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中國民營經濟:滄桑砥礪千帆競 破繭成蝶鑄輝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滄桑砥礪千帆競 破繭成蝶鑄輝煌
——新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掠影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何宗渝、劉菊花)這是一組關於民營經濟的耀眼數據:民營企業掌握或管理著20萬億元左右的資本、使用著全國50%以上的專利技術、貢獻了全國1/3以上的稅收,吸納了80%以上的新增就業……

    一甲子滄桑砥礪,六十年風雨兼程。從在爭議和非議中成長,到異軍突起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民營經濟歷經沉浮砥礪,破繭成蝶,成為新中國經濟走向繁榮的重要推動力量。

    從缺失到新生——民營經濟的兩個“三十年”

    新中國建立之初,私營工商業成為與國營經濟、合作經濟並行的國民經濟組成部分,經歷了一段短暫的繁榮。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實現了生産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非公有制經濟至此基本消亡。

    “以1978年為界,在之後的30年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民營經濟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脫胎而生並成長壯大。”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認為,這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後者並不是前者的延續,而是全新的生命體。

    全新的生命體的成長,離不開陽光、雨露的滋養。從“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种經濟成分”的思想認識突破,到將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寫入憲法;從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到十七大報告提出“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實行“兩個平等”,這一次次突破,使民營經濟在不斷拓展的空間裏飛速發展。

    如今,民營經濟在各領域千帆競發,與百姓生活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須臾難離。伴隨著民營經濟的快速壯大,一個人數約為7000萬─8000萬人的社會新階層形成。

    “改革開放之後新生的民營企業家與老的工商業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出身和命運,現在的民營企業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哺育下産生、發展,民營企業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産生和成長起來的新生代,不僅代表著中國民營經濟的現在和未來,更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相連。”黃孟復説。

    從胼手胝足到破繭成蝶——民營經濟鑄就的輝煌

    1980年12月11日,章華妹如願以償地從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到營業執照——工商證字第10101號。此後,數量蔚為壯觀的“個體戶現象”出現了:賣棒冰的宗慶後、打鐵的魯冠球、修鞋的南存輝、物理教師劉永好……

    他們沒有“貴族”印記,都是“泥腿子”下海,靠著國家政策環境的改善和“走遍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説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的精神,胼手胝足成長為市場“風雲人物”。

    1978年,初中畢業的南存輝為了養家糊口開始擺攤修鞋,後來創辦求精開關廠、正泰集團。通過25年的艱苦努力,正泰集團已經發展成下轄8大專業公司,産品覆蓋高低壓電器、輸配電設備、儀器儀錶、工業自動化等門類的大型民營企業,跨入世界先進電器製造企業行列。

    陳光標在1993年組織創立的研祥集團目前是我國最大的集特種計算機研究、開發、製造、銷售和系統整合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EVOC”特種計算機被廣泛應用於國內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為我國産業、國防裝備技術升級和趕超國外技術水平立下了汗馬功勞。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以正泰、研祥為代表的數百萬民營企業已經破繭成蝶,不僅為提高國家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貢獻,更在風雨兼程的奮進中完成了自身的華麗蛻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2008年,全國登記註冊的私營企業有657.42萬戶,從業人員7904萬人;個體戶2917萬戶,從業人員5776萬人。迅猛的發展使民營經濟總産值佔到全國GDP的七成左右,民營企業擁有了全國66%的專利、74%的技術創新以及82%的新産品開發……

    黃孟復表示,民營經濟的發展已經證明,民營經濟是富民經濟。經濟的發展不僅是為了國家的強大,更要富裕人民,從這個角度來看,民營經濟還需大力發展。

    從胸懷祖國到心繫社會——民營企業的責任擔當

    2002年,南存輝在與一家跨國大公司談判時,對方提出願以當時正泰總資産5倍的價格收購正泰,他一下子可以拿到100多億元,但南存輝當即堅決回絕:“100億元不賣,200億元也不賣,給再多的錢也不能賣!”理由很簡單:如果賣了,雖然他可以拿到不少錢,但他賣掉的是一個民族品牌和民族工業的氣節。

    如果説南存輝堅決不賣正泰體現了當代民營企業家對企業和民族的責任,那麼以陳光標、劉滄龍、陳志列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家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的表現,則更顯示了他們對社會責任的擔當。他們捐款捐物,甚至不顧個人安危奮戰在搶運救災物資、營救被困群眾、安置群眾生活、搶修公共設施的第一線。

    江蘇黃埔集團董事長陳光標在強震發生兩小時後,親自率領由120人和60臺大型工程機械組成的隊伍,日夜兼程奔赴重災區,先後救出131名生還者,幫助打通了通往北川映秀的“生命通道”;四川宏達集團在自身救災工作嚴重缺乏鏟車、吊車、挖掘機等大型工程機械的情況下,董事長劉滄龍緊急抽調大型設備幫助搶救被埋學生、搶修公路,並利用殘存的條件承擔起數千名受災及救災人員的後勤保障……

    “光彩事業”是1994年我國民營企業家響應《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所發起實施的一項開髮式扶貧的社會事業,大量民營企業家參與其中。截至2008年,興辦有一定規模的“光彩項目”達19188個,到位資金1864億元,培訓人員442萬人,安置就業540萬人,幫助帶動1012萬人脫貧,各類公益捐贈總額1383億元,為實現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洶湧而來的國際金融危機,雖然給民營企業生存發展和責任擔當帶來了考驗,但更體現了他們對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在今年2月底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最為深刻的時候,百家知名民營企業家發出《樹信心、保增長、促就業》倡議書,號召全國民營企業千方百計保障就業、應對挑戰,爭取在逆境中實現更好的發展。

    “豐年我們關倉存糧,歉年我們就應開倉放糧;員工為企業添磚加瓦,企業就要為員工遮風避雨!”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説,“我們要繼承重信義、講信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傳統美德,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來激勵自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面對危機,民營企業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他們必將續寫出新的輝煌。  

 
 
 相關鏈結
· 民營經濟成為珠三角地區迎戰金融危機“主力軍”
· 福建晉江民營經濟穩步發展
· 我國民營經濟抵禦危機較快增長 呈良好發展態勢
· 福建上半年經濟增速達8.5% 民營經濟成重要支撐
· 尤小平代表:應鼓勵民營經濟進入基礎建設領域
· 劉漢元: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民營經濟度過金融危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