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樊宇)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和全球經濟增速下滑的特殊背景下,今年的中國“兩會”備受世界矚目。“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在擴大開放中贏得發展機遇”的理念,彰顯了中國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和堅定不移的發展決心,再次向世界發出了積極的信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參與國際分工、分享全球化成果的同時,也為世界經濟作出了日益重要的貢獻。正如美國《商業週刊》評價的那樣,30年來,中國從外圍走向世界的中心舞臺。特別是過去兩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要多於其他國家。目前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中國仍是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國家之一。
共享成果、共擔責任是中國參與世界經濟活動的基本原則之一。金融危機肆虐之時,保護主義抬頭之際,經濟同樣遭受衝擊的中國卻始終沒有背離自由貿易的原則。從溫家寶總理年初訪歐的信心之旅,到中國貿易和投資促進團赴歐採購的後續行動,再到兩會上不斷重申的開放理念,中國用言行表明了與其他國家共享機遇,共迎挑戰的鮮明立場,向世界展示了作為重要國際貿易參與者應有的責任意識。
這種責任意識不僅體現在抵制貿易保護主義上,同樣也體現在中國政府“擴內需,保增長”的決心中。4萬億投資計劃的及時推出和“保八”增長目標的決定令人振奮,被世界各大媒體廣泛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在社評中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中國能否作出有效決策,逆流而上,不僅攸關其自身發展,也會影響到外部世界對經濟復蘇的信心。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説過,中國將繼續為穩定世界經濟發揮關鍵作用。
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提出“保增長”,著眼的不僅是當下,追求的也不僅是增速,而是立足長遠,內外兼修,將其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緊密結合。穩健的金融體系,依然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更重要的是民眾的信任和政府在宏觀調控上的運籌帷幄將為此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説,中國保增長將為亞洲及世界經濟走出金融危機陰影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開放的姿態和發展的決心為低迷的世界經濟增添了希望。中國經濟最近出現的回暖跡象更是增強了人們戰勝困難的信心。今年頭兩個月,中國的城市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同比增長26.5%。美國《商業週刊》在列舉亞洲經濟企穩的樂觀信號時,把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3個月上升放在首位。
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絡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兩會”的召開適逢萬物復蘇的春季,中國為世界帶來的信心和希望將隨著春風散播到更多的地方。危機當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將激發奮進的力量,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也將驅動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克時艱。人們有理由相信,歷經風雨的洗禮,世界經濟終將走出陰霾,而中國也將迎來開放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