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12月2日電(記者江時強、徐燁)截至2日19時,三峽工程壩前水位已降至170.24米,約比試驗性蓄水完成後的水位下降2米,三峽樞紐及庫區運行保持平穩狀態。
目前長江已全面進入枯水期,上游來水呈持續下降趨勢。根據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11月中旬下發的《關於適當降低三峽水庫運行水位的通知》,從11月14日起,中國三峽總公司增大了下泄流量,並保持三峽出庫流量略大於入庫流量,開始為長江中下游補水,三峽水庫運行水位開始緩慢下降。 2日19時,三峽入庫流量為67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7880立方米/秒,每秒凈出庫約1100立方米。長江中游航道宜昌至城陵磯段維護水深保持在2.9米,目前通航形勢較為平穩。
根據水利部日前批准實施的《三峽水庫調度及管理辦法》,三峽水庫的水量分配與調度,應當首先滿足沿江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兼顧農業、工業、生態與環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並且注意維持三峽庫區及下游河段的合理水位和流量,維護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
今年三峽水庫經過試驗性蓄水後,水位比去年同期抬高了15米左右,從起蓄水位145米抬升至172.4米,共蓄水 193億立方米,因此今年枯水期間三峽水庫的調度彈性和空間大增,這有助於在枯水期提高三峽電站的發電效率和發電量,併為下游航運和工農業用水提供有效保障。 三峽工程自9月28日零時開始今年汛末的試驗性蓄水進程,至11月4日,完成了2008年試驗性蓄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