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1月4日電(記者張曉晶)山東從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入手,不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扎紮實實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成為不斷為民造福的過程。
山東把以人為本、保障民生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求各級、各部門確保各項民生政策和資金落實,積極籌措資金,把本級財力與省裏的補助資金捆在一起,統籌安排,優先考慮民生、保障民生,確保把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好。省委、省政府多次要求,寧可少上點其他項目,也要拿出錢來解決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問題,讓農村群眾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提高生活質量。在年初預算基礎上,今年山東省財政結合中央財政支持再安排10.51億元資金,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完善民生保障體系。
濟南市歷城區農民周學田由於雙手殘疾享受農村低保政策,每月可以領到190元低保金,看病有農村合作醫療作保障,基本生活沒有問題。他所在的歷城區尹家店村有22個農民像他一樣享受農村低保。歷城區民政局副局長初培國説:“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投入不斷加大,社會保障越來越健全,這是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公共財政向基層傾斜、向農村傾斜、向解決民生問題傾斜,成為各級政府自覺的行政理念。在改善民生方面,山東推出一系列新舉措: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900元;從今年開始,連續4年對村級衛生室進行全面規劃建設;在全省所有市縣建立廉租住房制度,今年內解決6萬戶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將政府對參加新農合的補助標準從每人60元提高到80元,全面推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將能繁母豬補貼標準由每頭50元提高到100元。這一系列政策目的是讓困難群體分享到公共財政的陽光。
落實民生政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任務最重的是縣鄉兩級。為進一步調動縣鄉發展經濟、培植財源、增收節支、改善民生的積極性,山東省政府把緩解縣鄉財政困難與促進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結合起來,把加大轉移支付力度與促進縣鄉優化收支結構結合起來,在保持現行財政體制不變、轉移支付基數不減的基礎上,新增轉移支付資金18.6億元,進一步完善財政激勵政策,引導各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培植財源,增強財政實力。同時,省裏安排專項資金,繼續對縣鄉精簡機構和人員給予獎勵,對産糧(油)大縣給予獎勵。通過各項措施,確保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各項民生政策得到更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