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1月28日電(記者 蔡祥榮)記者從雲南省國土資源廳獲悉,截至今年11月,雲南省已連續10年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和佔補平衡。
據了解,山地及高原面積佔雲南全省國土總面積的96%,全省耕地面積為642萬多公頃,僅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6.8%,而且每年因地質災害、山洪等原因還毀壞一定數量的耕地。
據雲南省國土資源廳巡視員艾遠津介紹,為了補充耕地面積,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雲南省一直非常注重耕地保護工作。特別是從2001年以來,雲南省共實施了國家和省級投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484個,預算總投資40.5億元,擬新增耕地60萬多畝。項目完成後,年均可增産糧食3億多公斤,將惠及雲南省127個縣(市、區)180多萬農民。
據介紹,在實施這些項目的過程中,雲南省採取三大措施,力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協調統一:採取與小流域治理相結合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洪澇對耕地的損毀;採取“坡改梯”工程措施達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採取生態治理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抑制水土流失。截至今年11月,這些項目已經竣工驗收了187個,新增耕地共30萬畝。同時,加上近年來雲南各地實施的耕地“佔補平衡”項目補充的耕地面積,雲南省已連續10年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和佔補平衡。
目前,雲南省大多數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區已經建設成“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林成網”的高産穩産田,土地利用程度提高3%至10%,生産能力提高10%至20%,生産成本降低5%至10%。
同時,這些項目的實施還促進了雲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據統計,雲南省先後在怒江、迪慶、文山、德宏、臨滄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安排了100多個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項目涉及30多個縣,總投資6億多元。這些項目實施後,不但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還維護了邊疆社會穩定。特別是2004年國家批准實施的雲南保山、德宏等地的30多個災毀土地復墾項目,共投資2.5億元,復墾耕地14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