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做好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準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神七發射需要什麼氣象條件?

    新華社酒泉9月24日電(記者李宣良、鞏琳萌)“神七發射最怕的是風,風速過大將影響飛船發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席預報員劉漢濤2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除了風以外,9月底的其他氣象條件是飛船發射的理想狀態。”

    劉漢濤介紹,9月底在酒泉衛星中心屬於夏秋交替的季節,天氣系統不太穩定,容易受到冷空氣的影響而起風。過大的風速將使火箭在轉運和發射時受到影響。

    發射時,如果距地面9公里到12公里的高空風速超過70米/秒,就可能使火箭的飛行狀態發生改變。劉漢濤和同事們對發射中心30多年的氣象資料進行了統計和研究,發現發射窗口內高空風速大於70米/秒的幾率在4%到5%之間。

    載人航天發射的最佳氣象條件主要包括:總雲量0-3成,無降水;地面風速小于8米/秒;水平能見度大於20公里;發射前8小時至發射後1小時,場區30公里-40公里範圍內無雷電活動;高空最大風速小于70米/秒。

    “我們正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加強對發射場區氣象情況的觀測和預報,為神七順利升空提供精確到小時甚至分鐘的氣象保障。”劉漢濤説。

中國火箭進入成熟期

    新華社酒泉9月24日電(記者張汨汨)“經過38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傳統狀態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經進入成熟期。”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説。

    即將進行第109次發射

    從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以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經累計成功發射108次。發射神舟七號,是第109次發射。

    “38年來,我們走過了從常規推進到低溫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載荷到發射飛船的技術歷程。”荊木春説,“我國第一顆返回式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第一顆通信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和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都是長征火箭發射的。”

    4大系列12個型號可發射低中高不同軌道、不同類型衛星

    目前,長征火箭有4大系列共12個型號,具備了發射低、中、高不同軌道、不同類型衛星的能力,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産品。

    “現有的、仍在承擔發射任務的長征火箭,大部分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設計的,經過這麼多年不斷的改進、打磨,已經越來越接近完美。”荊木春説。

    以擔任神舟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為例,神一發射後,火箭團隊共找出20多個設計上的問題;而在神六發射後,火箭只存在8個細節性問題了。

    “除火箭産品外,我們有了一整套完整的研製流程,在設計流程、質量管理、試驗驗證和人才培養上有了完備的體系。”荊木春説,“可以説,這才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最具‘知識産權’的。”

    在人才隊伍上,經過“文革”後的人才斷檔,和改革開放後的人才接力,如今,火箭團隊有了老、中、青搭配合理、後勁十足的人才梯隊。

    年輕一代掌握火箭系統

    “近幾年,我們引進人才的水準不斷提高,再加上有一套完整的設計規範和實施標準,所以新人成長很快。”荊木春説,“現在,30多歲的廠所領導、20多歲的主任設計師已經比較普遍。”

    目前,載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統“兩總”的平均年齡只有40多歲。

    “一代人幹一代事,技術總是要發展的,我們覺得,傳統型火箭已經到了一個更新換代的時候了。”荊木春説。

    在傳統型火箭走向成熟時,新一代運載火箭已經進入了火熱的研發論證之中。荊木春介紹,新火箭將使用無毒無污染的推進劑,運載能力更高,適應範圍更廣。

    “前進之中必將遇到困難,但我們有信心研製出更出色的産品。”荊木春説,“火箭代代更新,但‘火箭人’的精神永恒。”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4艘專業救助船執行"神舟七號"海上應急救援保障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新聞中心25日開始接待服務
· 中國氣象局:四大空間天氣因素影響“神舟七號”
· 神舟七號完成船箭組合 將於近日轉運至發射塔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