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中國成立60週年全國“雙百”評選活動開始投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161.巴 金(1904-2005) 男,漢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無黨派人士。生前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文學家。

    巴金1923年離開四川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學,1927年赴法國留學,開始文學創作,1929年發表第一部小説《滅亡》。在1929年至1949年期間,創作了長篇小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憩園》、《寒夜》等,另有短篇小説集、散文集多部。1935年起,他擔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主持出版了眾多現代文學作品和翻譯作品。1957年,他與靳以共同創辦《收穫》雜誌,並擔任主編。1978年至1986年創作五卷《隨想錄》。其著作結集為《巴金全集》26卷,翻譯作品結集為《巴金譯文全集》10卷。在長達7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真誠、熱情、講真話,把心交給讀者,贏得了一代代讀者的喜愛。他是“五四”新文學最有影響和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傑出的翻譯家和編輯家,廣大讀者稱他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他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獎、蘇聯人民友誼勳章,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評為外國名譽院士。

    162.文花枝 女,漢族,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共黨員。1982年出生,2003年在湘潭新天地旅行社(現更名為湘潭花枝新天地旅行社)當導遊員。現為湘潭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學生。

    2005年8月28日,文花枝在帶旅遊團途中遭遇車禍,車上人員6人死亡,14人重傷,8人輕傷。當營救人員幾次想把坐在車門口第一排的文花枝先搶救出去時,她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導遊員的工作職責,大聲説:“我是導遊,後面是我的遊客,請你們先救遊客”,並不停地為大家鼓勁、加油。在這起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傷得最重的一個,左腿9處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髖骨3處骨折,右胸第四、五、六、七根肋骨骨折。她在危險到來的時候,將生死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自己最後一個被解救。因為延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醫生不得不為文花枝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術。工作中的文花枝一直是一名用真誠和微笑對待遊客的陽光女孩,她把遊客當成朋友和親人。每帶一個團,她都按事先的承諾服務,每到吃飯時,她都先安排好遊客自己才最後吃。遊客稱讚她是人品上的“導遊”,是職業道德的“導遊”。她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多項榮譽稱號。

    163.方永剛(1963-2008) 男,漢族,遼寧省建平縣人,中共黨員。1985年參加工作,生前係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係教授。

    方永剛長期從事政治理論教學和研究工作,為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發展軍隊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對黨充滿深厚感情,對黨的創新理論具有堅定信仰,20多年孜孜以求、刻苦鑽研,注重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先後出版《黨的創新理論專題研究》等16部專著,完成10多項政治理論研究課題。他在學院率先提出讓科學發展觀進入課堂,編寫出科學發展觀教學讀本等教材,連續多年教學質量被學院評為A等。他熱情為部隊和地方講課輔導1000多場次,從海軍到陸軍、空軍和武警部隊,從基層艦連到倉庫、幹休所等單位,廣泛宣傳黨的創新理論,被群眾譽為“大眾學者”、“平民教授”。2006年11月,他在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的情況下,一方面頑強與病魔作鬥爭,一方面爭分奪秒地抓緊工作,利用化療間隙從醫院返回學院,為學員上完該學期最後課程。方永剛真情傳播、模範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2008年3月,他因病逝世,終年45歲。2007年,他被中央軍委授予“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範教員”榮譽稱號。

    164.方紅霄 男,漢族,湖南省岳陽市人,中共黨員。1970年出生,1990年入伍,現任武警雲南省總隊昆明市支隊副支隊長。

    方紅霄牢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堅決同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作鬥爭。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他捨生忘死,無所畏懼,帶領官兵查繳海洛因等毒品45公斤、各種槍支41支、子彈2172發、黃色製品957件、管制刀具3萬多把,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919人,成為讓犯罪分子膽寒的“護法勇士”。面對人民群眾,他飽含著赤誠與真情,以“執勤好比執法,即使千難萬難,也不能為難父老鄉親”為信條,兩次在槍口下捨身救出被歹徒劫持的人質,數次冒死排除了即將爆炸的手雷,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遇到有困難的群眾,他慷慨解囊,熱心援助,在火車站執勤的6年中,先後接濟過往旅客60多人,幫助數十名走失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的懷抱,展現了一名共産黨員、革命軍人無私無畏、一塵不染的浩然正氣,塑造了新時期人民忠誠衛士的光輝形象。他兢兢業業,屢立新功,20次出色完成撲救森林大火、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抗震救災、奧運火炬傳遞安保等重大執勤處突任務。他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獲首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等榮譽稱號。

    165.毛岸英(1922-1950) 男,漢族,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共黨員。生前係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長子。8歲時,由於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他也被關進牢房。楊開慧犧牲後,地下黨組織安排毛岸英和兩個弟弟來到上海。由於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兄弟流落街頭,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賣過報紙,推過人力車。1936年,毛岸英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後來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冒著槍林彈雨轉戰歐洲戰場。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他遵照父親“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的要求,在解放區搞過土改,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秘書。解放初期,任過工廠的黨委副書記。他從不以領袖的兒子自居,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勞動群眾打成一片。1950年,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1月25日上午,美空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志願軍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在作戰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壯烈犧牲,年僅28歲。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強忍喪子之痛,緩緩地説:“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這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犧牲的第六位親人。

    166.王 傑(1942-1965) 男,漢族,山東省金鄉縣人,中共黨員。1961年入伍,生前係中國人民解放軍73081部隊工兵營1連5班班長。

    王傑入伍後,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自覺接受黨組織教育培養,處處以英雄人物為榜樣,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工作,奮發向上,勇於吃苦,樂於奉獻,兩次榮立三等功,被評為“模範共青團員”和一級技術能手。1965年5月1日,他在日記中寫到:“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1965年7月,王傑到江蘇省邳縣張樓公社幫助民兵地雷班進行埋排雷和爆破訓練。7月14日上午,王傑在組織民兵進行實爆訓練時,當炸藥包即將發生意外爆炸的危急關頭,為了保護在場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裝幹部,他臨危不懼,毅然撲向炸藥包,英勇犧牲,獻出年僅23歲的生命。根據王傑生前的願望和表現,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産黨黨員。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號召全國軍民學習和發揚王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兩不怕”精神。國防部命名王傑生前所在班為“王傑班”。1965年11月,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分別發出通知,要求廣泛開展學習王傑活動。

    167.王 選(1937-2006) 男,漢族,江蘇省無錫市人,九三學社社員。1958年參加工作,生前係北京大學教授,曾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計算機應用專家。

    王選主要致力於文字、圖形、圖像的計算機處理研究。他自1975年開始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針對漢字印刷的特點和難點,發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和高速復原方法,率先設計出相應的專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參數)描述筆劃特性的方法。這些成果的産業化和應用,取代了我國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推動了我國報業和印刷出版業的發展。同時,他又相繼提出並領導研製了大屏幕中文報紙編排系統、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統、遠程傳版技術和新聞采編流程管理系統等,在國內外得到迅速推廣應用,使中國報業技術和應用水平處於世界最前列,創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王選主持研製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被公認為是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後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他被譽為當代“畢昇”。他作為北大方正集團的主要開創者和技術決策人,積極倡導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闖出了一條産學研一體化的成功道路。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168.王 瑛(1961-2008) 女,回族,四川省小金縣人,中共黨員。生前係南江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王瑛對待工作一貫認真負責,兢兢業業。走上紀委領導崗位後,她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先後提出並實施了“為民服務零距離”、“村級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制度”等措施,有力改善了幹群關係,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腐敗分子,她嫉惡如仇,在查辦案件中,面對威脅和阻力,剛正不阿,毫不退卻。她直接牽頭查辦各類疑難、典型案件50多起,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她清正廉潔、不徇私情,先後多次拒收禮金,拒絕弟弟等親屬要她特殊關照的要求。她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先後資助了12名貧困學生,幫助露宿街頭的“背二哥”建起了民工公寓,支持涉水過河不方便不安全的山區群眾建起了被稱為“連心橋”的橋梁。2006年7月,她暈倒在抗旱第一線,經診斷患上肺癌,但她沒有放棄工作,反而加倍努力。“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後,她嚴格執紀,保證了全國各地支援的款物全部用在救災上。2008年11月,她因過度勞累,病情惡化,不幸去世,終年47歲。她被授予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榮譽稱號,2009年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産黨員。

    169.王書田 男,漢族,江蘇省沛縣人,中共黨員。1953年出生,現任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污賄賂局局長。

    “常懷愛民之心,長思職責所在”是王書田始終不渝的追求。從事政法工作30年來,他始終堅持公正執法,秉公辦案,所辦理過的案件,件件證據確鑿。他經手辦理了94件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案件,為國家挽回了巨大經濟損失。他帶頭查辦了14起農民痛恨的村官腐敗犯罪案,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俺們身邊的檢察官”。他主管的反貪工作在西安市檢察系統連續五年名列前茅,他所在單位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政法系統“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青年文明號”。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使他身患多種疾病。在患肝硬化、糖尿病綜合徵並得知病情惡化的情況下,他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與病魔作鬥爭。他視職責重於泰山,長期帶病堅持工作,曾三次累倒,兩次吐血,摘除脾臟,兩次被送入醫院進行急救,仍以鐵人般的毅力戰鬥在崗位上。他用“只要我有一口氣,就要辦好案”、“生命不在長短,而在價值”的堅定信念,書寫了一名共産黨員、一名人民檢察官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人民檢察官的高大形象。2006年,他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檢察官”等榮譽稱號。

    170.王樂義 男,漢族,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人,中共黨員。1941年出生,現任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

    1978年,王樂義因直腸癌做過大手術。儘管身體不好,但在當地群眾強烈要求下,他毅然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重擔。為了兌現上任時帶領群眾致富的諾言,他先到農業大學拜師學藝,後三下關東“取經”,經過數百次試驗,帶領鄉親們發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産技術,引發了蔬菜生産領域的“綠色”革命,結束了我國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鮮蔬菜的歷史。冬暖式蔬菜大棚試驗成功後,以他為首的“技術小分隊”把這一技術無償傳播到全國26個省區市。現在,三元朱村仍有140多人常年在外地傳授蔬菜種植技術,有28人被聘為當地科技副鄉(鎮)長,4人被聘為科技副縣長。為了保持技術上的領先水平,佔領蔬菜生産的“制高點”,王樂義在蔬菜種植、加工、品牌塑造等領域不斷開拓創新。目前,無公害蔬菜、“綠色通道”、“樂義”牌商標、第五代蔬菜大棚等不斷涌現,使三元朱村的蔬菜生産技術一直在全國農村處於領先地位,譜寫了農業標準化、産業化、現代化新篇章。他是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

    171.王有德 男,回族,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人,中共黨員。1954年出生,現任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

    王有德注重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員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他團結帶領幹部職工,20多年堅持治沙播綠、興場富民,完成治沙造林45萬畝,控制流沙面積58萬畝,建設沙地果園4000多畝,興辦5個多种經營公司,建立1000余畝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對外承攬100多處綠化工程,創收1億多元,彌補治沙資金不足,成功走出了一條“以林為主、林副並舉、多种經營、全面發展”的改革發展之路,在浩瀚的毛烏素沙漠築起了一道綠色屏障,極大地改善了林場生態環境和全場職工的生活條件,呈現出人進沙退的可喜局面。他成功組織實施了6個外援治沙項目,為我國林業的對外合作與交流探索了一條新路。目前,林場固定資産由1985年前的不足4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6300萬元,林木資産由1985年前的不足500萬元增加到3億元,職工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實現了“山上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鬥目標。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72.王啟民 男,漢族,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共黨員。1937年出生,現任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

    1961年,王啟民從北京石油學院畢業參加大慶石油會戰。他以鐵人王進喜為榜樣,堅定“寧肯把心血熬幹,也要讓油田穩産再高産”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油田地質開發研究工作。上世紀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開採方法”,打破了當時國內外普遍採用的“溫和注水”開採方式,開創出中低含水階段油田穩産的新路子;70年代,他主持進行的“分層開採、接替穩産”開發試驗,使水驅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90年代,他組織實施的“大慶油田高含水期穩油控水系統工程”結構調整技術,使大慶油田實現了3年含水上升不超過1%,與國家審定的開髮指標相比,5年累計多産原油610多萬噸,增收節支150億元。40多年來,他先後主持了油田8項重大開發試驗任務,參加了40項科研攻關課題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開發規劃編制研究等工作。他的辛勤工作,為大慶油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表外儲層”開發研究成果,就相當於為大慶增加了一個地質儲量7.4億噸的大油田。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73.王進喜(1923-1970) 男,漢族,甘肅省玉門市人,中共黨員。生前係中國石油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長。

    王進喜是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面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以強烈的責任感,高昂的政治熱情投入到為祖國找石油的工作之中。1958年9月,他帶領鑽井隊創造了當時月鑽井進尺的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的稱號。1960年3月,他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發揚“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結束“洋油”時代而頑強拼搏。他組織全隊職工把鑽機化整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奮戰3天3夜把井架樹立在荒原上。打第一口井時,為解決供水不足,王進喜帶領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運水保開鑽。打第二口井時突然發生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石粉,王進喜決定用水泥代替;沒有攪拌機,他不顧腿傷,帶頭跳進泥漿池裏用身體攪拌,經全隊工人奮戰,終於制服井噴,被人們譽為“鐵人”。由於長期積勞成疾,他身患胃癌,在病床上仍然關心著油田建設,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病逝時年僅47歲。王進喜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他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74.王順友 男,苗族,四川省木裏藏族自治縣人,中共黨員。1965年出生,現為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裏藏族自治縣馬班郵路投遞員。

    王順友擔負著從木裏縣城到倮波鄉郵路的投遞工作。這段馬班郵路往返里程360公里,山高路險,氣候惡劣,有時一天要經過幾個氣候帶。由於投遞路線長,他一年有330天左右的時間奔波在郵路上,餓了就吃幾口糌巴面,渴了就喝幾口山泉水,睏了就睡在荒山岩洞。但他仍然堅韌執著、樂觀向上,唱著自編的山歌,一絲不茍地勤奮工作,年年出色完成投遞任務。24年來,他在雪域高原送郵行程達26萬多公里,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征。24年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到100%。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熱心為農村發展經濟辦好事、辦實事,為農民群眾傳遞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購買優良種子。為了給群眾捎去生産生活用品,王順友甘願繞路、甘願貼錢、甘願吃苦。多年來,王順友成了郵路沿線百姓聯絡山外的紐帶。他用實際行動實踐著“為人民服務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的人生追求,受到當地藏族同胞的衷心愛戴。他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

    175.王淦昌(1907-1998) 男,漢族,江蘇省常熟市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生前曾任中國原子能研究院院長,九三學社中央名譽主席。著名核物理學家。

    王淦昌是我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線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1941年,他提出了驗證中微子存在的實驗方案併為實驗所證實。1953年到1956年,他領導建立雲南落雪山宇宙線實驗站,使我國宇宙線研究進入當時國際先進行列。1959年他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把人類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大步。1961年開始,他參與了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64年,他獨立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成為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1984年,他又領導開闢氟化氪準分子激光慣性約束聚變研究新領域。1986年3月,他與王大珩等一起提出“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受到鄧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視,以此為契機,國家制定了“863”計劃,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176.鄧平壽(1956-2007) 男,漢族,重慶市梁平縣人,中共黨員。生前係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黨委書記。

    30多年中,鄧平壽紮根偏遠艱苦農村,始終牢記黨的宗旨,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紮根基層、真抓實幹,創造性地開發農村特色産業,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使當地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草鞋書記”、“田坎書記”、“農民書記”。他帶領幹部職工多方籌資,組織群眾硬化了48條108公里村級公路,還在各村建起標準衛生室。他聘請專家傳授技術,發展壯大柚子、蠶桑等支柱産業,全鎮蜜柚和蠶桑年收入達到500萬元。他任虎城鎮主要領導15年,全鎮農業總産值增長8倍、工業總産值增長6倍多、地區生産總值增長3倍多;農民純收入增長5倍,達到3000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成為重慶最早實現“自來水、電、電視、程控電話、硬化公路”五通的鄉鎮。他生活儉樸,兩袖清風,出差時總是住最低標準的房間,一件毛衣穿了20多年。2002年查出肺部良性腫瘤,手術後6天就回到鎮上,在寢室裏邊輸液邊工作。2007年1月下村檢查工作時,他因積勞成疾,突發重症胰腺炎倒在了工作第一線,于2月不幸去世。2007年,他被重慶市委追授為優秀共産黨員。

    177.鄧亞萍 女,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中共黨員。1973年出生,現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中國乒乓球女隊原隊員,國際級運動健將。

    1989年,鄧亞萍進入國家乒乓球隊。在國家隊期間,她以頑強的毅力,刻苦訓練,總是超額完成規定訓練任務,平均每天增加訓練量4小時。在練習全臺單面攻時,她在腿上綁沙袋,面對兩位男陪練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時;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教練將球“連珠炮發”,她每次都是全神貫注,一接就是1000多個;每次訓練下來,汗水都濕透她的衣服、鞋襪,有時甚至浸濕一片地板。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從頸部到腳踝,她身體很多部位都有傷病。腰肌勞損、膝關節脂肪墊腫、踝關節幾乎長滿骨刺,這些傷痛,她在訓練和比賽中都忍著,痛得厲害就打一針封閉,有時腳底磨出了血泡,流出膿血,她仍堅持練、接著打。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她在乒乓賽場上取得了卓越不凡的成績。1989年至1997年間,她共獲得18個世界冠軍、4項奧運會冠軍,其中獲第25、26屆奧運會女子乒乓球單打和雙打“雙料”冠軍。從國家隊退役後,她熱心體育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北京申奧活動,並出任國際奧委會道德委員會、運動和環境委員會委員。她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

    178.鄧建軍 男,漢族,江蘇省常州市人,中共黨員。1969年出生,現為江蘇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鄧建軍是當代産業技術工人的突出代表。他中專畢業後繼續刻苦學習,研讀了200多冊專業書籍,在獲得大專學歷後繼續攻讀本科專業,知識積累使他成為工廠技術骨幹。當公司進口的外國設備發生故障時,他帶領工友們認真研究設備原理,破解了一道道外國設備維護運行中的技術難題,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生産成本,目前,公司有效應用了世界牛仔布18項最新技術中的15項。他敢於對進口設備進行改造,經改造後的外國設備,操作程序簡單,與同類進口設備相比,更具可操作性,部分功能超過了同類進口設備,更符合中國的生産實際。他敢於創新,用數控機床和電路板創造了牛仔布生産預縮工藝的行業最高標準,牛仔布的預縮率精度控制在2.5%以內,優於3%的國際標準。他研製的“顏料組份分析計算機控制系統”填補了世界空白。他先後對染漿聯合機進行了4次技術改造,解決了連續生産不停車這一技術難題。20多年來,他參與公司的技術創新項目近500個,其中,獨立完成150個,給企業創造了30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2005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79.鄧稼先(1924-1986) 男,漢族,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生前係國防科工委副主任。著名核物理學家。

    鄧稼先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早在青少年時代,他就樹立科技強國的理想。1948年到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回到祖國。為了發展國防科研事業,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幾十年。他組織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他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他組織領導了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的研究,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與試驗工作。在組織領導與規劃中國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不僅忘我地投入科學研究,而且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表現出高度的犧牲奉獻精神。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追授他“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180.叢 飛(1969-2006) 原名張崇,男,漢族,遼寧省盤錦市人,中共黨員。1994年參加工作,生前係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

    叢飛是一名用愛心感動中國的“業餘歌手”。從他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英年早逝,一直懷著誠摯的愛心,致力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先後20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雲南及山東等地的貧困山區,認養資助一批批輟學兒童。十多年中,他先後資助了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10多個少數民族的100多名貧困失學兒童和殘疾人,累計捐款金額超過300萬元,但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加入深圳義工聯10年中,他義工服務時間超過6000多小時,為社會公益演出400多場,佔演出總量的一大半。2006年4月20日,曾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的叢飛,因患晚期胃癌而病逝,年僅37歲。就在生命最後一刻,他還不忘奉獻社會,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獻出來,為6位眼疾患者帶來了光明。叢飛用短暫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動人樂章。他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被授予全國青少年“身邊最讓我感動的人”等榮譽稱號和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首屆中華慈善獎。

|<<   上一頁   6   7   8  9   10   下一頁   >>|
 
 
 相關鏈結
· "百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等評選啟動
· 人民日報評論員:黨員幹部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 "雙百"候選人已産生 群眾投票從20日起全面展開
· 全國"雙百"評選提名:群眾參與廣泛社會反響熱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