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3月22日電(記者葉超)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介紹,去年10月以來,全省2.07萬農民工返鄉後自主創業,其中蘇中蘇北佔了98%以上。
見到趙春宇時,他正在剛投産的塑料瓶蓋廠中忙碌著邊操作機器,邊向旁邊的工人傳授生産技術。這個22歲的小夥子初中畢業後就一直在蘇州的一個塑膠廠打工。去年10月,趙春宇打工的塑膠廠受金融危機影響,開始裁員,他帶著一身塑膠生産技術回到了漣水縣唐集鎮自主創業,並解決了附近40多名農民工的就業問題。
“這一兩年,縣上支持各個村建起了標準化廠房,出租給創業的返業農民工工。在不用自己建廠房的情況下,開廠的成本就大大減輕了。父母向親戚們借了幾十萬元,加上我掌握的生産技術,塑料瓶蓋廠很快就開始生産。”趙春宇説,“在老家辦廠成本要比在外面少很多,前三年免稅,廠房租金減半,工人工資也便宜,村委會還幫我辦理各種手續。現在,廠裏生産的塑料瓶蓋向縣上的一家酒廠供貨,收入比打工時高多了。”自金融危機以來,蘇中蘇北像趙春宇這樣返鄉創業的農民工越來越多。
漣水縣是蘇北的勞務輸出大縣,這個縣的縣委書記李衛平認為返鄉農民工闖蕩多年後,見過世面,觀念受過沿海發達地區市場經濟的熏陶,有不少人還具有特別熟練的生産技術,有些人還掌握了一定的市場銷售渠道。李衛平説:“既然在對外招商中,提供稅收、貸款、土地等政策性讓利,那麼這些政策也應該同樣提供給返鄉創業的農民工。”
長期以來,蘇中蘇北是江蘇省的經濟洼地,企業數量少,農民大多外出打工。金融危機下,不少農民工返鄉,蘇中蘇北各地已形成“勞務輸出地優質人力資源回流是經濟發展好時機”的共識,積極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
去年年底以來,蘇中蘇北根據江蘇省的要求,按照“能寬則寬、能減則減、能免則免”的原則,在市場準入、工商登記、信貸投放、稅費減免、用地用電等方面對返鄉農民工創業進行了大力支持。如泰州對農民工創業實行“零收費”,免收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等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淮安市漣水縣通過優先租給標準廠房、存量資産,創立小額貸款擔保公司等方法,支持返鄉農民工掘好“第一桶金”;泰興市專門成立創業超市,讓有創業意願的農民工獲得創業諮詢、項目推介、技術培訓、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