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東“雙轉移”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持續增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5月15日電(記者 楊霞)廣東省提出産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以來,各地積極推進“一戶一技能計劃”等普惠性的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出現了持續增加的趨勢,在應對金融危機穩定就業中彰顯了新作用。

    去年5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推進産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各地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全面推進全省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統計顯示,去年廣東省全省組織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58.5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6.4萬人,轉移産業園區吸納農村勞動力31.7萬人,優秀農民工入戶4492人。

    為了使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政策能夠進村入戶,做到人人知曉,充分調動農村勞動力參與技能培訓的積極性,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和省財政廳共同發出了“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發放到1000多萬農戶手中,編印1000萬份“服務農民工的政策指引”。

    廣東創造性地實施農村家庭“一戶一技能計劃”,建立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普惠制度,逐步推動農村勞動力從“洗腳上田”粗放式就業,向素質就業、穩定就業的轉變。技工院校發揮了技能培訓主陣地作用,在粵北清遠市,就以高級技工學校為龍頭,實行“一縣一校一鎮(工業園)一分教點”的培訓網絡。

    有些地方創新培訓模式,探索推行送“教”進廠、校鎮結合、對口招生、假期組織培訓等模式。梅州市大埔縣結合當地“東茶、西果、南瓷、北煙、中蔬菜”的産業佈局,先後培訓180名茶葉初級工、400多名陶瓷工藝技工,被聘到相應的行業就業。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珠三角等地出現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由企業正規就業向社區靈活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轉變的新變化。如東莞市積極推廣“村民車間”模式,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靈活就業。中山市在村居設立“大嫂工作坊”、“社區工作坊”、“企業社區車間”,有效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欠發達地區在承接産業轉移時,將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規劃與省級産業轉移園區規劃同步研究,同步實施。據統計,全年共帶動吸納本省37.9萬名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通過實施“雙轉移”,廣東初步形成了農村勞動力技能提升、人力資源配置優化、企業用工本土化提高、廣大農民普遍受惠的新局面。勞動保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廣東2008年在城鎮就業的本省農村勞動力新增99.1萬人,增幅14.1%。其中珠三角地區增長58.9萬人,增幅18.1%。

    勞動力技能素質和就業結構明顯優化。2008年上半年全省新增技能人才66.7萬人,下半年新增技能人才82.7萬人,增幅逐步放大。技能人才佔從業人員的比重也穩步攀升。

    “雙轉移”促進了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廣東全省農村勞動力從事非農産業的年務工收入達到1300多億元,非農收入佔農民收入總額由2000年的54.2%增長到2008年的71%,在粵北山區勞務經濟成為加快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産業。2008年全省近50萬戶貧困家庭通過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實現增收脫貧,初步形成了“轉一個,富一家,轉一批,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負責人説,強化技能培訓成為企業應對金融危機、“少裁員、不裁員”的共識。廣東省及早謀劃推行普惠性技能培訓制度,增強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競爭力,調動了各類企業開展在崗技能培訓的積極性,既有效應對危機、穩定就業,又為下一輪經濟發展、産業升級儲備了技能人才。2008年,珠三角地區新增本省勞動力58.9萬人,同比增幅為18.1%;各類企業組織開展在崗技能培訓397.6萬人次,同比增長43.1%。2008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仍佔全國1/6,城鎮登記失業率仍是全國各省區最低,就業局勢繼續保持穩定。  

 
 
 相關鏈結
· 廣東4年投1.2億元改善農村地區體育衛生教育
· 廣東4年投1.2億元改善農村地區體育衛生教育現狀
· 廣東將舉辦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供需見面會
· 易綱赴廣東就農村信用社改革和企業情況開展調研
· 廣東2008投資交通557.1億元 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
· 廣東冰凍災害損毀農村水電設施3月底前全面修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