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邁向現代化的偉大創舉——論“中國模式”創造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時評:邁向現代化的偉大創舉——論“中國模式”的創造性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新華社記者)新中國60年華誕來臨之際,越來越多的人以不同方式、從不同角度解讀“中國模式”。此時,世界經濟正因國際金融危機的肆虐而陷入幾十年來少有的低潮。而在世界東方,社會主義中國依舊保持經濟較快發展的態勢。中國正以其60年的歷史性跨越和在危機中的良好表現,讓世界矚目。

    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發展環境,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只有從本國實際出發,掌握和適應科學規律,才能探索出符合國情、順應時代的發展方式,找到通向現代化的康莊大道。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結合,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了不同於傳統模式社會主義的中國發展模式。

    “中國模式”的鮮明特色,就是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歷史性飛躍,是人類發展史上從未有過的創舉。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使億萬人民創造、創新、創業的熱情噴薄而出,讓一個古老的東方大國面貌煥然一新。30年來,中國保持了年均近10%的經濟高速增長,一個總人口比美國、日本、歐洲之和還要多的國家,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光明大道。這是世界現代化歷史上的發展奇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使市場機制在國家宏觀調控中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讓市場“無形之手”與政府“有形之手”圍繞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的目標發揮積極作用並互為補充,從而克服市場的週期性顛簸和公平缺失,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實現經濟協調發展、持久繁榮。

    “中國模式”的成功經驗,在於正確處理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中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在快速發展中,既克服了資本主義經濟週期性波動的難題,又避免了一些轉軌經濟體實施“休克療法”導致的社會動蕩。發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改革是手段,是強大動力;穩定是前提,是必備條件。三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正是因為採取先易後難、先試驗後推廣,逐步推進的漸進式改革,堅持統籌兼顧、均衡發展的理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才得以穩步實現既定目標。

    “中國模式”的偉大成果,就是和諧社會共建共享,集中力量辦大事。新中國的60年,是中國從積貧積弱走向共同富裕的60年,是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60年。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治國實踐,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熱情,凝聚起排山倒海、戰無不勝的強大力量。從改革收入分配製度,到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腳步從未停歇;從抗擊汶川特大地震,到舉辦北京奧運會,社會主義制度所固有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巨大優勢不斷凸顯。

    當一個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國家憑藉“中國模式”開啟現代化征程時,這種模式的價值必然超出一個國家的範疇而具有了世界意義。它不僅豐富了人類發展路徑,而且以其所倡導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理念,向世界昭示著一個真理的存在和它無窮的魅力。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作“長袖善舞”。正是有了“中國模式”,無論是世界經濟一帆風順的時候還是陷入低潮的時期,中國都在世界舞臺上展示出獨特影響,綻放出耀眼光芒。在世界目光聚焦下,中國經濟不僅在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閃亮登場,而且經受住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正在完成又一次華麗轉身。

    “中國模式”,我們為你喝彩。

    中國發展,世界為你喝彩。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論“中國旗幟”的鮮明性
· 新華時評:論社會主義“中國制度”的優越性
· 新華時評:貿易保護——損害中美雙方利益的舉動
· 新華時評:時代發展對教師隊伍提出更高要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