是我志願者生涯的最高峰。”

    她還表示,向志願者獻花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志願者服務將對中國的志願者服務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這對整個社會來説是一種感染和教育,今後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服務於社會,這也是志願者服務發揮到一個理想程度的標誌”。

    作為大學生志願者的代表,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王路鈞和北京體育大學的洪磊都表示,能夠接受獻花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幸運,“光榮屬於所有志願者,我們將用自己所學的專業,服務於更多的社會活動”。

    新華社快訊:文藝表演《給未來的信》開始。

這是閉幕式上的文藝表演給未來的信。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這是閉幕式上的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給未來的信》──北京2008年殘奧會閉幕式執行總導演張繼鋼專訪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汪涌)北京2008年殘奧會閉幕式舉行前,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副總導演、北京殘奧會閉幕式執行總導演張繼鋼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全面闡釋了殘奧會閉幕式的主題和表現形式。

    新華社記者:北京殘奧會閉幕式為何選擇《給未來的信》作為整個節目的名稱?

    張繼鋼:閉幕式整個晚上都在“寫”這封信。無論是唱的歌,跳的舞,都是圍繞這一主軸進行。在藝術手法上,我們選擇用童話般的風格來表現,這是因為閉幕式同殘奧會開幕式是一個整體,開幕式也是童話風格。

    《給未來的信》文藝表演是一部運用現代藝術與民族傳統藝術相結合的表現形式,由2000余名演員與全場觀眾、運動員共同完成的,具有濃郁時代特徵的藝術作品。六個章節以《給未來的信》作為整體結構,體現自然、純凈、親切、溫暖的藝術風格,結合繪畫與雕塑藝術的視覺語言,書寫殘健同行、和諧共存的美好願景,以此表現出向著最美好的夢想奔跑,永不放棄的主題。

    文藝表演以北京的香山紅葉作為藝術形象貫穿始終,運用獨特的藝術手段,在《給未來的信》中,向全世界殘疾人朋友們送去中國人民最誠摯的祝福:自強不息,收穫幸福。

    新華社記者:奧運會開幕式選擇了畫卷,閉幕式選擇了記憶之樹,殘奧會開幕式選擇了白玉盤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殘奧會閉幕式的主要載體是什麼?

    張繼鋼:具體的載體就是"明信片",大型的紀實性藝術行為。專門為9月17日晚的北京殘奧會閉幕式設計的絕版明信片,也是孤版。郵戳也是專門為這一天設計的,發出的地址是"鳥巢"。觀眾17日晚走進"鳥巢",就會發現有不少的郵筒在場內,“郵遞員”把觀眾們寫上寄語的明信片收回,放到郵筒中,郵政部門將在節目結束後,接收全部郵件,並將在18日正式投遞。這個創意,顯示我們不是空洞的創意,而是附載了實際的內容,寫給當世的紀念,一種寄託,一種祝福,給明天、給未來。

    新華社記者:《給未來的信》中鮮花綻放的"草坪"的創意過程是怎樣的?

    張繼鋼:這是我們這個團隊交出的最後一份答卷。創意在一年多前確定。我們在殘奧會閉幕式上一直在考慮,如何充分將"鳥巢"這種氣勢恢弘的建築的各種重要元素融入開閉幕式中。從"鳥巢"頂上燃放焰火的效果,到李寧點燃奧運會主火炬塔時使用的"鳥巢"頂部的"碗邊",再到"鳥巢"內的巨大"草坪"。當我們最初出現"草坪"這一靈感時,相當的激動。我曾經在歐洲出訪演出時,在比利時的一個城市廣場,目睹過這樣一幕,廣場擺滿了鮮花,旁邊有音樂家在演奏交響樂,四週許多人在露天咖啡館愜意地喝著咖啡聊著天。這一個場景,給了我們創作的靈感。

    一大片草坪上鮮花綻放的場面很動人。我們的草坪上,像魔術一樣,層林盡染。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作為大型廣場藝術表演來説,一定要有視覺上帶來震撼的奇觀。

    新華社記者:在閉幕式上,香山紅葉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這樣創意的目的是什麼?

    張繼鋼:香山紅葉是北京的象徵之一。香山紅葉以其優美的造型、斑斕的色彩聞名。黃桷樹是香山品種最多的紅葉樹種,栽種歷史悠久。在《香山紅葉》章節中,紅葉成了獨特的藝術形象,我們從"鳥巢"頂部撒下60多萬片紅葉,持續5分鐘時間,不間斷飄灑,形成藝術景觀,蘊含著深情、祝福和祈盼,代表著中國人民及北京人民,對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朋友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與誠摯的祝福。

    60多萬片香山紅葉,我們都是選用環保材料製成,經過了多次試驗,整體效果令人滿意。

    新華社記者:奧運會閉幕式上用卷畫軸的方式熄滅聖火的創意十分感人,殘奧會聖火熄滅的方式有什麼創意?

    張繼鋼:殘奧會聖火熄滅原來的方案是讓一位盲人熄滅聖火,表現"光明永在心間"的意境。這個創意一直堅挺到閉幕式前十余天,但隨著殘奧會的進程,隨著我們對殘奧會精神的理解的深入,我們感到這個熄滅聖火的時刻並不僅僅標誌著殘奧會的落幕,而是整個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畫上一個句號,七年精心準備"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圓滿地結束。因此,殘奧會聖火的熄滅不同於奧運會閉幕式上的聖火熄滅,意義更為特別。

    經過大家的反復研究,最後商定選擇了新的聖火熄滅方式替代十幾天前還在準備的那一個方案。現在是選擇一位聾人小女孩用手語的方式,在與聖火交流的過程中,聖火緩緩熄滅。

    新華社記者:承擔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四個儀式已有兩年多的時間,這一光榮的任務即將在9月17日畫上句號,如何評價這一特殊的經歷?

    張繼鋼:我個人這兩年多的時間,雖然很累,但收穫豐碩。以前不熟悉張藝謀,而這次張藝謀在我們奧運會開閉幕式創作團隊中作為帶頭人,帶領我、陳維亞、蔡國強等藝術家,這樣朝夕相處了兩年多的時間,進行如此密切的合作,本身就是巨大的收穫。

    我們共同承擔這一光榮而艱巨任務的那種責任感,進行"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藝術探索,通過奧運會開閉幕式錶現了中華文明的悠久和燦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展現在全世界面前。而通過殘奧會開閉幕式,我們則展示了人性的光輝。這四個儀式完整地展示了當代的中國,這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很輝煌。

    新華社記者:奧運會和殘奧會四個儀式有哪些亮點讓你自己難以忘懷?

    張繼鋼:奧運會開幕式上就有不少令人難以忘懷的創意。來自全世界最優秀的上萬名運動員們共同完成的那幅畫卷,色彩斑斕。“擊缶”的倒計時方式、焰火“大腳印”;閉幕式上的"記憶之樹";殘奧會開幕式“白玉盤”主舞臺上翻動的"四季"、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聾人手語舞蹈《星星你好》、殘奧會閉幕式上的"草坪"和“紅葉”等,都是我們的得意之作。

    應當説,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的成功,給了我們巨大的壓力。雅典奧運會開幕式藝術家們在體育場內“製造”的“愛琴海”,那種高水平的構思真是不太容易“對付”。

    不過,我們的"草坪"、童話、LED、白玉盤、記憶之樹、焰火等,從空中到地面,從創意到實踐,也佔領了不少制高點,我想,這也給未來承擔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的藝術家們留下了不小的挑戰。

    新華社快訊:文藝表演第一節《香山紅葉》開始。

這是閉幕式上的文藝表演《香山紅葉》。新華社記者 杜華舉 攝

    《香山紅葉》表演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北京香山的紅葉,以其造型優美、色彩絢麗而著稱,是中國首都北京的風景名勝之一。在這個節目中,飄落的紅葉成為獨特的藝術形象,代表中國及北京人民,對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與誠摯的祝福。

    數百名演員匯聚起來,鑲邊成為一個巨大的信封。今天在北京的這次代表全人類的聚會,以《給未來的信》的藝術形式貫穿整場演出。

    新華社快訊:文藝表演第二節《播種》開始。

    《播種》表演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布娃娃”們伸手摘下天上的“星星”,把它們播種在草地上。滿天繁星從天空墜落……

    通過節目中卡通娃娃在宇宙天穹中播種光明的藝術形象,展示各國和地區殘疾人運動員以頑強拼搏的精神,播種著奧林匹克的種子,從而表達他們與健全人同屬一個世界、共求一個夢想的美好追求。

    新華社快訊:文藝表演第三節《澆灌》開始。

    《澆灌》表演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少女們組成的河流“流”入草地,翩翩起舞,滿地鮮花盛開……

    中國人把黃河與長江比作母親,足見這個民族與大自然的和諧,以及與水的親融之情。今晚,也將有一條美麗的“河”流入表演現場,流淌在綠草地上,澆灌我們共同播種的夢想與希望,體現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

       殘疾人演員向星光許下願望 用笛聲寄託夢想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葉鋒 汪涌)在北京殘奧會閉幕式的舞臺上,參加文藝表演的殘疾人演員總能吸引全場的目光。他們向星光許下願望,用笛聲寄託夢想,並充分享受收穫的喜悅。

    漫天紅葉從“鳥巢”上空灑落,隨著八音盒的音樂節奏,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布娃娃”們,邁著卡通人物的步履,跟隨一位老人進入草坪中央。這是一群盲童。他們仿佛是來到了宇宙的天穹中,能夠看見滿天的星星。孩子們欣喜地摘下天幕上的一顆顆星星,播種在大地上,成為他們永遠的光明。

    當其中一位盲童摘下天空中那顆最大最明亮的星星時,草地上巨大的信封閃爍出一片五彩的光芒。孩子們把他們的夢想和希望,載入到給未來的信中,如同播下一粒粒晶瑩的種子。

    隨著音樂的變化,志願者們將分佈在草地上四週的椅子搬到草地中央,均勻散佈在草地上,一群“銅雕人”在椅子上若有所思……在音樂聲中,168名髮絲樹冠少女神情高貴典雅,款款走入,如同一條河流,流淌在綠地上,在那些排列整齊的銅雕人群中像清泉般流動、澆灌,長椅上的雕塑人物隨之漸漸活動起來。

    這時候,一陣清脆的竹笛聲,打破寧靜,穿過晨霧繚繞的田野……一位盲人站在70多名銅雕人組成的太陽造型中吹起笛子,草坪上的太陽造型隨之緩緩起伏,36萬朵鮮花在草地上綻放。一會兒,銅雕人群組成的“太陽”溶化了,他們在空曠的綠草地上,卷出一道道收割後的金燦燦的“麥茬地”,形成一堆堆金黃色的“草垛”。

    這位盲人名叫毛笛,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一位青年演員,他常與在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彈奏鋼琴的盲人金元輝同臺演出。

    太陽的溫暖和牧童的短笛交織,田園詩般的舞蹈和音樂展現出在豐收的田野中收穫的愉悅。這溫馨、親切的場景,寓意著殘疾人付出他們的努力和艱辛後,充分享受著人與大自然“和諧”所賦予的快樂。

    《收穫》表演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在以人體組成的“太陽”中,盲人演員吹響牧笛,營造出田園詩般的意境,展現出在田野中收穫時的愉悅。

    吹奏笛子的盲人,用他的音樂來表現奧林匹克精神,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新華社快訊:文藝表演第五節《歡慶》開始。

    《歡慶》表演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一百多名男、女演員在草坪上舞蹈,用盛大的儀式歡慶豐收。

    這個節目用特殊的表演形式錶現殘疾人與健全人在奧林匹克運動與社會生活中享有平等權利,共享奧林匹克運動的歡樂與友誼、共享人類文明的成果。

    新華社快訊:文藝表演第六節《寄往未來》開始。

    新華社快訊: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致辭。

    新華社快訊: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宣佈北京2008年殘奧會閉幕。

    新華社快訊:奏英國國歌,升英國國旗。

    新華社快訊:降國際殘奧委會會旗。

    新華社快訊: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和倫敦市市長約翰遜上場。

    新華社快訊:國際殘奧委會會旗交接儀式開始。

    “倫敦8分鐘”下篇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黃傑 汪涌)在17日北京殘奧會的閉幕式上,“倫敦8分鐘”終於完整地向世人展現出其全貌。

    在15日淩晨,“鳥巢”內舉行了閉幕式之前唯一一次的聯排。而在這次聯排上,倫敦奧組委承擔“8分鐘”這一活動的創意團隊僅僅派出了技術保障人員,公交巴士、演員等“主角”均沒有出現在現場。整個運行團隊在位於北京郊區大興的一個訓練基地進行秘密訓練,放棄了參與預演的唯一一次機會。在之前的採訪中,倫敦運行團隊也為這次8分鐘的細節打了“埋伏”。

    直到閉幕式上,人們才真正得以一覽“倫敦8分鐘”的“終極全景”。

    體育改變年輕人

    作為奧運會閉幕式上倫敦8分鐘的下篇,殘奧會閉幕式的這個8分鐘依然選擇公交巴士這樣一個倫敦人十分熟悉的形象作為主要元素。與奧運會閉幕式不同的是,巴士直接以“花瓣”的形狀駛入了鳥巢。

    巴士的頂層樹立著倫敦特拉法加廣場上著名的尼爾森勳爵紀念柱,他是英國最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之一,他的雕像是倫敦的標誌性景觀,同時尼爾森的殘疾也進一步點出了殘奧會的特點。在車廂的兩側,來自英國動物園部族(Zoo NAtion)街舞組合和坎兜口(CandoCo)舞蹈團的年輕舞蹈家們隨著大巴的前進表演著舞蹈。

    動物園部族在英國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而坎兜口舞蹈團由肢殘和健全舞蹈家共同組成。倫敦奧組委文化、開閉幕式及教育總監比·莫裏斯在16日表示,通過動物園部族和坎兜口舞蹈團以及英國殘疾人運動員的表演,他們希望能夠展示出體育與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絡。

    “我們希望重點展示的是青年一代的活力。我們選擇的演員都很年輕,有前途。”莫裏斯説。

    當巴士行駛到主席臺前時,隨著大巴內升降梯的緩緩升起,女鼓手切麗絲·奧塞開始演奏音樂。“尼爾森”勳爵戴上墨鏡,拿起自己的吉他,進入到樂隊的演奏中。他的扮演者正是和奧塞同為英國新一代音樂人代表的薩姆·赫耶迪斯。

    把兩個奧運都帶回倫敦

    1948年,二戰中負傷的士兵在英國倫敦的斯托克·曼德維爾醫院舉行了射箭比賽,而這正是殘奧會的起源。因此,閉幕式上殘奧會主辦權的交接,也標誌著殘奧會“回家”了。

    在舞蹈表演的高潮時,英國人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下午茶”習慣。一名演員推出裝滿了茶點的小車,正在載歌載舞表演的年輕演員們紛紛“品嘗起”下午茶的糕點。隨著演出逐漸達到最高潮,大巴也逐漸由“花瓣”的狀態折疊起來,車廂尾部組成了倫敦2012年殘奧會的標誌。

    全體演員聚集到巴士前面,巴士開始踏上歸途。一名舞者高舉雨傘走在隊伍最前面,緊跟在他身後的是倫敦申辦2012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曾獲得殘奧會獎牌的輪椅籃球選手阿·阿德皮坦,和9歲的殘疾人運動員加·皮肯。整個隊伍引領著巴士向著“回家”的路駛去。

    “如果説奧運會閉幕式上我們的8分鐘錶演,呈現出從倫敦開抵北京的信息的話,那麼這個8分鐘則明確地表達出,奧運會和殘奧會正式進入倫敦時間。”倫敦開閉幕式總指揮格林説。“我們的‘巴士’就要啟程返回倫敦,希望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能夠給全世界帶來同樣的精彩。”

    新華社快訊:北京殘奧會聖火熄滅。

這是閉幕式上主火炬熄滅時的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新華社快訊:北京殘奧會閉幕式結束。

    焰火北京述説“未來”——地球上空首次綻放焰火漢字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譚晶晶 汪涌)隨著一聲禮炮轟鳴,“鳥巢”夜空驚現兩個金光閃閃的焰火漢字——“未來”。千萬雙眼睛注視著一個五彩斑斕的焰火“信封”點亮奧林匹克殿堂,向未來訴説一個動人的東方傳奇。

    那一刻,掌聲不息,焰火漫天,擊缶歡歌,全場近十萬觀眾激情澎湃……

    17日晚,當殘奧會會旗徐徐降落,古老而現代的北京城再次以一台空前絕後的焰火盛宴,依依惜別這場精神與競技同樣精彩的體育盛宴。

    火樹銀花幻亦真

    晚上8時整,燈光漸暗,數百發焰火劃破“鳥巢”夜空,一曲激昂歡快的樂曲拉開閉幕式序幕。浩瀚夜空中,“垂柳”依依,“麥浪”滾滾,“繁星”點點——萬千煙火將全場觀眾和運動員帶入一派四季輪迴、大地豐收的景象。

    上萬束“柳條”、“蒲公英”、“落葉”、“雪松”直衝雲霄,一排排紅、綠、金、銀四色“羅馬燭光”煙花同時迸射。璀璨奪目的焰火表演與文藝晚會交相輝映,把奧林匹克帶來的喜悅傳遞給全世界。

    當殘奧會旗徐徐降落,“鳥巢”上空剎那間綻放出兩個清晰的金色漢字——“未來”。緊接著,銀色的英文單詞“FUTURE”(“未來”之意)和一個五彩斑斕的焰火“信封”點亮夜空,娓娓訴説著這個古老而現代之都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這是地球的天空中首次用焰火打出漢字。這個意味深長的結束語,預示著北京的金色未來,以及奧林匹克的美好前景。”製造這場焰火盛宴的“魔術師”蔡國強説。

    21時22分,殘奧會聖火緩緩熄滅。禮炮轟鳴,一束束金色“楊柳”騰上夜空,在天幕中變幻出“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迷人景觀。一朵朵金光閃閃的“錦冠”在夜空中錯落有致,灑下萬道光芒;垂挂的“楊柳”在夜空中編織出一個個璀璨的光環,化作繁星點點,將夜空點綴成五光十色的仙境。

    長達90秒的“錦冠”焰火伴隨著經久不息的鞭炮雷鳴,將這個激情燃燒的記憶永遠定格。歷史將永遠銘記這輝煌的一刻,這一刻屬於光榮的奧林匹克,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世界人民。

    焰火、音樂、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將閉幕式氣氛推向高潮。運動員們在北京秋涼的溫馨中相互擁抱,揮手作別。

    “閉幕式焰火與文藝表演相輝映,著重展現的是大自然、植物、豐收和輪迴不息。我們利用傳統焰火的各式各樣花草造型謳歌大自然的魅力、生生不息的美好四季與豐收景象。”擔綱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視覺特效藝術總設計的蔡國強説。

    焰火盛況開創視覺景觀新思維

    當巨大的“腳印”穿城而過之際,當“夢幻五環”在“鳥巢”上空升起之時,當2008張“笑臉”綻放夜空之刻,當“銀色瀑布”垂下“鳥巢”碗口之瞬,任何語言都變得蒼白。

    在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上,一幅幅萬紫千紅的“火藥畫卷”,讓晚裝的中國驚艷世界。這個一千多年前發明了火藥的國度,用“焰火語言” 向全人類講述自己獨特的文明和價值理念,創造了世界焰火史上一個個嘆為觀止的奇跡。

    “焰火表演成為四個儀式上最大的看點之一,堪稱‘地球上規模最大的焰火盛況’。”蜚聲海內外的蔡國強説,焰火設計除了充分發揮其創造慶典氣氛的傳統,還首次與儀式主題及文藝表演緊密融合,場內與場外相輝映,為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盛典創造出一個個重要的經典瞬間。

    據他介紹,四個儀式焰火設計各有側重:奧運開幕式焰火造型融入了奧林匹克符號、形象和寓意,著重表現神聖、神奇和輝煌燦爛;閉幕式突出活力、狂歡、四海一家,用燦爛的焰火圓圈宣告奧運會的圓滿結束;殘奧會開幕式著重表現宇宙、光明、生命和時空旅行,用夢幻般繁星焰火表現星光燦爛的浩瀚宇宙;閉幕式則突出的是四季輪迴和大自然的豐收景象。

    這位被西方媒體稱作“玩火藝術家”的泉州旅美大師,為四個儀式的焰火表現絞盡腦汁,準備了整整三年。“我們團隊九成的會議是在挖空心思想好的創意和表現手法。我們重新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比如大腳印、畫卷等,結合許多西方現代藝術手段表達出來,令人震撼。”

    四個儀式上共用了63萬多發禮花彈和特效與組合煙花,在整個北京城70多個燃放陣地競相吐艷,營造出氣勢恢宏的空前景觀。在注重視覺衝擊的同時,焰火表演還在環保技術上取得不少突破。膛壓發射系統、芯片造型彈及微煙、無煙火藥等世界前沿科技成果的運用,大大減少了焰火燃放後的煙塵污染。

    “整個焰火設計開拓了盛典會場的新規模,這個創作過程對我未來的創作影響巨大,”蔡國強説。他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火藥創作作品,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被視為當代藝術領域最受矚目和最具開拓性的藝術家之一。

    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展示“天人合一”,用激情創意的焰火譜寫奧林匹克的盛世華章——四場震撼人心的焰火盛宴永遠留在全世界觀眾的記憶深處,也為今後的焰火表演開創了視覺景觀新思維。   

這是殘奧會聖火熄滅後燃放的焰火。新華社記者 王雷 攝

    曲終情不散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吳俊寬 張寒 李嘉)2008年9月17日是一個依依惜別的日子。在這一天,北京“鳥巢”上空熊熊燃燒了12天的殘奧聖火緩緩熄滅。天空中綻放的煙火依然絢爛,場地裏舞動的身影也依舊輕盈,但是歡快的氣氛中卻總是夾帶著那麼一絲淡淡的感傷,為了即將分別的相聚,也為了即將遠離的朋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別了,我的崗位

    儘管在北京殘奧會的閉幕式上,12名賽會志願者代表手捧鮮花,接受了現場九萬多名觀眾的歡呼和掌聲。但是還有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熱情。他們的工作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他們就像一顆顆敬業的螺絲釘。正是他們恪盡職守、任勞任怨的工作才保證了北京殘奧會圓滿、順利地舉行。

    法國運動員在閉幕式上打出了“謝謝你們志願者,我們愛你!”的標語,也許是對志願者們辛勤付出的最好褒揚。即將告別自己熟悉而鍾愛的工作崗位,即將離開結下深厚友誼的同伴,志願者們的心中也是説不盡的不捨。

    呂妍和邵開愚都是國家體育場文字工作間的志願者。她們從四月份的田徑測試賽開始就一直在“鳥巢”服務,作為北京大學的學生,她們既要做好服務工作,又要兼顧學業,有時甚至要白天值班晚上寫論文、準備考試。17日上午有馬拉松的比賽,她們16日一天都在天安門馬拉松起跑點搭記者工作間的大棚,一直工作了一個通宵。

    “今晚之後‘鳥巢’就不是我們的了,現在天安門已經不是我們的了。”率真可愛的呂妍已經把她們所有工作過的地方都當作自己的了。“打從四月份開始我們就在‘鳥巢’了,工作間除了墻不是我們砌的,算得上是我們手把手搭起來的,感覺上我們就是這裡的主人。現在忽然要離開,心裏當然不好受,這會兒大夥兒都不敢想閉幕式結束後會怎樣。”

    邵開愚也説:“殘奧會閉幕意味著志願者工作的結束,‘鳥巢’的門要向我們關閉了。感覺就像忽然不讓你回家了,要回家就得買票,買票進來還不是當年的感覺。畢業離開學校都沒這麼難受,至少知道學校隨時可以回去,老師始終在那裏,現在感覺好恐慌。至於殘奧會之後會不會失落,我不敢想。幾百號人,就怕有人帶頭,一個人哭肯定大家都哭了。”

    別了,殘奧會

    殘奧會結束,感到失落的不單單是志願者和工作人員,關注殘奧會、報道殘奧會的普通觀眾和媒體工作者們同樣感到悵然若失。

    17日晚,來到鳥巢現場觀看閉幕式的席紅敏、席紅榕姐妹告訴記者,殘奧會這麼快就結束了,她們心裏特別捨不得,覺得比賽還沒看夠。她們表示,觀看殘奧會和觀看奧運會的感受很不同,看奧運會的時候關心更多的是賽事本身,關心誰得了金牌。而在看殘奧會的時候,她們則是更加關注自強不息的運動員,想知道他們背後的故事,為他們的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所感動。

    席紅敏:“在關注北京殘奧會的同時,我們對殘疾人的認識也有了變化。從前不知道他們能夠做這麼多事情,甚至比健全人還有力量,還有速度,他們的精神也更加激勵我們。”

    保羅·迪克森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工作人員,完整地參與了北京殘奧會的報道。他説:“北京殘奧會就這樣閉幕了,我感到很難過。 殘奧會是一個很精彩的賽事,除了比賽本身競爭激烈、運動員表現激動人心之外,殘奧會還更多地突出了殘疾人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以及健全人對於殘疾人的關愛。殘奧會雖然結束了,但殘奧會帶來的改變卻會永遠留在中國,人們對殘疾人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是最重要的。”

    “殘奧會通常在奧運會之後舉辦,於是有些人會覺得殘奧沒有奧運精彩,但是事實並非這樣。我親歷了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兩項賽事,我在國家體育場看到殘奧會每天的田徑比賽同樣是座無虛席。觀眾們都很熱情,非常激動,尤其是當中國選手奪牌,他們就會起立歡呼。明天我就要乘飛機回倫敦了,我感到很難過,也為北京人民感到難過,一切都要結束了,希望人們不會太失落。”

    別了,北京

    法國殘奧代表團成員梅安在接受採訪時説,對北京説再見,很難,當然會很難。北京殘奧會是她見過的最好的一屆,組織工作非常出色,志願者服務細緻入微,走到大街上,遇到的人們都熱情友好,城市也很漂亮,很傳統又很現代。

    的確,對於北京殘奧會的細緻有序的組織工作以及友好熱情的中國人民,大多數參賽運動員都是讚不絕口。南非短跑名將泰格霍·莫卡拉加迪在比賽期間就曾表示,如果他有選擇權,他還會選擇北京舉辦殘奧會。他説:“我在世界各地都參加過比賽,但是北京人民對於殘疾人運動的熱情卻是我從未見過的。”

    作為莫卡拉加迪的隊友,“刀鋒戰士”奧斯卡·皮斯托瑞斯也表示:“在這裡(北京)經歷的一切,我都會永遠銘記。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整個殘奧會間的每一個細節,看看殘奧村,看看體育場,各處都令殘疾人進出自由、行動便利,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服務更讓大家心裏都充滿快樂。友善的群眾,充滿熱情、激情洋溢。明天第一天“休假”,我要去長城,但北京可看的太多了,那麼多名勝古跡,我想最好的辦法是我專門抽出一週的時間,帶著女朋友和家人,在北京好好逛逛。”

    17日上午參加馬拉松比賽的瑞典輪椅運動員亨裏克·魯費爾也表示:“北京殘奧會給人留下的印象簡直太深刻了,不僅賽事組織有序,人們也是友善而禮貌。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觀眾為殘疾人運動員歡呼吶喊,這種感覺真的太棒了。這次北京之行將成為我終身難忘的記憶,有機會我還會回到北京的。”

 
 
 相關鏈結
· 克雷文眼中的北京殘奧會:感動的淚水·豐厚遺産
· 北京殘奧會閉幕式即將舉行
· 殘奧會留下什麼?—寫在北京2008年殘奧會閉幕之際
· 北京2008年殘奧會圓滿閉幕 胡錦濤出席|宴請貴賓
· 胡錦濤舉行宴會歡迎出席殘奧會閉幕式的國際貴賓
· 殘奧會開幕以來北京市紮實落實各項安保工作措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