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情懷:獻給我的母親——中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孫承斌、鄒聲文、李亞傑、賈楠)

    彩紙做成的朵朵小花,綴在教室的黑板上,上方是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

    2009年9月1日晚,北京小學一年級一班教室。6歲多的許朗寧和全國新入學的中小學生一起,正在收看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熒屏上,講述著一個個愛的故事;教室裏,是一張張花朵般的臉龐……

    “中國是我們的國家,我愛中國!”走出教室,許朗寧輕聲説出心底的觸動。

    我愛你,中國!

    這愛,是那樣真切,那樣深情;

    我愛你,中國!

    這愛,像滔滔江河,奔涌不息……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美麗富饒的田野,我愛你廣褒大地上日新月異的變化……

    土地,是每一個人的生活依託;土地,是我們共有的情感家園——

    浙江金華,一個名叫東俞的山村。

    29年前的秋天,16歲的俞孔堅到北京上大學前一天,按照當地的風俗,媽媽帶著他來到村外一片樹林,挖起一抔黃泥,用紅紙包好,鄭重地遞給他。

    第一次遠行,俞孔堅特別想家,想念村子四週起伏的青山,想念名叫白沙溪的那條小河,想念小河裏的泥鰍、樹林裏的小鳥,以及風中波浪般翻滾的金色稻田……每當這時,只要想到那抔家鄉的泥土,躁動的心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幾年後,俞孔堅遠渡重洋前往美國。在異國他鄉,俞孔堅更加思念家鄉、思念祖國。這時,能給他帶來慰藉的,還是這抔家鄉的泥土。

    1997年1月,成為哈佛大學景觀規劃設計專業博士的俞孔堅,把這抔家鄉泥土放進行囊,登上返回北京的飛機。當飛機進入中國國境,俞孔堅緊緊貼近舷窗,貪婪地看著那無數次在夢中出現的土地,淚水突然間奪眶而出……

    為了腳下這片土地,無數人遠赴異鄉;為了心中這片土地,無數人又歸燕重回。一波一波的留學熱、一浪一浪的回國潮,述説著一個個赤子報國的感人故事。從1978年到1989年,留學歸國的海外學子還只有2萬多人;到2007年底,這一數字已躍升至32萬人……

    這就是我們的母親:這裡有蔚藍的大海、遼闊的草原,這裡有連綿的雪山、奔騰的河川。

    這就是我們的祖國:這裡有浩瀚的沙漠、無數的寶藏,這裡有繁華的城市,無邊的良田……

    “我是一粒飄蓬的種子,我把深深的眷戀給生我養我的土地!”霍家灣村,祁連山下的一個偏遠村落,青年農民霍香玲在一篇散文裏這樣寫道。

    農民對土地的愛,是那麼質樸而深沉。

    解放之初,土地改革風起雲涌,翻身農民第一次成為土地的主人;

    31年前,安徽鳳陽小崗村的一紙“大包乾”契約,推開億萬農民脫貧致富的大門。

    今天的中國,從北疆的千里沃野,到南國的萬畝橡膠園;從長江平原的魚米之鄉,到藍天白日下的雪域高原……生機勃勃的小城鎮星羅棋佈,煥然一新的新農村、新牧區如雨後春筍。一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等一系列戰略決策,讓曾經慨嘆“開一片片荒地脫一層層皮,下一場場大雨流一回回泥”的陜北信天遊,換成了“山坡上栽樹崖畔畔上青,羊羔羔養在家門中”的新詞……

    中國,我們的母親!滄桑裏記載著多少的變遷;

    中國,我們的母親!你前進的步伐越來越矯健——

    長江天塹,古來險隔。修建武漢跨江大橋,這是中華民族幾代人的夢想:清朝末年,郵傳部擬定方案;《建國方略》中,孫中山提出設想;國民政府時期,多次實地測量,建橋計劃已經制定,卻最終淪為廢紙……

    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讓夢想變成現實。

    1957年7月的一天,武漢長江大橋鋼架連通。時年35歲的錢學新踏上剛鋪上的木板,成為第一個從橋上跨過長江的人。正是他主持設計的一系列關鍵設備,幫助新中國的建設者完成了這一歷史壯舉。

    半個多世紀後,年近8旬的錢學新回憶往事,依然激動不已:“大橋正式通車那天,武漢城是萬人空巷,人群擠滿了大橋兩側……”

    武漢長江大橋猶如長江上第一道彩虹。如今,沿長江口溯流而上,南通、鎮江、南京、九江、黃石、蕪湖、重慶、宜賓……一道道彩虹次第升起,把大江南北緊緊聯在一起。

    出大漠、跨天山、越黃河、穿長江……

    新中國成立60年,各類重點工程開工的隆隆炮聲,一次次響徹遼闊的大地——

    總長6萬多公里的各條高速公路上,車流正在飛駛;剛剛建成的上海洋山港裏,滿載的貨輪正在起錨;長江三峽中,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正在源源不斷地傳輸電力;青藏高原上,一列列火車從雪山腳下穿越;長城腳下、黃浦江畔,銀色“鳥巢”、藍色“水立方”和紅色中國館遙遙相望……

    中國,我們的母親!你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中國,我們的母親!中華兒女正為你揮寫新的詩篇——

    藍天下,天津市測繪院的“空中攝影師”楊曉峰正在進行航空攝影。他説,從空中俯瞰,公園、湖泊、道路、高樓是那麼不同,特別是海河,像一條藍色飄帶穿城而過。

    最讓他激動的,是天津濱海地區這幾年的新變化:鹽鹼灘上,大型石化基地初具雛形,大推力火箭基地加緊建設,現代商務中心和金融中心樓群拔地而起……

    3年前,天津被賦予北方經濟中心的城市定位,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天津,這座見證了百年中國屈辱與榮光的城市,正在成為繼深圳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極。

    看吧,這就是我們的土地,這就是我們的祖國——

    自南向北,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陸續推延,如同一串閃亮的明珠;自東向西,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正在大開發,再加上正在振興的東北,構成了一幅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完整版圖……

    西藏樟木,喜馬拉雅山下的邊陲小鎮。迎著朝陽,99歲老阿媽次仁曲珍將一面五星紅旗,升起在自家院裏那7米高、碗口粗的松木旗桿上。

    次仁曲珍前半生在懸崖峭壁間負重討生,在頭人斥罵和皮鞭抽打下掙扎度日。西藏解放後,人民解放軍在懸崖峭壁上為樟木百姓鑿出第一條連接外面的公路,次仁曲珍在火熱的修路工地第一次見到五星紅旗。從此,次仁曲珍認定五星紅旗是幸福吉祥的象徵;從此,每天早上升國旗、每天晚上收國旗,45年老人堅持不懈、日日不輟。

    聖潔的雪山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老人洗凈雙手,細心地把7塊酥油涂在旗桿上。

    這是夏爾巴人對祖國隆重的祝福,這是“國旗老阿媽”發自肺腑的情愫……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善良勤勞的人民,我愛你自強不息的品格……

    遙遠的地平線上,艱難拉犁的男人幾乎匍匐在大地上。身後的女人扶著犁杖,勤苦地耕耘……

    正在上演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序幕中的這一場景,讓在場觀眾為之心動。“這就是我們的人民,勤勞、勇敢,從不屈服!”楊同椿,一位專程從上海趕來觀看的退休工人,這樣述説自己的心靈震撼。

    中國,我們的母親!你的兒女是多麼善良純樸——

    林秀貞,河北一位普通農婦,家裏有一位70多歲的智障老人。林秀貞與老人無親無故,卻把他接到家中,親人一樣照顧近30年。

    像這樣的孤寡老人,林秀貞先後贍養了6位。有一年冬天,兩位老人接連生病。喂飯喂藥、撤換被褥、擦洗身子……74天裏,林秀貞忙得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一個冬天瘦了10多斤。

    63歲的林秀貞還把貧困失學兒童接回家,把自己的工廠變成殘疾人之家,把自家電話免費提供給需要的人……面對紛至而來的聚光燈,她的話語如此簡單:“我看到了我媽媽是怎樣對我姥姥、姥爺的,我就是跟著學的。”

    神州巨變60年,從高級幹部到普通黨員,從部隊官兵到教師、醫生、工人、農民、學生……這樣的故事何止萬千!

    善良的心,溫暖需要關懷的人;

    勤勞的手,開闢共同富裕之路——

    中原大地的一個村子,曾引起一位美國學者近20年的持續關注。她多次前來採訪,告訴西方讀者:這裡的村民住進了別墅,搞起了生物工程,辦起了電視差轉臺……

    這裡就是劉莊,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村民享受著40多項福利。而在60年前,這裡還是遠近聞名的“最窮莊”。為了提高糧棉單産,21歲的村支書史來賀和村民扛起行李住進試驗田;為了把“鹽鹼洼”變成豐産田,他們在20多年裏投工40多萬,動土200多萬方。這一方方土如果連接起來,可以從北京一直排到廣州。

    史來賀,只是無數創業者中的一員。吳仁寶、李連成、張獻斌、畢正平、胡金豹……正是這些農民帶頭人,用一雙雙普通的大手,描繪著中華大地最美好的夢想;正是一個個普通人的奮鬥,匯聚成人類發展史最壯闊的發展奇跡。

    中國,我們的母親!你的兒女在平凡中默默奉獻,用忠誠詮釋著偉大的含義——

    青藏高原東南部的雀兒山,海拔6000多米,藏語的意思是“山鷹飛不過的山峰”。養路工陳德華和他的五道班駐守在此,用青春甚至生命保障川藏公路的暢通。

    “一勺豆瓣一頓飯,一把食鹽一鍋面。”海拔高,氣壓低,水燒到76攝氏度就開了,吃的經常是夾生飯;沒有新鮮菜,好不容易從山下帶點蔬菜上山,不是成了“幹菜”,就是凍成了“冰棒”;缺少微量元素,許多人牙齒鬆動、指甲變軟、頭髮脫落;僅有的娛樂是聽收音機,傳出的卻常常是噪音……在這生命禁區裏,陳德華帶著五道班,像釘子一樣,一釘就是20多年。

    早出晚歸養護道路,餓了,啃幾口冰砣子一樣的饅頭;渴了,抓幾把雪就往嘴裏塞。一旦發生“風絞雪”,雀兒山白茫茫一片,根本分不清哪是懸崖哪是路。每當這時,陳德華和他的工友就會出現在汽車前,用自己的身軀當路標,在風雪中一步一步引導車輛過山……

    平凡,卻很偉大。陳德華這樣的一群養路人,在超越生存極限的海拔高度,書寫著中國人忠誠奉獻的壯歌……

    大德無形,大愛無聲——中國,母親!這就是你的兒女!

    2009年9月3日,三峽岸邊的奉節縣城。無數人眼含熱淚,為一位英雄送上最後一程。一個多月前,40歲的蔡毅乘船過湖時,木船突然傾覆,船上的人全部落水。生死關頭,是他毫不猶豫地奮力上前,把落水的乘客一一救起,而自己卻再也沒有醒來……

    張雪峰、劉軍、孟祥斌、陳列周、裴昌彩、王貴連……無數和蔡毅一樣普通的名字,面對生死抉擇,一次次挺身而出、捨己救人,把“大德”“大愛”融入民族的血脈……

    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中國,母親!這就是你的兒女!

    11年前的盛夏,當滔滔洪水從九江而下,5000名官兵連續5天5夜在急流中奮戰,搶險現場氣溫高達40攝氏度,每天有1000多官兵中暑,每位累倒的官兵拔掉吊針後都是同一個選擇:立即衝向決口處……

    一年前的春天,一場特大地震撕裂大地。生死關頭,中國兒女用生命寫下不朽的“人”字:

    中學教師譚韆鞦張開雙臂,護住身下的4個學生;

    9歲半的林浩一次次返回廢墟,搶救被埋的同學;

    特級飛行員邱光華主動請纓,把身影永遠留在了藍天;

    山東莒縣的10位農民,開著農用三輪車,顛簸四天三夜奔赴災區,加入志願者行列……

    從療治舊中國遺留的百孔千瘡、瀕於崩潰的經濟沉疴,到應對亞洲金融風暴、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從打破敵對勢力對新中國的孤立和封鎖,到頂住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低潮時承受的空前壓力;從克服三年自然災害的極端困難,到抗擊低溫雨雪冰凍、非典疫情等各種天災、疫病……

    中國,我們的母親!60年,你經歷多少坎坷、多少風雨!

    中國,我們的母親!60年,你的兒女戰勝了多少艱難和險阻,寫下多少感天動地的詩篇!

    江西南昌,一間幼兒繪畫興趣室裏。

    3歲多的朵朵手握畫筆,在老師幫助下,畫了一個3層蛋糕,又畫上6根紅紅的蠟燭,畫上她最喜歡的水果:翠綠的西瓜、金色的蘋果、橙黃的草莓……最後,她請媽媽一道在畫上寫下7個字——

    “祝祖國生日快樂”。

    這是一個幼小生命稚嫩的祝願,這是13億兒女共同的心聲……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青春美麗風姿綽約,我愛你朝氣蓬勃活力四射……

    2009年9月20日,中國海運江蘇造船基地。

    剛剛造好的3艘巨輪汽笛齊鳴,在人們歡呼中駛出船塢,向著大海破浪遠行……

    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給全球造船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對激烈競爭,中國造船業積極應對,努力轉“危”為“機”。中國海運江蘇造船基地三艘巨輪同時下水,展現的正是中國造船人危機當頭時的積極、進取和自信。

    從奧運開幕式上主火炬手李寧在空中奔放、自由的慢跑,到汶川特大地震後響遍全國的“中國加油”;從航天英雄翟志剛空間出艙時向全國、全世界人民的真誠問好,到大學生志願者用流利的英語為外國遊客服務……

    這是自信的中國!你的笑容從未像今天這樣美麗,你的身姿從未像今天這樣活力蓬勃!

    “這裡的每個人看起來都很開心。看看周圍,不論男女老少,他們都在微笑。”——第二次來到中國的美國遊客奧多蘇萊這樣介紹在中國的見聞。

    “與共和國成立之初相比,我們現在一天創造的財富相當於那時一年的總量;現在的國家財政收入是那時的1000倍。如此輝煌成就,令國人自豪!”——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專家高培勇這樣分析中國自信的源泉。

    這是創新的中國!你從曲折中走來,更加懂得思想解放的珍貴——

    從鄧小平將一張上海飛樂音響的股票作為禮物回贈給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20多年彈指一揮間,彼時尚存爭議的股票,如今已是中國百姓的日常話題,滬深兩市擁有超過1600家上市公司,投資者開戶總數超過1億戶。一家家中國企業遠赴英國、美國等地上市,引發一輪輪中國投資熱……

    這是開放的中國!你用多元和包容,擁抱時代、擁抱世界——

    從設立經濟特區,到沿邊沿江開放,今天的中國,已進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新階段;

    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今天的中國企業、中國服務,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擁抱過就有了默契,你會愛上這裡……”2008年的夏天,一曲《北京歡迎你》唱遍古都北京的大街小巷。

    “這是用地地道道的中國基因寫成的歌曲,也是我第一次用這麼地道的中國元素進行創作。”這首歌的曲作者小柯回憶説,就是要表達中國人在奧運前夕的一種心情和心態,就是北京、整個中國張開雙臂熱情歡迎世界各地朋友。

    “上海世博會,加油!”“中國,加油!”……

    7月5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倒計時300天。從地鐵志願者到家庭志願者,從文明行車志願者到社區環保志願者……在逾30萬上海世博會報名志願者中,登記所掌握的語言除漢語外,還有英語、德語、法語、日語等近40個語種。

    這是和諧的中國!你用心手相牽的真情,演繹著血濃于水的人間大愛——

    2009年7月1日下午4時許,北京朝陽區管莊公交車站。一名女子從382路公交車下來後,突然捂著肚子,面色蒼白地坐在臺階上大喊:“救救我!”

    素不相識的路人來了,沿路五金店的店主來了,相鄰裝修店的農民工來了……得知這位婦女即將分娩,幾位店主趕緊拿來幾塊紙板和幾把遮陽傘,為她遮出一片陰涼。路過的幾位婦女紛紛上前,背轉身子站成一圈,圍成一道密實的人墻。

    在車站旁的便道上,在用紙板和雨傘搭起的臨時“産房”,嬰兒清亮的啼哭聲破空而出。一位店主連忙回家取來一件棉衣,將孩子裹好;一些人已叫來救護車,把新媽媽火速送往醫院……

    躺在醫院的床上,看著可愛的兒子,32歲的新媽媽感慨萬千:“我會告訴孩子今天發生的事,這對他、對我來説,都是不平凡的一天!”

    這是奮進的中國!你用絕不懈怠、絕不停歇的腳步,大踏步地追趕時代、追趕時間——

    嚴峻的困難面前,一些服裝企業倒下了,但更多的仍在頑強挺立。浙江義烏的博尼服飾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突圍者”——

    風暴來臨前的2007年,博尼公司果斷“砍掉”代理商,在歐洲成立自己的銷售公司,隨後又在上海成立營銷和研發中心,大力拓展國內市場、做強自主品牌……未雨綢繆、固本強基的一系列措施,讓這家企業走出困境,實現了逆風飛揚:在形勢最嚴峻的2008年,公司外貿銷售額同比增長82%,即使最困難的當年12月也取得了同比增長22%的業績。

    “危機並不可怕。只要勇敢、沉著,就能在危機中抓住機遇。”博尼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國軍説。

    從一季度的6.1%,到二季度的7.9%,進入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的明顯回升,讓整個世界對這個國家面對逆境的不凡表現印象深刻。

    在困難中前行,在挑戰中奮進——

    這就是中國的精神,這就是中國的形象。

    30年前,電影《海外赤子》上映。歸國華僑葉佩英演唱的主題曲《我愛你,中國》,很快風靡全球華人圈。

    葉佩英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見到這首歌的曲譜,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練歌過程中,44歲的她“每唱必掉淚”,歌頁上留下了她斑斑的淚痕。

    新中國60華誕前夕,已逾古稀之年的葉佩英,再一次深情地唱起這支歌。

    這是從中華兒女靈魂深處流出的歌。讓我們一起屏息,讓我們一起聆聽——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相關鏈結
· 北京:以飽滿熱情盡心盡責確保國慶活動圓滿成功
· 中國氣象局:天氣對國慶當日慶典活動無明顯影響
· 首都國慶群眾遊行籌備工作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