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百億元擴大在建力度
明後年力爭年均1萬億元投資規模
──交通運輸部迅速啟動落實國務院擴大內需措施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 林紅梅)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這些措施哪些和交通有關?將為中國交通今後帶來怎樣的變化?記者11日就此採訪了交通運輸部相關人士。
三大舉措與交通密切相關
交通運輸部規劃司副司長李興華11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保持經濟的平穩和較快增長,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目標,國務院出臺的十項措施與科學發展觀的總體戰略和長期規劃是相輔相成的,是繼1998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擴大內需後作出的新調整,影響深遠。
他介紹,在十項措施中,有三項措施與交通運輸密切相關,一是農村公路的建設;二是包括鐵路、公路和機場在內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三是針對地震災區的災後重建工作。
李興華説,在今年年底之前,交通運輸部要集中力量加大一批在建項目的建設力度,加大投入,增加投資量,拉動相關産業,增加就業,使其成為拉動經濟最有效的載體之一。
“高速公路每億元投入,可創造直接就業崗位1800個,間接就業崗位2100個。高速公路每公里建設需鋼材500至1500噸(平均1000噸),水泥4000至12000噸(平均9000噸),瀝青平均1900噸。” 交通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關昌余介紹。
第四季度100億元投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李興華指出,據初步預算,中央第四季度安排的1000億元投資中,投入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為100億元,這是在原定正常計劃以外的一個增量。此次注入的100億元資金,將直接加快工程進度、擴大工程量。其帶動的項目,將直接拉動第四季度國家經濟增長。
他介紹,對於這100億元的投入方向,交通運輸部初步規劃,將100億元用於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在建項目和農村公路建設,並將這部分資金優先向西部地區傾斜,向欠發達方向傾斜。
李興華分析認為,國家高速公路網將對未來的經濟建設帶來重大影響。而農村公路具有“短、平、快”的特點,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100億元的投資,將會産生一種具有拉動作用的乘數效用。公路建設可直接帶動建材産業、建築機械、燃油及人工的使用,實現在經濟鏈上的擴展。投入一個單位的資金,將會帶來幾倍于它的社會資金。據初步預計,這100億元的追加資金所對應的在建項目,在今年年內所帶動的資金可達到400億元,個別明年年初完工的項目,在明年第一季度還帶動300億元的資金。
力爭明後兩年交通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年均達到1萬億元
“交通運輸部第二階段的任務是,明後年繼續保持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特別是加大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的建設,以保證經濟平穩增長。”李興華説。
據資料顯示, 2007年,我國交通固定資産投資為7800億元(交通運輸部管轄範疇內),其中,公路方面的投資為6500億元。李興華介紹,預計至今年底,全國的交通固定資産投資總量在8000億元左右。李興華表示,在拉動內需措施的推動下,力爭明後兩年交通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年均達到1萬億元水平。
他分析,從明後年的建設重點來看,公路建設將分為三個方面:高速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擴大國道、省道幹線公路改造。此外,還會對水運建設加以適當考慮,包括航道等基礎設施方面增加一些項目,使得交通基礎設施進一步結構優化。
他具體介紹,明後年的交通運輸建設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對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建設進行全面梳理,重點抓好省與省之間“斷頭路”的建設,加快協調,推進建設,發揮整體規模作用。據資料顯示,我國批准的國家高速公路建成後的總里程數為8.5萬多公里,其中56%已建成,14%正在建設,其中有不少處於省與省之間的位置,一旦完成它們之間的相互通達,可對經濟建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考慮對一些經濟影響重大、在救災應急過程中反映出來的“瓶頸”通道加快建設和擴充,包括沿海地區道路和由北向南跨越的經濟大通道,也包括最近幾次大自然災害暴露出來的一些迂迴能力差、保障能力不強的通道,積極消除“瓶頸”制約,進行擴容建設,在原有的路兩邊增加一些車道,或開闢復線。
三是發展與國家區域經濟相適應的區域間的通道,如珠三角、長三角、長株潭、成渝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東北經濟區等,直接拉動經濟建設。
四是利用此次加快建設的機會,在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基礎上加設一些支線,完善東部和中部地區一些主要城市之間的城際道路和較小項目的建設。
此外,在農村公路建設方面,明後年仍以“十一五”規劃的目標為主攻方向,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實現全國所有鄉鎮通油(水泥)路,東、中部地區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區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在樞紐建設方面,國家規劃了公路運輸樞紐179個,涉及190多個城市,其中的一些中心城市規劃為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作為交通運輸的一個重要結點,保障綜合交通多式聯運,優化換乘條件,減少銜接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