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19日電(記者劉丹、吳霞)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親自駕駛著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車跨越主席臺一側的“時空隧道”,拓開象徵著“汽車風洞”的大門,全場頓時彩帶飄飛、掌聲雷動。經過近5年的建設,國內第一個“汽車風洞”——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19日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落成啟用。
“9年前我從德國回國時有兩個夢想,一個是自主研發新能源汽車,一個是自主建造國內首個汽車風洞。”萬鋼難掩興奮地説,“今天這兩個夢想都實現了。”
作為公共性汽車和軌道車輛的關鍵技術平臺,“汽車風洞”將為我國汽車和軌道車輛工業,特別是為新能源汽車的自主研發提供重要的基礎性服務,也將為我國汽車工業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由同濟大學承建的這一總投資4.9億元人民幣的風洞中心項目,是上海市重大産業科技攻關項目。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風洞包括國內首座汽車氣動聲學整車風洞、國內首座熱環境整車風洞和一個集汽車造型、加工、設備維護、科研和管理于一體的多功能中心。它與上海嘉定國際汽車城先期建設完成的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上海汽車質量檢測中心、汽車試驗場共同組成國際一流、配套齊全的地面交通工具測試研究基地。
同濟大學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主任楊志剛教授介紹,“風洞”中巨大的人造風模擬的各種行車環境中遇到的空氣阻力、噪聲、熱力學狀態以及天氣環境如溫度、濕度、太陽輻射等,用以測試樣車的安全性和操縱穩定性,以設計出更加節能、美觀的汽車。
同濟大學風洞中心從建設初始就按照世界最先進的指標進行規劃,建成後的風洞中心在噪音控制、地面模擬、空氣動力測量精度、環境模擬等關鍵技術指標上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並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産權。
同濟大學副校長陳小龍表示,啟用後的“汽車風洞”將擔負起技術服務和學科發展的雙重任務,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為中國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以及軌道交通産業提供一個非營利、中立性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企業的自主創新和自主設計;二是參與國家戰略項目,為我國高速列車自主研發和大飛機項目的關鍵技術提供支撐平臺;三是作為中國汽車和軌道車輛産業的國際技術交流中心及高端人才培訓的基地。
萬鋼表示,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學承擔著培育人才、發展科技、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的重任。以大學為主體將風洞中心建成一個面向整車、零部件企業的公共科技服務平臺是風洞建設的創新模式,為今後類似的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開拓了新的途徑。
萬鋼説,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的正式運營,是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希望風洞中心以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為宗旨,致力於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並積極拓寬學科領域,為我國高速列車和大型飛機的自主研發提供技術支撐,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