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寧夏回族自治區整治環境在沙塵源頭構築綠色長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在沙塵源頭構築綠色長城——寧夏整治環境刷新山河主調

    新華社銀川9月19日電(新華社記者黃會清) 被環境保護部和中科院確定的我國沙塵暴源區之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在變身為阻擋風沙入侵祖國腹地的綠色長城。

    走過風沙肆虐的蒼茫,迎來綠進黃退的和諧。退耕還林、封山禁牧、防沙治沙、生態移民,寧夏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使全區森林覆蓋率不斷擴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塞上江南風景異”的新景象日漸展現在世人面前。

    今非昔比:綠肥黃瘦換新顏

    令人揪心的回憶永存在記者腦海:2002年春天,記者在寧夏風沙線上採訪,草原上不時浮現成堆的流沙,羊群在浮沙四起的草原上快速移動,荒原實在沒有什麼值得它們駐足留戀的東西。羊嘴緊貼著地面,哪怕是不足一厘米的草葉也不放過……

    因沙害,鹽池縣黎明村曾上演了舉村搬遷的一幕。當記者驅車駛過一個又一個沙障,來到這個被沙子掩埋的村落時,看到的只是一片片殘垣斷壁,眼前的景象讓我們無法想象這裡曾經六畜興旺,倒像一個古城遺址。

    在鹽池縣大水坑鎮柳條井自然村張連家中,這位老農談起沙害,黝黑的臉龐上顯露著無奈。2001年家裏30畝地僅收了500多公斤糧食;草原沙化沒草了,40只羊只好買草喂養。曾經收成良好的春麥,在風沙中不再有存活的機會。

    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上的鹽池、同心、海原、中衛等10個縣市區,土地面積佔全自治區的一半多,草原面積佔63%。這裡自然災害頻繁,土地荒漠化嚴重,也是我國沙塵暴源區之一。

    已經發生的歷史讓世人無不擔心:那一處處由水草豐美到荒漠一片的嬗變,那曾經因為風沙掩埋而舉村搬遷的辛酸,羅布泊的宿命是否終將也在寧夏上演?

    然而,今日行進在塞上大地,眼前一幕幕生動景觀如蒙太奇式的鏡頭向人們訴説著寧夏人抗擊沙漠化的綠色傳奇:被風沙掩埋的村莊又長起了沒膝的蒿草,公路上再也看不到一年四季忙碌作業的清沙車。“但聞風聲響,不見沙塵揚”成了新民謠。

    在衛星遙感圖上,則全面直觀地反映出寧夏生態好轉的美好畫卷,侵入草原的明沙消失了很多,寧夏山河的主色調正在由黃變綠……

    一個令人心動的權威數字是:寧夏沙漠化土地已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65萬平方公里,減少到1.18萬畝。當沙漠化正像地球癌症一樣吞噬人類綠色家園的時候,三面環沙、飽受風沙侵害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卻率先在全國實現沙漠化逆轉!

    刮目相看:綜合整治靚山川

    同樣的地理環境,同樣的氣候條件,緣何會有此魔術般的轉變?

    是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讓寧夏山川實現了綠肥黃瘦換新顏的進步。

    首先是常年堅持的防沙治沙工程像綠色長城一樣阻擋了沙魔的腳步。在寧夏鹽池縣,曾經有一個叫“一棵樹”的小村莊,這個小村莊只有一棵樹,只住著一戶人家,還有一望無際的毛烏素沙地。

    如今,這個村莊的滾滾沙漠已經蕩然無存,一棵樹變成了數萬棵樹。

    “一棵樹”的變化只是寧夏周邊沙漠生態環境得到巨大改善的縮影。經過數十年的抗爭,寧夏周邊沙漠漸漸地被植被鎖住,沙漠化的腳步被阻擋住了。

    早在50年前,寧夏人就在中衛市發明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方法,使包蘭鐵路成功穿越沙漠數十年安然無恙。經過了多年的傳承與創新,寧夏擁有了世界先進的成熟治沙技術。“五帶一體”固沙造林技術,“一水、二林、三田”等治沙方法,在寧夏的沙漠治理中發揮了顯著作用。

    其次是堅持政策驅動,推動防沙治沙健康發展。寧夏各地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堅持實行“誰造林誰所有、誰開發誰受益、允許繼承轉讓”的政策長期不變,同時,在稅收、信貸、貼息等方面實行優惠扶持政策,調動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參與治沙的積極性。

    目前,僅寧夏治沙面積在1500畝以上的企業就有60多家,投入資金近10億元,開發治理沙荒地30多萬畝。個體造林治沙戶已發展到14.7萬戶,共投入資金4.1億元,造林4.32萬公頃。

    更為重要的是,寧夏停止了新的人為破壞。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退耕還林和封山禁牧。今日行進在寧夏草原牧區,山上山下看不見白雲般浮動的羊群,但青青芳草卻茁壯生長。

    禁牧5年來,寧夏荒漠化土地面積凈減少23.3萬公頃。昔日的沙化草原上長出了茂密的植被,當地林業部門把草原防火當成了一項重要工作。在“乾旱山區溝連溝,黃土山像個和尚頭”的六盤山水土流失區,昔日山頭上被羊群踩出的鐵絲網一般的小道上長出了荒草。當地基層林業幹部感慨地説:“十年植樹造林趕不上一年封山禁牧。”

    在寧夏最早禁牧的賀蘭山區,15萬隻山羊已全部走出深山進圈舍。淺草不能沒馬蹄的地方又長出了沒膝的蒿草,漫山遍野的碧草綠水使綿延上百里的賀蘭山雄奇中又添秀美。來自賀蘭山林管局的調查表明,禁牧以後,灌木抽出了70公分的枝條,幼樹當年就能長1.7米,多年乾涸的溝道又出現了水,草的覆蓋度增加了30個百分點,達到了60%。

    數據顯示,寧夏于2000年啟動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截至2007年,寧夏完成退耕還林1189萬畝。8年來,國家累計撥付工程建設資金40.56億元,工程建設涉及了寧夏32萬農戶,153萬農民。

    寧夏退耕還林和退牧還草兩項工程的實施,有效地遏制了寧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趨勢。全區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8.4%上升到2006年的9.84%。2004年全區荒漠化監測,寧夏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比1999年減少了350萬畝和38.1萬畝。

    寧夏白芨灘林場場長、全國治沙英雄王有德説:“很多地方的沙漠入侵本來就是人為破壞生態形成的,過度放牧、開墾荒地是主因。如今,寧夏實施了全境禁牧,國家又推行退耕還林還草,這是寧夏生態好轉的必要條件。”根據環境保護部的全國生態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報告,去年寧夏生態環境改善幅度居全國第二位。

    寧夏林業廳科技處處長張浩説:“治理要推進,破壞被禁止,這才是標本兼治之策。”

    願景夢圓:重建秀美山川

    揭開寧夏久遠的歷史,開荒種地,過度放牧,一直沒有間斷對自然的掠奪式索取,陷入了人口增加--開墾--生態破壞--貧困--貧困人口增加的惡性循環之中。

    多少年的教訓讓人痛定思痛,看著被乾旱和沙漠吞噬的土地,一個核心問題為寧夏人逐漸所認識:在人口、糧食、土地、環境這個鏈條上,關鍵是怎樣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説到底是人與自然如何協調相處的問題。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寧夏人終於認識到,必須尊重客觀,順應自然,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保持生態、人口發展的良性循環。

    如何實現山川秀美的新寧夏?停止人類向大自然的掠奪式開發才是根本之策!

    在退耕還林、封山禁牧、防沙治沙等綜合措施不斷取得實效的時刻,寧夏人更加深遠地看到,在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最徹底的措施還是生態移民!

    今年3月,寧夏中部乾旱帶縣內生態移民工程在同心縣韋州鎮南門生態移民項目區正式啟動。工程預計至2011年共投資28.42億元人民幣,搬遷乾旱帶農民20.68萬人。

    據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介紹,移民工程涉及同心、海原、鹽池、西吉、原州、中衛6縣(區)37個鄉(鎮)185個行政村520個自然村,開發和調整土地71.15萬畝。移民區原有土地將基本退耕還草,用於生態恢復。

    過去寧夏人向大自然拼命地索取,為了生存而破壞生態。今天,寧夏人要改變與大自然的給予和索取關係,在新一代寧夏人的手上,正在誕生新的生態時代。

 
 
 相關鏈結
· 寫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之際:寧夏新跨越
· 寧夏輝煌50年:教育當以民為天——寧夏優先發展教育紀實
· 教育當以民為天——寧夏自治區優先發展教育紀實
· 寧夏崛起世界級"軟黃金"産業 出口創匯上億美元
· 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産孵化基地在銀川文化城揭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