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大美青海--生態保護與綠色經濟成為發展的主旋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07日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青海三江源地區,哺育了中國半數以上的人口,支撐了江河流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在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生態立省”戰略指導下,三江源地區停止一切礦産資源開發,取消對當地政府GDP考核,把生態保護與建設列為主要考核內容,綠色經濟成為發展的主旋律。局部的“不經濟”,為的是全局的更經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是一塊震撼人心的大美之地!

青海察爾罕鹽湖一瞥。郅振璞攝

    青海地處“江河源”和“氣候源”的獨特地理位置。省委書記強衛告訴我們,“這裡是高寒生物物種的資源庫,是全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這意味著青海肩負著一份特殊的責任。

    作為守護這塊凈土的第一責任人,青海省委、省政府鮮明地提出“生態立省”戰略——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

    “綠色”可以變成“金色”,“金色”必須“綠色”。這既是智者的選擇,更是責任的體現。

    青海給全國發展作出的最大貢獻,就是保護和建設好這裡獨特的生態環境

    真該感謝青海!

    重慶,武漢,南京,上海……以長江為飲用水源的沿江重要城市的朋友們,恐怕不曾想到,為了所喝的這一口水更加潔凈,5.57萬名牧民已經或即將搬離家園。

    青海省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這座“中華水塔”,哺育了中國半數以上的人口,支撐了江河流域的經濟社會發展。

    強衛説:“保護好青海的生態,不僅關係青海的發展,而且關係中華民族的未來,甚至關係全球的生態安全。青海要把保護生態作為重要責任,寧可犧牲發展速度、犧牲GDP,也絕不能犧牲生態、犧牲環境。”

    青海省委、省政府決定,在三江源地區停止一切礦産資源的開發,從2006年起,不再對當地政府進行GDP考核,而把生態保護與建設,列為三江源地區各級政府的主要考核內容。

    局部的“不經濟”,為的是全局的更經濟。長江、黃河沿岸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有青海人民的一份特殊貢獻。

    省長宋秀岩説:“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下,青海真正能給全國發展作出的最大貢獻,就是保護和建設好這裡獨特的生態環境。”

    三江源辦公室工程部主任郜貴恩告訴記者,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實施4年多來,效果日益顯現:水源涵養功能逐步恢復,“增水”效果明顯。在近年降水量增多、地面植被恢復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三江源沼澤、湖泊面積呈現擴大趨勢。遙感監測顯示,僅瑪多縣的湖泊面積就增大111.3平方公里。草地沙化防治區植被覆蓋面積比2005年平均提高23.3%,黑土灘産草量比治理前增長6倍。

    青海的輪廓就像一隻玉兔,美麗的青海湖就是玉兔的眼睛,顧盼生輝。經過退耕還林還草、沙漠化治理、天然草地恢復、漁業資源恢復等工程的實施,青海湖這只“眼睛”更閃亮了!2005年以來,青海湖水位上升47厘米,湖泊面積增加63.31平方公里。8年來,青海湖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湟魚的數量增長了近10倍。

    禁獵多年之後,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珍稀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逐步回升,藏羚羊從1998年的1.5萬隻,增至現在的5萬隻左右。

    8月的青海,西寧細雨綿綿,循化綠草茵茵,酷似江南;海西的德令哈市、海北州府的駐地西海鎮,寧靜安詳,乾淨有序,恍若北歐小鎮……青海省氣象局局長陳曉光研究員告訴我們,從人體感受的角度看,近年來,青海的溫度、濕度和降雨量等都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青海“舒服”、“較舒服”的人體舒適日數,呈現上升的趨勢。省環保廳副廳長張藍青也感慨地説,西寧現在幾乎可算是個非乾旱的地區了。

    綠色經濟的最高形態是“賣風光”——山水依舊,動眼動口不動手

    “萬山之祖”的崑崙山脈橫貫青海全境,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祁連山橫亙于南北兩翼。沱沱河、通天河,聽名字就讓人震撼。45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沿湖繞一圈就是360公里。終年積雪的冰峰,一望無際的草原,茫茫的戈壁大漠,秀麗的湟水谷地,旖旎的高原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都讓人流連忘返。

    氣候也成了青海重要的生態旅遊資源。“人少的地方最好玩!”要是按照海北藏族自治州副州長周正的這個説法,那青海的地廣人稀也是旅遊優勢。

    生態旅遊是以不影響環境為前提的一種旅遊模式。近年來,青海把發展高原生態旅遊業作為實施生態保護的重要後續産業和替代産業來抓,對原生態的旅遊資源進行超前規劃,開闢了環西寧旅遊圈,北線開闢了門源、祁連山風光之旅,中線有柴達木、可可西裏之旅,南線有三江源之旅,還有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體驗之旅等等。今年8月1日,青海玉樹機場正式通航。這意味著,三江源高原生態旅遊,從此有了快速通道。

    地處西北內陸的青海,正敞開胸懷走向世界。2001年創辦的“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如今已成為亞洲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事,成為青海的一張耀眼“名片”。“三江源國際攝影節暨世界山地紀錄片節”正成長為展示三江源生態保護成果的國際性品牌;“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以詩歌藝術形式,謳歌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時代精神;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會、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青海國際唐卡藝術與文化遺産博覽會等,都在向世人展示著青海建設生態文明的畫卷。

    今年,青海的生態旅遊出現了“井噴”現象。1至7月,入境遊客和旅遊外匯收入增長30%以上,累計接待遊客607萬人次,平均每個青海人接待一人次以上。夏秋旅遊旺季,更是出現“一票難求、一鋪難定、一(旅行)車難要、一導(遊)難請”的局面。“青海旅遊,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火過。”青海省旅遊局副局長徐浩興奮地説。

    記者在青海採訪期間,竟遇到了三撥熟悉的朋友!偶然之中有必然。這些年,青海“涼吧”的品牌效應不斷擴大,往返西寧的機票,很少打折。

    旅遊是就業工程。徐浩説,2000年以來,青海旅遊業迅速壯大:三星級賓館從當初的三四家發展到現在的20多家,導遊人數從600多人發展到今天的上萬人,旅行社從40多家增加到200多家,旅行車從十幾輛增加到現在的近400輛。

    旅遊是富民工程。海東地區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號稱“高原小江南”,這裡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撒拉族風情吸引著八方遊客。在三蘭巴海村韓伊拉斯家的院子裏,植物滿園,果樹飄香,高高的房檐和窗戶上,精雕細刻。韓伊拉斯的父親韓軍告訴我們,這裡是“農家樂”旅舍,一次最多可接待100多人,今年7月開業以來,已獲毛利15萬多元。

    綠色經濟成為發展的主旋律——從開發的源頭,就把循環經濟的理念根植進去

    “賣風光”與“賣石頭”不是絕對地對立的。青海這個資源大省,礦産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9種,在全國前10位的有54種。特別是柴達木盆地,礦産資源的潛在價值達17萬億元。“全國的鹽化工産業,柴達木盆地的條件最好,全國最豐富的鹽礦資源就在這裡。”青海鹽湖工業集團副總經理謝康民説,光一個察爾汗鹽湖就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

    儘管青海是資源的富礦,但是,不能浪費,更不能污染。

    在位於柴達木盆地的青海鹽湖工業集團,記者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這裡雖是鹽化工企業,但進門卻需要買門票。原來,這裡是我國最大的鹽湖化工工業園的生産基地,博大壯美的察爾汗鹽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鹽湖。艷陽下,鹽湖被映得七彩斑斕,滷水中,一叢叢多姿的鹽花,像蘑菇,似寶塔,潔白如雪,晶瑩似玉。企業還創辦了一個鹽博物館,展示國內外鹽資源的分佈情況、不同種類的鹽樣品,及其特點、功能、潛能等。

    這裡是全國最大的鉀肥生産基地。過去單一産品的時代,雖然生産出了鉀肥,但原料中大量有價值的化學資源白白浪費了,而且還污染環境。如今,隨著資源綜合利用的推進,這種情形正在逐步改變。

    鹽湖工業集團綜合利用項目的一期工程,已進入試車前準備階段。作為鎂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三期工程,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工地在格爾木市以北約40公里處,與鹽湖綜合開發一、二期項目隔路相望。項目區周圍,是一個個泛著濃綠色的老鹵池。這些老鹵是多年來鉀肥生産中排放的廢液,主要化學成分就是氯化鎂。由於之前技術不成熟,這種鹽湖的優勢資源,一度無法再利用而成為“鎂害”。

    謝康民説,廢液老鹵通過精製、脫水、電解,能生産金屬鎂,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氯氣可生産乙烯。通過鹽湖鎂資源的綜合利用,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可以帶動氯、鈉、煤、石灰石等多種資源綜合開發,實現變“鎂害”為“鎂利”。他説,要把鹽湖集團綜合利用項目,做成全國最典型的循環經濟的範例。

    在動物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犀牛身上往往寄居著很多小鳥,它們靠吃犀牛身上的寄生蟲生存,同時幫助犀牛清理寄生蟲。青海金鋒和海西化建就是青海鹼業這頭“犀牛”身上的“小鳥”。青海鹼業公司生産純鹼的過程中産生的廢液,無償供應給金鋒實業公司生産氯化鈣,粉煤灰和廢石免費提供給海西化建公司生産水泥。記者在青海金鋒實業公司看到,35個梯級蒸發池中儲存的就是青海鹼業排放出來的廢液。由於原料不需要花錢,同時利用西部有利的氣候條件進行自然蒸發,每噸氯化鈣的生産成本要比內地低300元左右。

    新能源、新材料是青海近年來著力培育的産業。在西寧開發區東川工業園,一進青海最大的外商獨資企業——亞洲硅業(青海)有限公司大門,迎面可見巨幅的太陽能發電板。公司總經理助理唐洪介紹,公司生産的多晶硅,是製造太陽能電池和集成電路芯片的主要原料,年産8000噸,都供應給了無錫尚德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企業。

    “以後,太陽一齣來就能賺錢!”唐洪笑道。他説,綜合考慮土地資源、電網和光伏産業鏈等要素,青海發展光伏産業的綜合優勢十分顯著。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文國棟告訴我們,海西州規劃了38個光伏電站,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2020年全部建完。還規劃了21個風力發電廠,裝機總量770萬千瓦。由於新能源産業的前景廣闊,又擁有戈壁荒漠的土地優勢,5月以來,已有30多家大型企業前來海西洽談投資合作。

    省經委副主任董璞説,青海堅決淘汰落後産能,嚴把環保閘門。今年5月,僅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就關了15家硅鐵小加工廠。

    拉長産業鏈,也是“綠色”的手段之一。過去,青海的不少電解鋁廠,從外面買來氧化鋁粉後,進行簡單的粗加工,製成鋁錠就銷出去,賣不上好價錢,還污染了環境。如今,青海則將鋁錠加入合金元素,生産出不同用途的高硬度合金。對此,董璞作了個形象的比喻:“過去是從別人那裏買點面,揉成饅頭就賣出去,只是個饅頭舖子。如今,變成開飯館,‘饅頭’成了我們飯館的原料了。”青海盛産鉀肥,一家外省企業欲大量採購,拿回去製成複合肥等。青海則讓他們把配料拿來加工合成,結果被採納。

    綠色經濟,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青海面積很大,青海財政很小——但“小財政”撐起了“大民生”

    青海很大,面積75萬平方公里;青海很小,2008年地方財政收入僅為71.6億元。

    省委、省政府領導強調:“青海經濟不發達,在青海生活的各族幹部群眾不容易,尤其是貧困群眾更不容易。我們始終堅持,越是困難地區,越是困難時刻,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青海省委、省政府目前的主要辦公用房,還是上世紀50年代建的。但是近年來,青海省向基層、向困難群體、向民生投入的財政資金卻越來越多。2008年,全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投入達268.5億元,佔全省財政總支出的73%。

    省財政廳副廳長陳峰説,為解決縣鄉財政困難,青海省財政持續加大對下轉移支付的力度。2006年,青海消化了全部基層政府欠賬,每年為每個鄉鎮安排10萬元的運轉經費。到2008年底,全省縣級財政供養人員年人均可用財力,由2005年的2.8萬元增至6.6萬元,提高了基層政府保障民生的能力。

    8月25日,記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採訪時看到,放射科醫生趙闖績正在為天峻縣牧民才旦拍攝腳趾骨折的X光片,“這臺上月開始使用的數字化X線機好多了,診斷準確率高,而且立等可取。”該院醫務科科長趙軍勇介紹,從去年至今,州政府累計投入近700萬元幫助醫院更新設備。

    省衛生廳副廳長王煉告訴記者,2008年,青海省累計安排城市醫療救助資金7762萬元,投入農村醫療救助資金2.4億元,建成3247個標準化衛生室,為156個鄉衛生院配備了流動衛生服務車。全省標準化村衛生室比例已達92%。

    “小”財政發揮了“大”威力。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紀仁鳳介紹,2003年和2005年,青海在全國率先實行城市低保、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2007年,提前3年實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全省零就業家庭全部實現了每戶至少有1人就業;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特困人口醫療救助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初秋,格爾木市南郊,天空湛藍。居住在這裡的240戶生態移民共1700多人,均從400多公里之外的三江源地區的曲麻萊縣移居而來。房子全部是政府出錢新建的,每戶每月還有補助。

    “生態和民生就像人的兩條腿,哪條腿短了都不能正常走路。”曲麻萊縣三江源生態移民駐格爾木管委會主任南夏説。管委會千方百計為移民們尋找務工機會。3年來,移民村600多位勞力中,360余人外出務工。2005年,政府在村裏投資300萬元,興建了明德小學,採用藏漢雙語教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數十里管道地底下埋,清泉水流到了莊稼人的鍋臺。”海東地區樂都縣李家鄉的農民馬平兵快樂地唱起了“花兒”。他擰開水龍頭,水流嘩嘩地為他的歌聲伴奏。如今,樂都縣24萬農村人口中,已有22萬實現了方便、安全飲水。

    由於降水稀少、空氣乾燥,在格爾木市,有這樣一個説法:種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娃兒還難。然而,憑著十倍、百倍于別處的不懈努力,如今,格爾木市卻成了全國的綠化先進城市。

    “人一之,我十之!”格爾木的樹,是青海精神的一個縮影。秉持著這種精神,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青海各族幹部群眾必將創造出更多的奇跡。大美青海,明天一定更美好!(記者顧兆農、郅振璞、陳沸宇、王偉健、朱虹、劉文波集體采寫)

 
 
 相關鏈結
· 青海玉樹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
· 西藏試行草原生態保護獎勵 資金由地方財政承擔
· 青海省加強三江源生態保護項目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 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4年取得初步成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