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60年鑄就經濟發展三大引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那裏曾是一片鹽鹼荒灘,“種樹一年綠、兩年黃、三年進灶膛”……而今,一座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正在崛起。

    看著眼前的現代化碼頭、高樓、廠房,濱海新區的開拓者、原天津市副市長葉迪生感慨萬千:“當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天津濱海新區的巨變,是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滄海桑田的縮影,也是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例證。

    我國東部地區以全國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在東部的海岸線旁拓出了一片改革發展的熱土。而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經濟圈,猶如三個動力強大的引擎,在改革開放的新征程中正發揮著引領全國發展的作用。

    三大經濟圈領跑全國經濟

    讓葉迪生深感自豪的是,到2008年,天津濱海新區工業總産值比1993年增長30倍。空客A320飛機、新一代大推力火箭、3000萬噸原油等支柱産業基地成長壯大。

    而在舊中國,天津雖然被稱為中國現代工作的發祥地,但在1949年,全市的經濟總量僅有4.07億元,只能生産有限而簡單的工業産品。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天津加快了發展步伐,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新中國成立60年間,天津市以年均10.6%的經濟發展速度,2008年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北方對外開放門戶”作用初步顯現。

    從天津跨越式發展的軌跡中,可窺京津冀經濟圈快速發展之一斑。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京津冀經濟圈仍然顯現出巨大活力,2008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總量超過9%,穩固了繼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後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的地位。

    在蕉風椰雨的南國,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廣東,創造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珠三角。30年前,珠三角以桑基魚塘聞名,産業單一、經濟落後,而今,這個地區已發展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最密集的城市集群。從2002年到2008年,廣東GDP年均增長14%左右,高出全國同期水平近4個百分點。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佛山人均GDP均超過1萬美元大關,最高的深圳人均GDP達12932美元,超過中上等國家收入水平標準。

    深圳,30年前還是一個小漁村,貧窮的人們紛紛偷渡香港,30年後的今天,它成了一個創造世界經濟奇跡的現代化大都市。

    江南,在文人墨客筆下,是人間天堂。而今的江南,不僅景色秀麗,而且變得更加現代和繁榮。前不久,長三角經濟“半年報”出爐: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的背景下,長三角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佔比依然穩定在20%以上。長三角“以佔全國2.1%的國土面積、産生全國兩成以上經濟總量和財稅收入、近四成進出口總額”。

    “歷經新中國成立以來多個歷史階段的發展,長三角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城鎮體系較為完備的區域。”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人説。

    昔日人們不願過去居住的浦東,現在建設現代化的金融中心;蘇南已成為中國城鄉差別最小的地區之一。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説,改革開放之前,由於大批企業在內地,東部地區的領先地位並不突出。現在,東部地區完成了率先發展的歷史使命,其中的三大經濟板塊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消息説,三大經濟圈中的城市群總人口約佔全國的20.6%,土地只佔1.1%。經過60年的發展,三大經濟圈的GDP佔了全國總量的約40%,實際利用外資額佔全國的85%以上,進出口額佔全國的75%以上。

    不僅經濟“塊頭大”,而且其勇於創新的膽略、大開大放的胸懷,為全國其他地區創造了經驗,並産生了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

    三大經濟圈加快改革發展步伐

    2009年6月23日,隨著首架在中國總裝的空客A320飛機機身上的紅色幕布緩緩落下,空客首次完成在歐洲以外的總裝並交付使用。

    “天津總裝線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商用飛機總裝線之一。”空中客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恩德斯説。空客項目從確定選址天津濱海新區到交付第一架飛機僅用了3年時間。中外人士見證了以“濱海新區速度”為代表的“京津冀速度”。

    2006年,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總體發展戰略佈局,批准天津濱海新區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的發展。目前,濱海新區已成為世界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世界500強企業已有120多家在這裡投資設廠。

    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濱海新區自2004年以來,用了5年時間實現GDP連續邁上兩個千億元臺階,2008年達到3102億元,佔天津GDP總量48.8%,成為促進京津冀、環渤海區域發展的重要力量。

    和京津冀經濟圈一樣,作為率先發展的改革開放排頭兵,長三角、珠三角的新一輪發展被相繼納入國家戰略,更高層次的開發開放強勁啟動。

    就在不久前,因南匯行政區域併入浦東新區而産生的“新浦東”,提出了新的戰略定位和奮鬥目標——力爭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拼搏,使浦東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樞紐節點,成為制度創新、自主創新的重要平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向前發展的成功實踐。

    “浦東開發開放已經進入二次創業的新階段。”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説,上世紀90年代初,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浦東新區,帶動了長三角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騰飛。依靠全國的支持,浦東僅僅用了19年就實現了滄海桑田式的變遷。作為我國綜合配套改革的實驗區,1210平方公里的“大浦東”有望成為上海乃至長三角未來20年的經濟發展新引擎。

    2008年9月,國務院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了長三角的發展定位:建設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這為長三角的跨越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按照國家最新規劃,長三角擴大到江蘇、浙江全省和上海兩省一市,長三角佔中國經濟總量的比例也由1/5提升到接近1/4。

    而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珠三角從幾近“一空二白”起步,建設成為堪稱世界級的區域經濟體、一個活力四射的超級城市群。

    如今,曾經作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驗田”的珠三角吹響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號角。2009年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這個綱要明確提出,珠三角是探索科學發展模式的試驗區和深化改革的先行區。到2012年,珠三角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到2020年,珠三角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這標誌著大珠三角將成為代表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新格局裏競逐主導權的“主力選手”。

    借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契機,深圳市把目光瞄準了下一輪的經濟增長。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許勤表示:“深圳正加強對未來産業的規劃,打造新型産業、未來産業,與香港聯合打造亞太乃至全球的創新中心。”

    三大經濟圈加速“一體化” 輻射帶動作用增強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的開通,把京津兩地的行車時間縮短到30分鐘以內,平均每天有超過5萬人次的客流通過高速鐵路來往于兩地,成為兩地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天津社會科學院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楊立新説:“京津城鐵催生著兩地互動與兼容的生活方式、就業形式和商務模式,有力地促進了京津的‘同城化’和‘一體化’。”

    2008年,天津市接待遊客數量和遊客消費額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3.3%和14.2%,增幅為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城際鐵路對天津旅遊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

    目前,在北京和天津這兩個特大城市之間,多功能、多層次、多方位、立體式的快速高效交通網,對促進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京津冀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産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有專家指出,要在經濟日趨全球化的國際競爭中立足,每個國家都要實現國內的一體化,至少首先實現區域的一體化。三大經濟圈加快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腳步,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經過跨越式發展的珠三角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經濟體之一。根據國務院批復的規劃,粵港澳將通過10年至20年時間的努力,把大珠三角建設成為世界上最繁榮、最具活力的經濟中心之一。

    在加強與港澳都市圈合作的同時,珠三角9市已聯手拉開經濟一體化大幕。今年5月,廣東省頒布實施《關於加快推進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的指導意見》,以推動珠三角以交通一體化為切入點,實現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環保生態、城市規劃、公共服務等一體化。目前,廣州、佛山不僅簽訂了《廣佛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還與肇慶簽訂了《廣佛肇經濟圈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深圳、東莞、惠州和珠海、中山、江門分別簽訂了《推進珠江口東岸地區緊密合作框架協議》和《推進珠中江區域緊密合作框架協議》。

    “珠三角一體化意義深遠、潛力巨大,可以説是繼深圳特區試驗之後,珠三角面臨的又一個重大歷史機遇。”佛山市委書記林元和説。

    而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也成為“長三角共同的大事”。説起上海世博會,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一口氣説出了好幾個“共”:主題共議、項目共建、活動共推,旅遊共興,確保杭州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接待中外遊客800萬人次。

    記者從上海市發改委了解到,目前,長三角在省市的層面已形成了交通、能源、信息等十大重點合作專題,由此推進長三角市場一體化、重大基礎設施一體化、資源節約和環保一體化、創新體系一體化、社會事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記者劉心惠、孟華、梁鋼華、李榮) 

 
 
 相關鏈結
· 支樹平在川考察:創造性開展工作 促進經濟發展
· “2009中國(遼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開幕
· 遼寧啟動“青年服務縣域經濟發展行動”
· 山東危中求進促經濟發展:重筆描繪“微笑曲線”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