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州:在金融危機中發揮中心城市“穩定器”作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1月21日電(記者 車曉蕙)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廣州像沿海各大城市一樣面臨嚴峻考驗。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較早推進現代産業體系建設,並在危機來臨時措施及時到位,廣州經濟去年下半年以來表現出“穩中有進,協調發展”的趨勢。

    2008年廣州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可實現年初增長12%的預期目標,在“保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工作思路指導下,今明兩年經濟仍可望保持兩位數增長。在金融危機衝擊下,廣州作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穩定作用初步顯現,對廣東經濟平穩運行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廣州經濟在風波衝擊中站穩了腳跟

    在全球經濟放緩、金融危機影響不斷加深的情況下,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廣州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但從廣州經濟運行的走向來看,2008年廣州經濟發展呈逐季回升的態勢:由一季度增長11.1%、上半年增長11.9%,逐步回升到前三季度增長12.1%,全年預計可實現地區生産總值8200億元,實現年初增長12%的預期目標。

    分析廣州經濟運行的特點,可以看出,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快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推動三大需求協調發展,使得廣州經濟在風波衝擊中站穩了腳跟。

    作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近年來廣州市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也在加快,一二三産業比重已發生重大變化,2008年第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第三産業固定資産投資比重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82%,繼續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現代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産業、先進製造業融合互動,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在跨國公司集中的廣州開發區,2008年沒有一家規模以上企業因金融危機倒閉,安利、寶潔等大企業都在近期提出了增資擴産的計劃。

    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看,出口“腿長”、消費和投資“腿短”的格局已經改變,2008年1月至11月,廣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4.5%,出口總值增長15.2%。三者預計全年將分別邁上3000億元、2000億元和400億美元新臺階,三大需求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態勢初步形成。

    根據廣州市發改委對未來經濟走勢的分析,即使2009年出口“零增長”,只要第二産業增長10%,第三産業增長12%,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以內,就可以支撐11%的增長速度。如果環境再行趨緊,則有可能增長10%。而按照增長10%-11%的目標,廣州2009年經濟總量規模將超過9000億元,對珠三角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進一步增強。

    抓住機遇調整經濟結構

    危機的來臨對傳統、落後産能形成“倒逼”態勢,善於應變的廣州人把危機看成了調結構、促産業升級的良好契機。

    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陳浩鈿接受採訪時説,我國上一輪經濟快速發展在2007年底達到高潮,即便沒有金融危機,也會有自身調整的需要。2008年,廣州市相繼出臺了《推進市區産業“退二進三”工作的意見》《加快推進産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實施意見》以及節能減排、小火電關停等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調整結構的力度。全市12家燃油小火電、67家落後水泥企業在2008年全部關停。同時廣州還制定計劃,將於2015年前把約300戶“退二”企業、影響環保類企業搬遷、關停,同時按照中心城區外圍、省內、省外三個層次,引導低附加值生産加工環節,紡織、服裝、五金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向外轉移,從而騰出發展空間和環境容量。

    抓住“兩大機遇”確保經濟平穩增長

    廣州市市長張廣寧認為,從廣州自身發展看,儘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平穩增長的基本面沒有大的改變。特別是廣州目前發展面臨兩大難得的機遇:一是2010年將在廣州舉辦第16屆亞運會,二是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給予廣州新的定位——廣州要建成珠三角地區一小時城市圈的核心,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

    目前廣州市已制定多項措施,一方面積極化解經濟下行風險,另一方面抓住前所未有的機遇,注重保增長與調結構有機結合、經濟平穩發展與全面提升發展後勁相結合,在調整中“廣築巢、廣育苗”,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積蓄力量。

    以亞運會為契機,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2009年至2010年,廣州計劃安排重大建設項目投資3500億元,預期帶動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5000億元以上。如加快推進與亞運相關的各項建設;加快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255公里地鐵建設;加快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快一批文化、教育設施的建設等。

    政府出手,幫助企業渡過難關。2008年底廣州市政府推出了多項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其中最“實惠”的當屬多項金融和財稅措施,如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八項措施;對企業反映較大的堤圍防護費、失業保險金等制定減免政策;加快清理阻礙企業發展的壁壘,鼓勵中小企業進入金融服務、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廣州市還提出,扶持企業參與亞運項目和配套項目建設,力爭通過亞運市場開發形成1000億元左右的市場內需。

    注重民生投入成為廣州保增長、擴內需的一大亮點。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鄔毅敏在接受採訪時説,廣州在已推出“惠民66條”和“補充17條”民生福利的基礎上,將繼續加大民生投入。今明兩年,廣州計劃投入500多億元,全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計劃投入133億元建設政府保障性住房,共計約443萬平方米;同時還將根據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對低收入和困難群體的生活補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對農業和農民的直接補貼等。

 
 
 相關鏈結
· 難中破困逆中求進--寧夏應對金融危機促發展紀實
· "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 海南工會有行動"活動啟動
· 金融危機衝擊下我國餐飲業趨向“本色化”經營
· 吉林省農産品加工企業積極自救迎接金融危機挑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