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8月12日電(新華社記者侯嚴峰、譚劍)湖南省在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堅持將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擴內需”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著力解決事關老百姓生存、發展、福利等重大民生問題,確保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生改善。
經濟發展為“基”
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統計表明,儘管遭遇罕見冰雪低溫災害與金融危機雙重不利影響,2008年湖南省經濟仍實現逆勢上揚:GDP首次突破萬億元,城鎮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4%和15.6%;今年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現金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2%和8.2%。
在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作為民生“量”與“質”的體現,湖南省城鄉消費水平逐年提高,消費結構日趨合理。2008年,湖南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445.5元,在中部6省中躍居第一位;農民人均消費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9%。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分別增長8.4%和5.5%。
目前,湖南省城鎮居民消費已由生存型溫飽消費逐步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結構轉變,服務性消費支出比重逐步增加,城鎮居民用於家庭設備、居住、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娛樂等方面的消費迅速增長,2008年這五項支出已佔城鎮居民消費總支出的一半。農村居民居住、交通、通信等支出也呈現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居住支出增長22.4%,購買家用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支出增長92.9%,家用計算機支出增長1.3倍。
作為民生之“本”,湖南省就業形勢也好于預期。據了解,上半年湖南省城鎮新增就業36.9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9.7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3.7%和65.6%。農民工就業形勢總體平衡,年初285萬返鄉農民工已有200多萬實現了跨省就業,留在家鄉的農民工數量繼續減少。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6.8萬人。
湖南省發改委主任蔣作斌説,收入增長、消費結構轉變和就業形勢整體向好,表明全省民生保障和改善已步入良性循環,而這份“民生成績單”的取得,主要得益於湖南省在確保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始終將改善民生放在突出與優先位置。
民生改善為“本”
近年湖南省經濟實現快速增長,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此基礎上,湖南省提出“富民強省”以富民為先,經濟發展以民生為重。2008年5月,湖南省出臺《關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決定》;今年初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省委又把解決突出的民生問題作為近期10個方面整改任務之一。
湖南省“民生優先”首先體現在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公共財政支出向“三農”傾斜、向社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困難群體和困難地區傾斜、向基層傾斜。據了解,儘管近年來湖南省級財政收入增長較快,但人均財力在全國排名24位。與此同時,省財政對教育、醫療、社保等群眾最關心的民生投入卻保持快速增長。據省財政廳副廳長胡偉林介紹,2008年全省共投入保障資金36.79億元,同比增長57.4%;今年以來又投入23.43億元,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2008年,全省醫療衛生支出87.60億元,比上年增長47.98%;今年上半年已支出37.8億元,同比增長70.7%。在社會人口出生率方面,2008年全省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10.31億元,比上年增長40.42%;今年上半年支出144.8億元,增長幅度達到14.1%。
其次是大幅度減輕城鄉居民稅費負擔,為城鄉居民創造寬鬆的生活環境。據了解,隨著經濟發展和惠民政策的不斷推出,湖南省城鄉居民生活環境顯著改善。城鎮居民個人所得稅和農民稅費負擔明顯減輕,“兩免一補”的推廣使城鄉居民教育費用負擔大幅降低。以農民負擔為例,2008年湖南省農民人均稅費支出僅4.9元。社會保障的逐步完善也給城鄉居民帶來了實惠。2008年,湖南省122個縣(市、區)和16個非行政區全部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98.8%的農戶參加了新農合。
城鄉統籌為“先”
湖南省將就業問題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中之重,初步建成了統籌城鄉的市場就業制度。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趙湘平介紹,自2006年以來,湖南省全面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加快推進就業責任法制化、就業政策普惠化、就業援助常規化、就業服務規範化。就業援助對象由國企“4050”人員擴大到城鎮零就業家庭、農村貧困家庭、未就業退役軍人、殘疾人和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等就業困難群體;啟動實施了“上岸漁民就業援助計劃”“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零轉移就業家庭就業援助計劃”“未就業大學生就業援助計劃”等。
據統計,近3年來,湖南省新增城鎮就業203.63萬人,在中部地區率先實現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2008年,全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實現勞務收入950億元,比2005年增長42.5%。到今年6月底,全省返鄉的280多萬農民工有92%以上繼續外出務工或在本省就業。與此同時,湖南省還出臺了大學生就業托底政策,有效穩定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