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3日電(記者李曉玲)在新疆吐爾尕特口岸從事進出口貿易的那峰江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光去年一年就進口了幾萬噸廢銅和廢鋁,並出口了幾千噸地産水果。
在新疆,像那峰江這樣從事邊境貿易的商人數不勝數,他們都是中國向西對外開放、大力發展邊境貿易的受益者。
新疆地處亞歐腹地,是繼北美經濟圈、歐盟經濟圈和東亞經濟圈後的全球第四大經濟圈——中西南亞經濟圈的重心區,具有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
受益於絲綢之路優越的地緣條件,新疆外貿近年來以一種超常規的速度發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胡偉説,新疆的外貿額從10億美元發展到50億美元用了10年時間,從50億美元增加到100億美元用了3年時間,而從100億美元猛增到200億美元只用了1年時間。
這其中,邊貿貢獻了最大份額。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邊境貿易就佔據了新疆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成為新疆對外貿易的重要支柱和主要增長點,新疆也由此成為僅次於黑龍江的中國第二大邊貿省區。
新疆邊貿局局長楊開新告訴記者,2008年,新疆邊貿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76.42億美元,同比增長87.4%,佔新疆進出口總值的近八成,佔全國邊貿進出口總值的57%。邊貿的突飛猛進發展,使得新疆在短短10多年間發展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外貿省區。
新疆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8個國家接壤,擁有國家批准的一二類對外開放口岸近30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漫長的邊境線使新疆與鄰國或從鄰國轉口進行外貿交易運距短、成本低、方便快捷。
與此同時,由於新疆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許多民族都是跨境而居,他們的風俗習慣相近、語言文字相通、宗教信仰相同,因此雙方開展邊境貿易的條件十分優越。
早在漢代,新疆就開始與西亞、歐洲保持著經濟貿易關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新疆與周邊許多民族之間形成了傳統的貿易通道和口岸,比如阿拉山口、紅其拉甫等。
正是看中了新疆獨特的邊貿發展優勢,中國政府大力推進新疆向西對外開放,把鼓勵和發展邊境貿易作為繁榮邊境地區經濟、加強與毗鄰國家友好關係、穩固邊疆的重要措施,在進口稅收、市場準入、貿易管制、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邊境貿易特殊的政策扶持。
在國家“東聯西出”優惠政策和新疆周邊國家大市場的雙重吸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企業紛紛“西出陽關”,開始借助新疆的地緣、人脈優勢“試水”中西亞和歐洲市場。在産業升級需求和政策激勵下,一批沿海企業匯聚新疆,探路中亞,新疆邊境地區商潮涌動,逐漸崛起為中國西部的貿易橋頭堡。
記者從新疆招商局了解到,在新疆投資開發實現産業轉移的眾多企業中,其産品主要面向中亞及周邊國家市場。一些企業“走西口”已喜獲成功,像北方奔馳、北汽福田、南京汽車、海信電視等知名企業落戶新疆後,將出口産品組裝和加工轉移至新疆各類出口加工區、經濟開發區以及主要邊境口岸,迅速搶佔了新疆及周邊國家市場。
隨著邊貿的蓬勃發展,新疆也涌現出一批外貿龍頭企業。新疆外貿廳廳長和宜明説,2008年新疆新增對外貿易經營備案企業1004家,累計有效外貿企業已達5877家。其中,實現進出口經營業績企業達1683家,同比增加208家。
包括阿拉山口中石油國際事業、新疆三寶、新疆野馬、口岸工貿、特變電工、中糧屯河、中泰化學、新天國際等在內的一批企業,從數千家外貿企業中脫穎而出,一些企業還成為全國知名的外貿企業。
新疆中石油西北國際事業有限公司去年的進口貿易額達12.4億美元,位居新疆流通型外貿進口企業之首;新疆三寶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出口額達6.75億美元,成為新疆最大的一家流通型外貿出口企業。這些企業也因此位居我國百強外貿企業之列。
中亞經濟研究學者王海燕説,新疆與周邊國家的貿易互補性很強,這種互補性構成了新疆與周邊國家開展邊境貿易和經濟技術交流合作的社會經濟基礎。中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不但讓以往偏居西北內陸的新疆一躍成為中國西部貿易的橋頭堡,大大縮小了國內的地區差距,還惠及周邊諸多鄰國,新疆也由此成為中西南亞經濟圈最為活躍的中心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