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11月16日電(記者盧志勇)作為中組部確定的“科學規範和有效監督縣(市)委書記用人行為”調研試點單位之一,廈門市思明區在全國率先試行“多通道實名推薦”等辦法選拔幹部,變少數人選人為多數人選人。去年以來思明區共調整200多名幹部,所選拔的同志得到了幹部群眾的廣泛認同,出現了任前公示零舉報的良好局面。
“三薦合一”選人才
邱超偉原為思明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科員,自願到基層鍛鍊。借助多通道實名推薦機制,小邱當上了鷺江街道辦事處財經辦副主任。
去年底,思明區決定在全區範圍內公開提名推薦8名科級幹部,所有單位和個人均可通過“單位集體推薦、處級以上幹部舉薦和幹部個人自薦”三條通道,以實名制方式推薦幹部人選,這是思明區首次試行“多通道實名推薦”的辦法選拔科級幹部。公告發佈後的短短兩周內,區委組織部共收到署名推薦表51份,推薦幹部27人。在歷經兩個月的選拔後,最終確定7名科級幹部作為空缺科級領導崗位任職人選(1個崗位因沒有合適人選暫時空缺),各用人單位對公開推薦産生人選的初步滿意率達100%。
思明區委組織部長陳炳良説,幹部選拔是否公正,在“初始提名關”最能得到體現。思明區試行“多通道實名推薦”辦法,先公佈部門崗位的需要和條件,由單位、領導、個人公開推薦、自薦,經過公開透明的程序取前5名進行測評,再取前3名進行考核,最後上會研究決定1名人選,從“初始提名關”就體現公開透明、公正選人。這一做法今年已推廣到處級幹部選拔之中。
陳炳良説,以往每到換屆或遇幹部調整時,總有各方面領導給組織部門打招呼推薦人選,這説明不少領導都有推薦幹部的意願。而私下推薦不如公開推薦好,在陽光下才能體現公平。思明區正是基於這種想法嘗試採取“三薦合一”的幹部選拔新模式,讓領導、單位的意見和幹部個人意願都能得到表達。
據了解,幹部人選的確定一般都是通過組織推薦的單一通道來進行的,容易受到領導幹部個人的影響。思明區規定,領導舉薦、單位推薦必須填寫推舉理由,並“簽字畫押”以示負責,以此規範領導幹部的初始提名權。
思明區廈港街道黨委書記顏文聰説:“讓推薦單位負責人、舉薦領導個人‘簽字畫押’,比以往的做法向前跨了一大步。它能促使單位、領導慎用推薦權,真正把大家認可的幹部推上去。” 廈門大學陳振明教授認為,思明區“三薦合一”事先公開用人崗位、公佈競爭條件,讓幹部群眾心裏明了、心服口服,改變了過去任用幹部神神秘秘的色彩,實現從個別人選人向多數人選人轉變,是增加用人透明度一個很好的舉措。
“群眾認可”成為重要的用人方向標
劉海濤先後在思明區財政局綜合科、鷺江街道辦事處財經辦當了5年科長,不久前被提拔為思明區財政局副局長(副處)。“這説明我個人的努力、個人的能力得到了組織、群眾的認可。”劉海濤説。
思明區由原來的廈門思明、開元、鼓浪嶼三個區合併而成,大量幹部需要消化,幾年沒有人事調整。去年區人大、政府、政協以及街道、部委辦局各級領導班子都面臨換屆,對廣大幹部來説是個重要機會。“等了幾年,大家都想上,能否公正選人,讓幹部群眾心服口服,考驗著組織部門的智慧。”陳炳良説。
以被確定為“科學規範和有效監督縣(市)委書記用人行為”調研試點單位為契機,思明區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進行了全面梳理,根據徵求到的150余條意見建議,針對幹部選任中的薄弱環節,出臺了《幹部選拔任用實施辦法》,從提名、考察、討論決定以及監督等環節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制度進行細化、完善和充實。確立“憑實績、重公論”用人導向,做到實體公平、程序公平。同時,思明區對全區47個單位540多名副處以下幹部展開推薦測評,掌握幹部的民意基礎,規定初始提名出來的幹部必須首先經過推薦測評數據庫的“過濾”,得不到廣大群眾支持的幹部不能進入下一關。
“三道關卡”凸顯程序公正
思明區規定,選拔幹部從推薦到最終任命,必須通過“初審關、民主推薦測評關、差額考察關”三道關卡,分別審核基本任職資格、考察群眾擁護程度、考核工作實績。在首次進行的“多通道實名推薦”選拔科級幹部中,就有5人因未達任職年限未過第一關,6人因群眾基礎不理想未過第二關。
中共思明區委書記鄭雲峰介紹,去年以來思明區共考察幹部284人次,其中處級幹部168人次,科級幹部116人次;共調整幹部201名,其中提拔95名,平調交流106名,考察調整面涉及區管幹部近三分之一。如此大規模的幹部隊伍調整,在公示過程中沒有一起信訪和舉報記錄,充分體現幹部選拔做到實體公平、程序公正。
鄭雲峰説:“思明區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客觀上一把手權力變小,實際上用人視野更加開闊,既有利於公正選人,也有利於推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