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9月11日電(記者丁文傑、李丹)“如果雜交水稻種植面積佔到水稻總種植面積的一半,那麼世界上的總水稻産量可以增加1.5億噸,每年可以多養活4億人。”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説。
袁隆平11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對外合作部長級論壇上,向與會18個國家的部長級官員和一些國際組織官員介紹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最新進展。
由袁隆平院士領銜的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研究在國際上遙遙領先。這一技術的推廣應用幫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國每年種植雜交水稻所增産的糧食可多養活7000萬人口。
近年來,中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佔總水稻面積的57%,即6000萬公頃。全國雜交水稻平均産量為7.2噸/公頃,大約比常規水稻5.8噸/公頃的單産高出1.4噸。
袁隆平介紹,中國于1970年取得三係雜交水稻研究的成功之後,1995年又取得兩係雜交稻研究成功並大面積商業化種植。兩係雜交稻比三係雜交稻可增産5%到10%。近年來,兩係雜交稻發展迅速,2002年已擴大種植面積至260萬公頃,大約佔雜交水稻總種植面積的18%。
更令人鼓舞的是,自1996年,中國啟動超級稻研究項目以來,超級雜交稻的研究分別於2000年、2004年實現農業部中國超級稻研究計劃制定的第一期大面積示範10.5噸/公頃、第二期12噸/公頃的目標。超級雜交水稻的大面積商用規模的種植,其産量比目前生産上應用的高産雜交水稻增産幅度達20%。
目前,第一期超級雜交稻的種植面積為200萬公頃,平均産量8.5噸/公頃。第二期超級稻種植面積達到20萬公頃,平均産量超過9噸/公頃。
袁隆平説:“如果超級水稻在中國的年種植面積達到1300萬公頃,並且産量增加2.25噸/公頃,則預計年增加産量達3000萬噸,這意味著每年可以多養活7500萬人。”
讓雜交水稻走向世界、造福全人類是袁隆平院士的最大心願。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得到推廣。
越南和印度商業化種植雜交水稻已有多年。2003年,越南大約有60萬公頃種植了雜交水稻。雜交水稻的産量為6.3噸/公頃,而其本地品種的産量為4.5噸/公頃。由於雜交水稻的商業化生産,越南成為繼泰國之後的第二大大米出口國。
另外,其他許多國家,例如菲律賓、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厄瓜多爾、幾內亞和美國,也在發展雜交水稻技術方面獲得了巨大進步。“事實證明,雜交水稻是大幅提高産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不僅在中國,在國外也是如此。”袁隆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