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社科院:我國教育應最大限度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 劉奕湛)中國社會科學院8日發佈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指出,為適應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我國教育發展應該從結構和效率入手,在爭取實現更大資源投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成為我國教育發展關鍵。

    綠皮書指出,經過近30年的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95%以上,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1%。但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人口受教育狀況存在以下明顯差距:首先,勞動年齡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遠遠低於發達國家。2005年,美國該指標為13.63年,日本為12.9年,比我國高出5年左右。其次,人口預期受教育年限也有很大差距。2005年我國該指標為12.3年,而2000年美國已達到14.7年。再次,發達國家教育處於長期穩步提高的過程,中國則出現大起和大落。美國分隊列的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變化平緩,且隨時間呈穩步增長趨勢。相比之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隊列間起伏較大,且各隊列隨時間遞增幅度差異較大。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主要差距産生於12歲至14歲年齡學生在學率的陡然下降。

    綠皮書指出,未來我國改革與發展教育體制,促進人口文化素質的快速、穩步提高,應當重點考慮:第一,繼續加大國家教育投入總量,提高國家財政教育投入佔GDP的比例;第二,抓住人口轉變契機,合理分配資源,重點發展學前教育與高中和高等教育。受近年來生育率下降的影響,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小學階段在校生規模將出現下降趨勢,初中階段在校生規模也將在相當程度上出現類似的下降趨勢。因此,未來一段時期內,在穩定九年義務教育成果基礎上,我國教育發展的重點應逐步“雙向延伸”——向學前教育與高中、高等教育傾斜;第三,切實考慮我國目前城鄉、地域間的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對農村地區以及全國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教育發展實行對口支援,從教師、經費等方面保證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發展;第四,扭轉目前我國各階段教育投資中公共支出的結構性失衡的局面,適當擴大高等教育的社會投資比例。鼓勵社會辦學,通過競爭機制營造良好的、充滿活力的教育市場。同時,通過教育投入與産出管理機制的改革,以市場導向培養人才,綜合發展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實現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的動態平衡。

 
 
 相關鏈結
· 新中國成立60年我國教育科技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我國教育均衡化穩步發展
· 我國教育機構首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哈馬德國王獎
· 我國教育循序破解制約發展難題 力求讓人民滿意
· 人大代表呼籲改變我國教育領域諸多不合理現象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