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3月19日電(記者淩廣志、楊霞)面對春節後近千萬農民工入粵的嚴峻形勢,廣東省通過扶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有效引導農民工有序入粵、開展“零距離”公共就業服務等多種措施,已使超過九成五的入粵農民工平穩就業。
廣東是引入全國農民工最密集的省份,外省勞動力佔全國跨省流動勞動力總量的三分之一。春節後,廣東再次迎來農民工入粵求職高峰。來自勞動保障部門的數據顯示,節後入粵的農民工達到946萬人,其中八成是返崗人員,無明確就業目標的農民工近200萬人。
廣東千方百計解決企業遭遇的困難,全省180家擔保機構為6萬多家中小企業提供總額達2160億元的融資擔保。今年安排10億元財政資金擇優扶持1000家企業自主創新,安排19億元財政資金支持外貿企業做強做大。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減少了企業的停工減産,並較好地穩定了農民工的就業崗位。
廣東還出臺了為企業減負的優惠政策,適當降低企業社會保險費率,為困難企業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和在崗職工職業技能培訓補貼。這些措施實施後可為廣東省企業和職工減輕負擔約150億元,受惠職工將達190萬人,也意味著穩住了190萬個就業崗位。
廣東從源頭上引導農民工按需有序入粵,有效減少了無明確就業目標人員盲目入粵。他們通過加強失業動態監測、農民工流動動態監測和企業用工需求調查等辦法,全面收集、分析農民工流動和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等情況,並通過用人單位、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電視、廣播、報紙、網站和手機短信等途徑,廣泛發佈崗位信息,並宣傳就業形勢,充分發揮勞動力供求信息的導向作用。
廣東還大力推進跨省區市人力資源市場的對接,重點與湖南、四川、江西、廣西、重慶等勞務輸出多的省份建立了更密切的省際就業崗位信息溝通、發佈機制,讓外省份農民工及時了解廣東省的崗位信息。部分農民工通過與在外務工的老鄉、親友溝通聯絡,在掌握了最新就業形勢和薪酬等信息後才有目的地外出。節後返粵農民工佔節前返鄉人數的92.3%,比去年同期的94.6%下降了2.3個百分點,減少了約35萬人。
春節一過,廣東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就在車站、碼頭等農民工集中的地方設立1000多個諮詢服務點,農民工抵粵後馬上可以得到指引和就業服務。廣東全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實行“零休假”制度,開通“就業直通車”,為農民工提供了“一條龍”就業服務。
“農民工到哪找工作,招聘會就開到哪,既為農民工提供了就業機會,也提升了他們的就業信心。”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劉友君介紹説,廣東各地組織舉辦了“南粵春暖萬場招聘會”,為農民工迅速就業提供了快捷通道。另外,勞動、公安、工商等部門聯合打擊“黑仲介”,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務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